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連年虧損,金山云為何獲得資本長期垂青?

連年虧損,金山云為何獲得資本長期垂青?

2017年12月12日,金山雲宣布D輪融資3億美元,估值為19億美元;2018年1月4日,獲融資2.2億美元,估計升值21.2億美元;1月29日,金山雲宣布繼D系列兩次融資累計5.2億美元後,再次獲2億美元融資。至此,47天內金山雲三次發布D系列融資消息,總額達7.2億美元,公司投後估值達23.73億美元,持續刷新中國雲行業融資額和估值最高紀錄。金山雲這融資速度幾乎是一個月一次,每次融資金額都在2億美元以上。

在融資金額持續攀升的同時,金山雲的虧損現狀也被披露了出來:2015年除稅前凈虧損為2.38億元、2016年除稅前凈虧損為5.08億元,但到2017年前9個月就凈虧損了6.05億元。

即便連續虧損,金山雲CEO王育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表示,金山雲D系列連續融資,顯示了資本對中國公有雲市場特別是金山雲的高度認可和信心。

聽到此番話,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難不成投資人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有錢就任性,面對連年虧損的金山雲依然出手如此大方?

這樣想,各位就是瞎操心了,投資人的賬本算的可比誰都清,之所以投資金山雲,那都是有原因的,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出身決定命運——母公司強大

金山雲就像王思聰一樣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金山雲是金山集團旗下雲計算品牌,不管是在資本結構還是在業務上,金山雲背後都有金山集團和小米系撐腰。從資本結構上看,金山軟體集團控股52%,而小米則為第二大股東;從業務上看,小米的核心業務是手機以及2C業務包括智能家居,而金山軟體集團本身就是一家IT服務公司,對於雷軍非常看好的雲計算業務,最後落在金山集團運營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

2014年,金山軟體董事長雷軍提出要All in Cloud,投入10億美金在雲計算。在金山軟體集團,金山雲作為最核心的戰略業務之一,其旗下獵豹移動、西山居以及辦公軟體WPS都會為金山雲提供有力支持。

具體表現在獵豹移動、西山居以及辦公軟體WPS甚至小米系生態公司在公有雲服務來說主要由金山雲來提供服務,因為本身公有雲是未來一個大趨勢,無論金山集團做不做雲,互聯網企業都會把自己基礎的架構放到雲上。金山雲與金山集團旗下公司,以及小米及其生態鏈企業都採用獨立結算方式。

同時,金山雲開始布局公有雲全線產品,藉助母公司的先天優勢,首選金山與小米都擅長的遊戲行業作為切入點,之後開始布局視頻雲以及基於互聯網領域的原生互聯網雲服務能力,而在互聯網之外主要布局政務與醫療行業。

不得不承認,有強大的母公司做後盾,金山雲剛起步階段確實會少走很多彎路,兩一方面有母公司在,金山雲即使發展不好,也不會淪落到哪種地步。因此,不看僧面看佛面,資本垂青金山雲部分也是看在其母公司的面子上。

打鐵還需自身硬——金山雲也有實力

畢竟,師傅領進門,修行還得靠自己。金山雲成立之初可以借母公司之力,但是之後要想獲得市場認可自身還得拿出真本事。

從進入公有雲行業之初,金山雲就選擇了有廣闊發展前景的遊戲和視頻行業作為業務切入口。如今,金山雲在遊戲雲和視頻雲領域,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雲服務商。截至目前,金山雲累計服務遊戲客戶逾1600家,綜合服務上線運營遊戲1000餘款,其中熱門遊戲佔比達40%。

在視頻領域,隨著視頻直播和短視頻平台的爆發,視頻雲的需求大幅提升。金山雲作為短視頻和直播行業的視頻雲服務商,經歷過諸如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直播、「兩會」直播、G20峰會直播等多次重大活動的考驗,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的視頻雲服務。

此外,針對創業者和開發者市場,金山雲發布大米雲主機,依靠超高性價比、簡單易用等特點,在開發者、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客戶中迅速普及。

根據IDC報告的數據,在增速方面,2015年、2016年金山雲收入增速同比達到251.6%、130%。

國際知名研究機構IDC近日發布的《中國公有雲市場追蹤報告》顯示,2016年阿里雲市場份額為40.67%,騰訊云為7.34%、金山云為6.02%。賽迪顧問同期發布的《2016-2017年中國IaaS市場研究年度報告》則顯示,2016年,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分別位居中國公有雲市場份額前三。

以上種種顯示,金山雲自身還是有實力的,因此資本的青睞是看中金山雲的發展潛力,投資的是金山雲的未來。

互聯網經濟的特性——負翁經濟

其實,在雲計算領域虧損的不止金山雲一家。阿里巴巴在年前公布的2018第二財季顯示,阿里雲本財季營收為29.75億元,當季經營虧損為6.9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3.98億元人民幣有所擴大,也大於上個財季5.32億元的虧損幅度;迅雷的財報顯示,2017年二季度運營虧損1130萬美元,一季度虧損1020萬美元,上半年累計虧損過億。

除了目前雲計算行業幾乎都處於虧損狀態的客觀行業形勢外,即使虧損依然能獲得高額融資也是互聯網經濟的特性。

在李光斗所著的《互聯網下半場》中解釋了這一現象,書中寫道:「傳統經濟是富翁經濟,主要看企業賺了多少錢;互聯網經濟卻是負翁經濟,即使尚未盈利和持續虧損,也能夠上市並獲得高額估值和巨額投資。京東2014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時,投資者給出160億美元的估值,共募集17.8億美元。然而彼時京東尚未實現盈利,2014年京東虧損49.9億元,2015年虧損94億元。」

「持續虧損但卻獲得投資者青睞的互聯網企業並非只有京東一家,途牛網、優酷網也都名列其中。虧損上市、尚未盈利卻市值很高,此類景象在互聯網經濟中是見怪不怪的。因為互聯網時代,估值方式發生了變化,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關鍵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聚集了多少用戶。」

與李光斗的觀點不謀而合的是王育林認為,現在雲服務大家都不盈利,不是因為大家不能盈利,而是因為現在還在投入期,也就是說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大家都想做大,所以儘管現在虧損大家還願意持續地投入,而投入的資金大於帶來的營收。如果說現在就想盈利的話也可以,減少投入就可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科網_資訊 的精彩文章:

戴爾可能再次上市把自己賣給VMware

TAG:維科網_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