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拿大研究發現,流感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加拿大研究發現,流感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學徒艾倫」獲取更多精彩內容哦~~

發表在1月24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流感不僅存在自身的危害,還可能增加患者患心臟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發現,在患者確診後的第一周,他們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是之前一年或之後一年風險的六倍。

該研究的作者、安大略臨床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鄺博士表示,這個發現指出了預防流感的重要性,尤其對於那些容易患心臟病的人,應該採取一些諸如接種疫苗和洗手等的防護措施來防止他們感染流感。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數據,存在心臟病風險的人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煙、有心臟病家族史以及65歲以上的人。

以前曾有一些研究表明流感和心臟病有關聯,但是這些研究存在著顯著的缺陷,比如,有時他們確診流感時使用的不是實驗室診斷。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安大略省近20000名年齡在3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信息,並在2009到2014年間對他們進行了實驗室流感診斷。其中,332名患者在感染流感的前一年或後一年內因心臟病住院。這些患者中大約有一半患有糖尿病,40%的人血脂水平較高,85%的人患有高血壓。

然後,研究人員觀察了患者在患流感的七天內(稱為「危險區間」)的心臟病發作率,並將其與他們在一年前或一年後(稱為「控制間隔」)的心臟病發作率進行比較。

他們發現,在危險區間,平均每周有20次心臟病發作住院的記錄,而控制間隔的對照組每周只有三次記錄。

鄺博士說:「我們的發現為提倡在心臟病高危人群中接種流感疫苗的國際健康指南提供了證據支持。」

研究結果還表明,65歲以上的人以及感染B型流感病毒的人出現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可能較普通流感病毒感染者還要高。

流感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的原因可能不止一個。例如,哈佛大學指出,人體對病毒的免疫反應引起的炎症可能使血管內的斑塊不穩定,從而導致動脈阻塞。此外,當一個人患上流感時,由於肺部出現變化,所以心臟在通過肺部輸送血液時會更費力,而這會增加心臟的壓力。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研究只涉及那些流感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因此目前尚不清楚輕微感染的患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否也會增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心臟病有6個「奇怪」徵兆,第一個就讓你意想不到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