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提升格局,從接觸大咖開始

提升格局,從接觸大咖開始

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想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就應該首先提升我們的認知。

一、格局有多重要

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由我們的認知能力所決定。

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曾經說過,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人是有習慣養成的生物,我們只對熟悉的事物感到興趣,所以每當遇到困難時,我們都下意識地依靠自己以往的認知來解決。

張小姐是我爸同學的女兒,患有抑鬱症,她習慣把自己宅起來,手機里連微信都沒有安裝,儼然一個居住在城市裡的深山野人。

她父母很早就離異,阿姨對她過於溺愛,想把那份的缺少父愛一起補上,對於張小姐的要求,阿姨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

大學四年,張小姐都是宅在宿舍,完全依靠追劇打發時間,那些年我們的放縱,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讓你加倍奉還。

畢業後,她找工作屢屢受挫,阿姨雖然在單位里當主任,卻也常常為她的將來犯愁。

張小姐告訴我,她迫切地想要改變,不想再讓阿姨一個人承擔那麼多。可是,改變自己哪有那麼容易。

儘管她為此做了很多努力,可那些努力對她目前的現狀來講根本是杯水車薪。

有句雞湯叫做「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其實說得不太準確,我們最大的敵人應該是自己的格局

她所做的努力,或許在她的認知里很努力,可實際上,對於想要改變來講,卻真的是不值一提。

張小姐想要改變未來其實很簡單,只要她改變自己就好了。但是難就難在她已經習慣了當初自己的小世界。

若沒有外力的改變,又怎會輕易地走出之前畫地為牢的那個圈。

我們的格局,就是一座由我們認知能力所組成的圍城,裡面的人走不出來,外面的人看著揪心卻又只是無能為力。

我們每個人都處在當局者迷的圈子裡,想要改變,難免需要藉助外力,而那些局外人,往往就是我們的外力來源。

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想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就應該首先提升我們的認知。比如,從結交大咖開始。

二、提升自己的格局,為什麼要從結交大咖開始

以前有一對外國夫妻,他們是普通的打工者,但他們和其他打工者不同,他們每一個星期都會去高檔的咖啡廳喝咖啡。

他們倆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只夠他們喝4次咖啡,但他們還是這樣裝著是有錢人,這一喝就是好幾年。

看到這裡,很多人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沒錢還要裝富人,這不是花錢買「罪」嗎?現在把錢用光了,將來怎麼辦?

其實不然,他們不是腦子進水了,而是恰恰相反,他們的腦子裡有大格局意識。

錢不是靠存著就能增值的,錢是依靠價值交換來掙取的。

他們每次去喝咖啡都會看到很多的有錢人,所以他們想通過這個方式,了解並進入有錢人的朋友圈。

每當與這些富人交談的時候,他們的世界觀發生了巨大改變:原來,富人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的。

通過交流,他們收穫到了一些友誼和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被顛覆重塑,有了大格局意識,而這些提升認知的財富,遠遠不是一杯昂貴的咖啡所能比擬的。

正是這些與大咖交流得到的經驗,讓他們提升了自己的格局,最終成功逆襲,成為富人當中的一員。

我們的見識限制了我們的格局,我們的交友圈限定了我們的見識,我們一成不變的生活限定了我們的交友圈。

朋友圈提供我們圈內的交流,但同時也限定了我們的圈外交流,我們活在自己的圈子當中,若沒有外力相助,的確很難走出這個圈子的外沿。

生活就像做著一個巨大的平衡運動,只有受到新的外力,才能改變之前的運動狀態。

我們很難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突破自我,如果依舊在原來的世界裡努力,那大多數付出都將是白費力氣。

在另一方面來講,一個人的成功也總是離不開與大咖的接觸交流。

寇克·道格拉斯是美國知名演員,也是成功的製作人,1949年在《冠軍》一片中因扮演殘酷無情的拳擊手而成名。

在他貧困潦倒那段時間,他在乘坐的火車上,和身邊就座的一位女士攀談起來。

沒想到這位女士居然是好萊塢的著名製片人,而正是由於這次暢談,讓道格拉斯結識了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也打開了他通向好萊塢的一扇門。

劉同在《誰的青春不迷茫》里說過,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見什麼樣的人。

在我看來,你見識過什麼樣的人,你才能決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那些你見識過的大咖,他們的切身經歷就是最好的財富,多與他們交流,可以讓我們少走好多彎路。

所以,想要改變自己,成功逆襲,就得首先從接觸大咖開始。

大咖不僅帶給我們資源,還能提高我們的見識,從而成功提升我們的格局。

三、那些沒能結交大咖的人,大都只能懷才不遇

我有個朋友也非常喜歡寫作,是那種即便沒有人看也要堅持寫的喜歡。

他高中的時候寫作很厲害,作文每次都是優等,文章還經常發表在校園刊物上,是我們班公認的才子。

他在QQ空間寫了一百多篇日誌,閱讀量和點贊量都相對比較穩定,但因為QQ空間里總是那些人,讀者也比較穩定。

他的文字夾雜著理性和文藝,曾經讓我們一度嘆為觀止。

可是,最近去打開他空間的時候,他雖然還是在堅持寫,但是文章質量和閱讀量都沒有顯著的提升。

他的平台局限於那個小小的朋友圈,讀者的意識也間接性影響了他的方向。

那些或走心或違心的點贊,讓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自娛自樂,最後只能自生自滅。

這個世界是一直在改變的,今天不走,明天就要跑,不然後天你打車也追不到。

每個人都在朝著目標向前走,你如果依舊停留在原地,那相對他人來講,你已經out了。

如果他報名一個寫作班,或者說,嘗試去接觸更多的平台,他就會認識更多的人。

說不準就會接觸到行業里的大咖,提升自己的格局意識,成功將寫作這條路走得精彩紛呈。

懷才不遇大有人在,在我們的生活里,想要成功,除非你的才華足夠支撐起你的磅礴野心,不然光靠才華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姜子牙當初沒有「釣」到周文王,就不會有姜子牙開國封王的傳奇;

如果劉備沒有三顧茅廬請到諸葛亮,那三國鼎立的局面里也就不一定還會有蜀國;

如果曾國藩曾經沒有遇見穆彰阿,晚清歷史上就會又少一位權重一時的顯貴;

如果章子怡年輕時沒有遇到張藝謀,世界影視圈又將少一位來自中國的璀璨明星;

如果張朝陽當時沒有遇到尼葛洛·龐蒂,搜狐也許就沒有了今日的自媒體成就。

對於我們大多人來說,想要成功,不僅得有一定才華,還需要一定的運氣。才華來源於我們的努力,而這種運氣,就來源於我們與大咖的接觸交流之中。

千里馬如果只是圍繞著石磨打轉,即便跑得再快,也終究是頭只會拉磨的「驢」。

我們若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即便鋒芒大展,也終究只是傷到自己。

四、我們怎麼才能結交到大咖

千里馬需要遇到伯樂才能馳騁千里,那我們應該如何主動出擊,結交到大咖呢?

1、用能力、情懷和理念建立口碑

良好的口碑是大咖願意和你交流的前提。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而想要那個陌生人幫助你,你就得拿出你的潛在價值,至少要讓他知道你的口碑。

198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舒爾茨教授應復旦大學邀請進行學術訪問,訪問結束前到北大演講。

當時高考剛恢復不久,學校找不到既懂英語又熟悉西方市場經濟學的學生做翻譯。

正在北京大學經濟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林毅夫是個特例,他原是從金門泅游到大陸的台灣軍官,在台灣已經獲得過企業管理學碩士,再加上英語基礎好,便擔任了舒爾茨教授的翻譯。

在翻譯過程中,林毅夫讓舒爾茨教授深感驚訝和欣賞。

此次林毅夫的出彩表現,給舒爾茨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圈內圈外也形成了一個良好口碑。

舒爾茨教授回國後,主動寫信給北大經濟學系以及林毅夫本人,邀請他到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1982年,林毅夫來到芝加哥大學,80歲高齡、已有10年沒帶過博士生的舒爾茨教授破例將其收為關門弟子。

正是由於林毅夫在芝加哥大學的留學經歷,為他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機會來臨時,只有好好把握住,並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情懷去將這件事做到盡善盡美,這樣才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印象,他們才會熱衷於宣揚你的口碑。

當你的口碑建立後,說不準某個時候,大咖就會主動聯繫到你。

2、利用好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自媒體互動平台。

薛之謙曾經在《吐槽大會》上說過一句金玉良言:

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懷才不遇。這個世界上的自媒體,已經足夠承載任何一種形式的才華,但關鍵是,你必須真的具備才華。

自媒體平台,已經成為了我們展露才華、邂逅大咖的地方。

前段時間一篇文章《胡歌:真正的高貴,是細微處的教養》刷爆了朋友圈。

一個名為「吾名瓔瓔」的微博博主,於2017年5月,查出患了白血病。

在治療過程中,她曾一度瀕臨死亡。她也想過放棄,而打消她放棄想法的,正是她心中的偶像胡歌。

在那段身體和心靈都備受摧殘的日子裡,她再次看了一遍胡歌演的《琅琊榜》。

她的心裡藏著一個活下去的念想,她想親眼去看看胡歌,那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撐。

於是她在微博里@胡歌,哪怕只是懷著那麼一點點的希望,胡歌微博粉絲幾千萬,多半是不會看見的吧?

可胡歌還是看見了,默默地關注了「吾名瓔瓔」,並且答應給她留票,被暴露出來的聊天記錄中,胡歌的言辭里充滿了關懷,不愧為國民最暖男神。

自媒體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不單單是媒體時代的過渡,內容呈現形式的更迭,還為我們與大咖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平台。

雖然被大咖翻牌的幾率較小,但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這樣的機會。只要有希望,我們就願意去嘗試,不是嗎?

總歸要試一試的吧,萬一大咖回復了呢?

3、通過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是與大咖接觸交流的最直接方式,你只要付費就能和大咖溝通,這對很多想要接觸大咖的人來說,的確是個好方法。

知乎值乎、在行分答、悟空問答、微博問答等,都可以直接向大咖付費提問。你只需要付出一點薪酬,就能問大咖一個你最關心的問題。

對很多有志者來說,解決一個疑惑,足以成為改變的關鍵。

另外,開通授課的媒體也不少,得到APP、喜馬拉雅、千聊、小鵝通、荔枝微課、一塊聽聽、唯庫、有講、簡書、長投學堂等都可以獲得我們想要的資源。

之前我就特別喜歡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的文章,每次看到那些作者都覺得寫得真好,並打心底希望自己能寫出那樣的好文章來。

在2017年年末,看見富書的持續寫作大本營正在招募作者,我懷著試一試的心態報名嘗試,有幸成為了持續寫作大本營中的一員。

最讓我吃驚的是,之前那些我所喜歡的作者,有好多都在這個大本營裡面,他們每天都信心滿滿,散發著正能量,讓我也時刻充滿著激情。

知識付費,只要你花錢花的對,收穫的都遠遠不止付出的薪水。

我們花錢學習的,是大咖們的成功方法,是他們對過去的經驗總結,這些都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東西。

4、線下交流分享會

在我們高三的時候,學校為了提高我們的學習熱情,從外面請回一個演講大咖,還單獨拿出一個寶貴的下午來為我們打雞血。

我們也的確是熱情高漲,熱血上頭,立下了很多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目標和誓言。

然而對我來講最有意義的,是會議結束後的互動環節。

我和幾位同學上去提出自己之前的困惑,並得到了演講老師的聯繫方式,這讓我們後來再遇到迷茫時,都能儘快地找到方法解決。

線下交流分享會,大咖分享的內容很重要,與大咖的互動交流更重要。

通過互動,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表達對大咖的仰慕,甚至還能獲得大咖的聯繫方式。

這種面對面交流所帶來的震撼,足以提供改變我們當下現狀的勇氣。

五、提升自己的段位,從越段接觸開始

極具人氣的資深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愛會傷人》里說過,每個人的生命體驗最後構成了一個現象場,它就像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坐標體系。

我們處在這個體系之中,而這個體系卻是根據我們自己的經歷所建立。

想要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首先就得改變我們對生命的體驗,從而改變我們的認知和格局。

越段接觸,就是提升我們段位和格局的最快捷方法。

武俠小說里就經常有跳段戰鬥的情節,而主角最後往往都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絕情穀穀主公孫止,是「鐵掌蓮花」裘千尺之夫,家傳武功有閉穴功、陰陽倒亂刃法和魚網陣,又從妻子處學來鐵掌功,武功直追「天下五絕」。

為爭奪小龍女,曾與楊過三度交鋒,第三戰因裘千尺從旁指點楊過而落敗,閉穴功被破,更因中了棗核釘而導致右目失明,被迫倉皇逃離絕情谷。

楊過之所以能夠越段打敗公孫止,自然離不開高人裘千尺的指點。

裘千尺何許人也?

綽號鐵掌蓮花,大哥為裘千丈,二哥湘西大幫鐵掌幫的幫主裘千仞,年輕時更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女俠。

公孫止的祖傳武功「自封穴道之法」和「陰陽倒亂刃法」具有許多缺陷,都是靠裘千尺完善才變得更加厲害的。

再比如說,楊過僅憑藉言語,就嚇唬住了大魔頭李莫愁。

李莫愁瞧不起桃花島島主的武功,恰逢之前黃藥師指點楊過幾招,楊過就憑藉悟性,言語中用玉簫劍法破了她的拂塵功夫,又用彈指神通破掉她的赤練掌法。

其實這些法門黃藥師雖已傳給了楊過,但若要練到運用自如,克敵制勝,最快也須在三年之後。

楊過之所以能夠越段挑戰,是因為他接觸的圈子裡都是比他高層次的武學大師,大師們將自己生平所學傳授給楊過,他才能憑藉大師傳授的高深功法,越段挑戰並擊退敵人。

在我們的生活里也是這樣,越段接觸不僅讓我們有機會學到大咖的高階功法,還能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格局,督促我們向著大咖這條路更加堅定地邁進

通過越段接觸大咖,並常常學習和反思,這樣我們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段位和格局,最終成為大咖般閃耀的存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屬貓(woshimiaoji),爸媽內參(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語 的精彩文章:

自控力缺失分4種,你是哪一種

TAG:聽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