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安全警示:不要咬手機電池

安全警示:不要咬手機電池

你知道智能手機的電池可能是非常危險的東西,對嗎?


就像前一陣子那些三星手機出現電池爆炸時引發的軒然大波,人們肯定會留下這樣的印象:這些不可預知的、具有潛在威脅性的東西,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好吧,如果你真的忘記了當初的新聞,也許這個最近在youtube上瘋狂傳播的視頻,能帶你複習一下:有人咬了iPhone電池一口,就像是檢驗金幣的成色,結果電池爆炸了。不要把那些電子器件放到嘴裡(這個建議面向幾乎所有的人)。

據報道,這位不幸的客戶上上周五在中國的一家電器商店打算購買一塊iPhone的替換電池,在驗收產品的過程中,他決定咬一口欲購的商品。


然後這發生了:


安全警示:不要咬手機電池
視頻截圖


正如你所看到的,當他的牙齒合攏的瞬間,電池在他的面前近距離地爆炸開來,一個巨大的火球吞沒了櫃檯,其他受驚的顧客本能地向外閃避。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次奇怪的事故中並沒有人受傷。考慮到,爆炸就發生在那位顧客的眼前,而距離其他的顧客也不算遠,這真是十分幸運的一件事。


當然,現在你已經看到了這幅畫面——這個視頻被上傳到中國的視頻網站Miaopai上,點擊播放次數超過了百萬——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這個人想要咬一塊鋰電池。


說實話,沒有人真的知道答案。有人認為,他可能希望通過某種手段來確保它是合格的產品。


就像古老的咬金傳統一樣,金子足夠柔軟,和黃銅之類的山寨貨口感完全不同。客人可能下意識地覺得他可以藉助相同的策略來確認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品質,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這個可憐的傢伙吸取了足夠的教訓,而這只是因鋰離子電池外殼意外破裂,引發危險事故的一個最新實例,在這種情況下,電池的陰極和陽極可能會相互接觸,瞬間出現極大的電流,並轉換成熱量。

其他相關的危險性,當電池內部形成樹枝狀缺陷時,會損壞電池的隔層並導致相同的熱失控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忙於開發能夠在高溫下阻斷的電池,甚至採取了在電極中加入阻燃溶劑等措施。


我們還在默默地吃瓜,等著看這些技術創新能否在市場上起飛,但是當我們還沒有可供替代的安全電池時,讓我們都記住視頻上那個可憐的用戶吧,他不幸的購物體驗,提醒我們不要像他那樣去咬電池。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國內視頻地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把宇航員的糞便轉化成類似馬麥醬的食物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