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起源 自序

世界起源 自序

說在最前面

終於決定在公眾號上首發這本小書了。期待借著文中試圖溝通聖經創世記載與世俗學問之間阻隔的嘗試,幫助人們認識到「唯獨聖經」是極重要且寶貴的信仰宣告,上帝是天地萬物產生與存在的第一因,人們當將祂配得的榮耀歸給祂。

至於書名,私心以為這本小書(以及貫穿始終的腦洞)可能是將達爾文之物種起源徹底顛覆的作品,於是先定名《世界起源》吧。雖然很大言不慚,但作品總該有個名字吧。

世界觀

聖經的第一個戰場

聖經啟示了一個世界觀,當然,不只是世界觀。在聖經所展示的世界藍圖中,上帝用六日創造諸世界,祂是受造界的第一因。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之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無論是完整成體系的,還是支離破碎的。世界觀指導著人的一切活動。思想家獻出自己的思想,概括、總結,並給予理論上的論證,這就成了哲學。而普通人則吸取哲學思想的點、線、面,建構起個人的世界觀。

打個比方,在15世紀的歐洲,基於當時人類對世界的有限認識(雖然直到如今,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仍極為有限),認為大地是平的,海洋的盡頭是無底的深淵。而作為地圓說的信奉者,麥哲倫環球航行計劃的成功向當時的世界證明,「Earth」是圓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連成一體的。

再打個比方,清朝長期以天朝自居,閉關鎖國。統治者向來視外國人為番邦蠻夷。殊不知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西方的生產力已經遠遠超越了彼時的中國。這種自負的世界觀影響了此後百年的中西關係,而由自負到自卑的劇變甚至一直影響著今日的中國,其中最大的挫敗就是源於世界觀的挫敗。

世界觀如此深刻地影響著歷史、政治、科學、社會、文化,乃至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人擁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被其引導按照這個世界觀面對世界、面對社會、面對個人。

所以,正因為世界觀對每個人都是如此重要,聖經一開篇就向當時的讀者、歷世歷代的信徒,以及今日的讀者發起世界觀的挑戰。聖經從未將此議題作為一道選擇題或者推理題,讓人們自由討論、自由理解;也未將其擱置於一旁,給人模稜兩可的玄幻或神秘主義答案。聖經直接宣告,整個物質世界都是上帝創造的,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上帝要人通過此受造的世界觀,放棄一切虛幻的認識,透過這個奇妙的受造世界,認識這位有大能的上帝,並在祂奇妙偉大的光明中謙卑自己。

正因為此,聖經首先在「世界觀」這個戰場向每個人宣戰。

對不起

只有這一種選擇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人們一面被「選擇困難症」所困,一面卻又希望有不同的選擇。在世界觀這個重要的議題上,聖經只提供了一個答案,並且世世代代將其傳頌: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 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聖經詩篇八章3-5節

在相信且僅相信於此千百年後,自以為已經破解了相當多世界密碼的人類開始發明許多反對的世界觀。我實在不想在此浪費一字一句,來論證這些世界觀是何等荒謬和自大。因為這些錯誤的世界觀已經將人類墮落的心志變得麻木、冷酷、敗壞、褻瀆。

現代人相信實證,信仰科學,但科學其實只是哲學的一個分支,而哲學則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人們反對用宗教綁架哲學,但不能忽視的是,最早引導人類進入哲學領域的就是宗教,是宗教解釋了世界的起源與人類的本源。而猶太教和基督教所公認的舊約聖經提供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留傳最廣遠的世界和人類起源的詳細資料。即使是科學發展遠超前人的今天,又有幾個狂妄之徒膽敢宣稱,已經找到否定這記載的證據呢?

還有人相信達爾文么?不僅他自己死了,他學說的後繼之人也正在不斷地經受挑戰——造假的化石、歪曲的胚胎、來自基因遺傳穩定性的衝擊……他的學說也會和他一樣進入墳墓。

人類的一切

只有在上帝那裡才能安息

上帝看所造的天、地、萬物——以及按照祂形象所造的人——都甚好,於是在第七日祂就歇了這創造之工,歇息了。

在這位偉大的上帝創造之時,沒有任何見證人指導祂當如何建造,也沒有誰站在祂的身側見證這創造之過程。歷代的初信者與批評者都對上帝創世心存疑惑。特別是當人們企圖用「科學」檢驗聖經記載的真偽時,需要面對的是一個據估算已存在一百五十億年的宇宙和聖經世界歷史六千多年之間的巨大張力,許多人因此將已經打開的《聖經》合上,束之高閣。

即使是很多神學家,在設法調和這種張力時都進退維谷——即不希望落入敵對基督教陣營所埋伏的陷阱,也不希望陷入只遵守字句的教條主義困境。在此,我需要格外謹慎地申明個人的立場,也是本文之寫作目的:

惟獨聖經是檢驗一切——包括現代科學——的依據

基於這樣的信仰立場,本文將串連起大量的歷史、地理、物理、天文,甚至是人類歷史保留下來上古的傳說,試圖在上帝的創造與目前人類所發現並信以為真的科學結論之間找到一種潛在合理的解釋,我斗膽稱之為陳氏猜想(Chen』sConjecture)。

這個猜想不代表聖經,也不代表基督教正統的神學,只為表明聖經所載的世界觀與實證主義的科學之間並不一定針鋒相對、不可調和,而聖經終將驗證科學結論,人類終需回到上帝面前,面對這受造的世界。人類的一切——手裡的操作、每日的工作、科學的成果,只有在上帝那裡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

無知的爭辯

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在「信仰所塑造的世界觀」這一議題上,我們的民族擁有著極其原始且狹隘的觀點,從而表現出一種極其好鬥且極難形成共識的消極態度。甚至於,在一種極具躍進式的文化群體中,「我們的」一定是優於「他們的」;「東方的」一定是領先「西方的」。這種可悲的心態恰恰反應出,我們的世界觀是割裂且幼稚的,除了地理上的隔離,還有文化上的隔離,如果誇張一點說,有人甚至希望「我們」與「他們」、「東方」與「西方」是「物種」間的隔離。

我們眼前所見之有形世界,充滿這世界上的人、走獸、雀鳥、花草樹木、微生物……都只能有一種來源,這是一個「普世」的問題,怎麼可能有「你」「我」「他」之分呢?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困擾每個人的三個最關鍵的問題——無論人們是否認真的去思想——無非是「人從哪裡來?」「人為何活著?」「人往哪裡去?」

所以,聖經一種無法辯駁的口吻,直接宣告了全人類普世的共同起源,這一宏大的圖景遠超任何人類靠自己意志所發明的古老傳說,更超越了那些出於意識形態的控制所杜撰出來的一切謊言。這一切謊言的最終目的是徹底擊碎人們對殘存且微乎其微之上帝形象的認識。

我雖不想在此過多的抨擊那些虛假的言辭,但當看到人們被鼓動以至失去理智地抵擋福音和聖經時,我便想到這些人被稱為「人口」是合宜的,因為與這一概念對應的詞語是極其刺耳的「牲口」。在被扭曲的世界觀里,人只是一種比走獸更令統治階級頭疼的動物,是一種可利用並甘願為捍衛無知到致死地步的炮灰。

哀哉,這真是一個又彎曲、又悖逆的世代。

回歸

最保守的創世解經原則

任何人對世界之起源的猜想不過像醉酒之人的胡言亂語。新的觀點提出,推翻了前人的猜測;新的證據出現,顛覆了前人所確信的結果。我們必須承認,這一切的學說只可自稱為猜想,與上帝奇妙難測的創造之功相比,與上帝在聖經中確鑿可信的宣告相比,人類是何等的渺小!

在關於世界起源的解經上,我更願意按照傳統改革宗的創世信仰宣告,創世記並不是科學記錄,也並未按照自然科學的角度記載這段歷史。摩西的創世記載是一首偉大的詩歌,上帝用前三天創造容器,後三天用受造物將它們充滿,最後,上帝創造人——一切受造物被造的目的。

雖然我會在文中引用大量雖被廣泛認可,但仍缺乏可信證據的所謂科學推論和數據,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承認科學的準確無誤。在表述非常久遠以前的事物時,我們總需要一個時間的標尺,幫助讀者建立一個立體的、生動的、有層次的時空觀。未來更深刻的發現會將這些科學的推論證真或者證偽,但是這些並不能成為推翻上帝創造有序世界的證據。

創世記所要啟示的是上帝的創造和祂自己的榮耀。上帝造我們,並且早已為我們預備了永恆的救恩與安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趣聰明屋 的精彩文章:

TAG:奇趣聰明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