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無解之謎:如何逃脫手足相殘的局面?

三國無解之謎:如何逃脫手足相殘的局面?

三國這樣的亂世,禮崩樂壞,兄弟鬩牆的故事不勝枚舉。

就拿袁術和袁紹來說:本來兩人就是血親,雖然袁紹是私生子。後來袁紹因為不爽公孫瓚,日思夜想要把他給滅了,但是南方還有曹操在啊,為了斷絕後顧之憂,袁紹與曹操結盟,暫時保住了後院並全力對付公孫瓚。這個時候的袁術,原本想拉攏劉表的,想不到劉表不願意趟渾水,還把袁術手下的猛人孫堅給弄死了,劉表一看這一下得罪人了,就開始提防袁術了。

袁術一看南方討不到便宜,只能向東討曹操的便宜了,於是就袁術聯合了北方的公孫瓚說:一起攜手搞掉曹操,一起把兗州地盤給分了。想不到這兩家聯起手來海打不過曹操,結果被曹操攆得到處跑。袁術最後跑到了九江,趕走了刺使陳溫,才算是喘了一口氣。袁紹得了這個消息,一下了跳了起來並生氣地說:你聯合誰不好啊,偏要聯合公孫瓚,公孫瓚可是我的死敵人啊,行啊,你聯合我的敵人,我就聯合你的敵人劉表。後來就變成袁紹、曹操、劉表共同對付袁術和公孫瓚了,至此,兄弟之間徹底敵對了,相互之間開整。原來的血親成為真正的敵人了。

再來說曹丕和曹植對於世子之爭。曹操擁有諸多的子女,但是其中曹操最中意的是二子曹植,因為曹植才高八斗,曹操認為曹植是最像他的,故而喜歡曹植多一點。可是世子之位,卻給了偽善的曹丕,這就造成了曹丕和曹植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雖然曹丕奪得世子之位,然而並不安心,因為曹植並不安於現狀,一直想著奪回世子之位。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中描述過,曹植按照門客楊修的計謀和漢獻帝劉協聯繫,想要藉由當時的隱世組織「寒蟬」之手重得世子位,卻不曾想,他所相信的「寒蟬」不是真正的「寒蟬」,不過是曹丕的謀劃,也就是說曹植所做的一切其實都已經被曹丕看穿,結局可想而知,曹植失去了資格,曹丕穩固了他的地位。

曹丕曹植由於身份限制,註定要成為敵人。然而平民百姓也不一定就能逃脫手足相殘的局面。

比如諸葛家的三兄弟。三國時期,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稱為「龍虎狗」。《太平御覽》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雅。」

這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以及從弟諸葛誕。三人雖同出一氏,卻分投三國:其中諸葛亮被劉備重用,為蜀漢丞相,是龍;諸葛瑾報效東吳,被孫權信任重用,為東吳大將軍,是虎;諸葛誕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將軍,是狗。其中稱諸葛誕為狗,並非諷刺,狗意指「功狗」,為有功的戰將。

相較於諸葛亮的治國大才,他的兄長諸葛瑾政績不多,主要是為人寬厚,是「粘合劑」一樣的存在。諸葛瑾為避戰亂遷到江東,經魯肅推薦,為東吳效力,胸懷寬廣,溫厚誠信,深得孫權信賴。215年,諸葛瑾奉命出使,要劉備歸還荊州。219年,他跟隨孫權討伐關羽。221年,他被派往蜀漢前去求和,在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諸葛瑾文臣出身,卻能封為東吳的「大將軍」,這就和他唯一亮眼的成績有關了:協助呂蒙拿下荊州。當時諸葛瑾被孫權派遣出使荊州,為孫權之子孫登向關羽之女關鳳提親。然而提親是假,離間是真。東吳的間諜機構「解煩營」趁機在荊州埋下棋子。求親不成後,適逢關羽揮軍北上伐曹仁,因糧草之事久攻樊城不下,諸葛瑾特意轉道江陵,到守將糜芳處拜訪,並且利用了糧草和「糜夫人之死」二事,策反了糜芳。至此諸葛瑾計劃初成,關羽因為無糧草,敗走麥城,被呂蒙率軍軍圍困,突圍失敗身死麥城。荊州群龍無首,呂蒙趁機佔領荊州。端的是配合得天衣無縫。

可是奪取了荊州的呂蒙,卻慘死荊州,關於呂蒙之死,眾說紛紜:《三國志》記載是病死,《三國演義》說是被關羽鬼魂索命而死,但是真相真的是這樣嗎?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性,呂蒙為了穩固東吳對於荊州的控制自願赴死?《三國諜影》,國內首部大格局古代諜戰小說!講述《三國演義》忽略的情報暗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說閱讀君 的精彩文章:

解讀水滸還是反水滸?《水滸傳》的斷章如何續上?

TAG:小說閱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