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詩中一首佳節思念友人的古詩,思深情長,委婉動人

唐詩中一首佳節思念友人的古詩,思深情長,委婉動人

俗話說「月到中秋分為明」。中秋之夜圓月懸空如鏡,呈現出明亮、圓滿和美麗的視覺形象。清輝瀉地,桂花香氣浮動,令人陶醉,它曾激起多少詩人的靈感,迸發出萬千詩情,詠月詩詞在我國浩如煙海的詩文中,可以說多如牛毛。這首七言絕句即為其中的名篇之一,原題是《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作者在中秋之夜為思念故友杜郎中所作,詩中通過對中秋夜景的描述,表達自己對故友無限的思念之情。

《十五夜望月》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首句寫在庭院中賞月的景色,那皎潔的月亮將清輝灑滿庭院,一片銀白如雪,很自然使人聯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白」二字從視覺入手寫月色之美,給人清澄、空明之感,讓不由得沉浸在清靜悠遠的意境中。「樹棲鴉」則是從聽覺入手,因為即使月光清澈也很難看到黑色的烏鴉,想必是白天的時候庭院中是嘰嘰喳喳的叫聲一片。而此時雅雀都安息下來,偶爾從布滿銀光的樹叢中發出一些微響,詩人聯想到樹上有雅雀棲息。

「冷露無聲濕桂花」這一句緊承上句,進一步藉助感覺寫月景。月夜漸深,涼氣襲人,陣陣桂香撲鼻,伸手探桂,秋露不知何時已經把桂花打濕了。秋露降臨本來就無聲,而作者在這裡用「無聲」二字並非多此一舉,因為如此寂靜之夜,應該連露珠的降臨都聽得到,只因我陶醉於這月色美景之中,而沒有察覺罷了,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在這圓月高照,萬籟俱寂,寒氣凝露之夜,作者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裡筆鋒一轉,從微觀轉為宏觀,把自己的孤獨寂寞之感推向大眾,有「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之意,在這秋高月明之夜,像我一樣思念親友的人應該不少吧!孤寂之感稍逝,那麼萬千離人之中,誰的「相思」最為深長呢?詩人猛然一提,將情感推向高潮。作這首詩是為了向好友表達思念之情,所以很明顯詩人是為了說自己的「秋思」最真摯,採用疑問遠比直接表達更加意味悠長,回味無窮。

這首詩寫月景,層次井然,有動有靜,虛實結合;寫思念之情,從具體到抽象,思緒緩緩醞開,情感層層推進,情景交融,含蓄委婉,為後人廣為傳誦。

以詩會友,以詞交心,分享中國詩詞知識,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喜歡就點贊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唐代的詞也很美,「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花間詞派韋莊詞8首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