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幾天醫院骨科忙壞了 不少老人雪天跌倒骨折

這幾天醫院骨科忙壞了 不少老人雪天跌倒骨折

「雪後周日骨折病人爆滿,明天起轉入冰凍時間,圈內朋友切記囑咐家裡老人,減少外出,防止跌倒。」周日晚,忙了一天的紹興第二醫院骨科主任馬一鳴抽空發了這條朋友圈。這一天,因為病人太多,危重病人也多,本來在家休息的他一早就被緊急召回醫院動手術,一直忙到晚上六點才下班。巧的是,就連骨科護士長的父親也在雪地里滑倒了,導致手臂骨折。

山區,趕著出門收菜的老人摔傷骨折的最多

儘管天氣還寒冷,但周日這天,雪已經停了,城裡的馬路在汽車的輾軋下,幾乎看不到下雪的痕迹了。「但在鄉下,氣溫低,踩踏的人也少,有的地方雪仍厚達10多厘米。」馬主任介紹,在雪地里滑倒摔傷的病人以農村老年人居多,他們中不少人是趕著到菜地里收菜時摔傷的。

其中最嚴重的病人是一位來自上虞的87歲老伯,雪地里跌了一跤導致髖關節骨折,需要馬上手術。可別小看髖關節骨折,醫學界形容它是「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意思是,處理不好的話,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如褥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直至去世。關於髖關節骨折,醫學上有個三分之一概率,叫三分之一的人可通過手術治癒,三人之一的人可能永久癱瘓,三分之一的人將會去世。

比起家住農村的老人,城裡老人情況稍好,但摔傷的也有。這不,就連該院骨科護士長67歲的父親也摔骨折了。老人騎著電瓶車出門,經過一段雪地時,一不留神就摔倒了。著地時,老人本能地用手往地上一撐,突然一陣劇痛,以前曾骨折過的左手臂又骨折了,也住進了病房等待手術。

醫生支招:雪地走路,向企鵝學習

「雪地摔傷有三類。」馬主任總結說,一種是腕關節骨折,這種最常見,摔倒時,第一反應是以手撐地,手腕受力過重導致骨折。這一種處理起來相對簡對,門診複位,石膏固定即可。第二種是屁股先著地,易致髖關節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骨折和股骨頸骨折。這一類傷情較重,必須馬上手術,否則將終生卧床。第三種是摔倒時一屁股坐地上,上半身力量都在腰上、胸上,易致脊柱壓縮性骨折。這一類病人也必須馬上手術。

馬主任建議,在雨雪冰凍天氣,老人應盡量減少出門。一定要出門時,萬一摔倒有講究,不能硬來,而要順勢打滾,也就是就勢在地上打滾,以減少壓力,用手撐住地面這種錯誤姿勢要避免。

雪地里怎麼走路?可以向企鵝學習,兩腳分開,外八字,慢慢走。醫生的朋友圈裡流傳的攻略是這樣的:

「骨科醫生告訴你下雪走路防跌倒攻略:

1.雙手不能插在口袋裡!雙手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萬一跌倒可以用手撐著,不容易把腿跌壞。畢竟上肢的外傷比下肢的外傷好處理,預後也比較好。

2.走路時身體略向前傾,如滑雪狀。

3.走路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樣底盤大,重心穩。

4.走路步幅宜小。邁大步走路容易跌倒。冰雪天路滑,請各位親們各自保重,我們不要醫院見!」

更年期女性易骨質疏鬆,補鈣很重要

骨科醫生都知道,老年人易骨折,老年女性尤其是骨折的高發人群。為什麼?因為他們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女性絕經以後,體內的鈣含量會下降。馬主任提醒,老年人補鈣很重要,建議老人體檢時最好做個骨密度測試,如果骨質疏鬆,立即藥物補鈣。補鈣的方式有很多,口服鈣片,打針都可以。

馬主任建議,日常飲食上,老年人應多吃鈣質豐富的豆腐、蝦、魚、肉等,同時注意營養均衡,水果、穀物都要吃。另外,要多曬太陽,多運動。他不主張老年人全素食,認為會導致嚴重的鈣缺乏。

轉載自:紹興晚報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浙網綜合 的精彩文章:

溫州一女子到潭邊想輕生 誰知被凍僵了

TAG:大浙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