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能集結各方能人義士,為何卻「中道崩殂」?看毛主席如何評價

劉備能集結各方能人義士,為何卻「中道崩殂」?看毛主席如何評價

「看三國替古人流淚」這句諺語道出了諸葛亮的忠心,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讓後人感動不已,是劉備手下最忠心的謀士。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手底下獨攬了,三國兩大謀士「卧龍、鳳雛」。曾有人說過:「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那麼劉備得了兩人,為何最終卻「中道崩殂」呢?

其實劉備手底下何止這兩位能人,「五虎上將」哪一個不是可以獨擋一面的人物?關於、趙雲那更是數一數二的猛將,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豈不是手到擒來。而且劉備擁有很廣大的人脈關係,他一生廣施仁義,讓很多能人將士心甘情願投奔與他,老百姓也都對他稱讚有佳,是一支正義之師。

然而劉備卻不能站到最後,兵敗夷陵,葬送了蜀國80萬大軍,最後病倒於白帝城。有人說劉備失敗,完全是因為劉備仁義的美德,都知道劉、關、張,桃園結義、情比金堅,為弟報仇是在所不過的事情,很多人還為劉備這一美德點贊,但是這些只不過是片面之詞。毛主席從小喜歡看《三國演義》對這些東西十分感興趣,因此對劉備的評價也很全面,看看偉大的領袖為何評價劉備。

毛主席認為劉備是一個廣施仁政的明君,能團結各方義士,他一直秉承「惟賢惟德,以德服人」的態度,受到各方豪傑的青睞。不僅如此,劉備在出逃的時候,寧肯丟下自己的妻兒也要,帶著全城的老百姓出逃,可見他確實是一個仁義之軍。

可是劉備同時也是一個感情用事之人,在關羽被害之後,他不顧所有人反對,決意要為其弟報仇討伐東吳。後來張飛的慘死,讓劉備更是心意已決,將一些勸誡大臣全部拒之門外。結果可想而知,最終兵敗於夷陵,折損戰將無數,讓蜀國元氣大傷,幾乎傷及根本,這全是劉備一人感情用事的結果所鑄。

其二劉備也是一個不能顧及大局領導,當時眾臣勸誡他的時候,他沒有絲毫考慮到這些同樣更隨他出生入死的忠誠,反而一味地只想為其弟報仇,更是忘卻了當初和諸葛亮許下的承諾。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就告訴劉備先曹操後孫權,東吳地勢險要,物資豐碩只可結盟,但是當時的劉備顯然將這些東西拋之腦後,所以他是一個不顧及大局的人。

毛主席對他的評價可謂是針針見血,在《三國演繹》中的劉備也確是如此,因為自己的兩大缺點,最終斷送了蜀國大好江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日本一女子,竟同32名男子生活於一處孤島,最終結局如何?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