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哪天下雪?100天了都!

北京哪天下雪?100天了都!

有獎競猜:北京今年第一場雪到底哪一天?

最近北京的朋友被這張圖扎心了

在全國人民都開啟了打雪仗、推雪人、曬雪照模式之際

降雪徹底繞開了北京

其實也不是徹底繞開了

按照氣象局的標準,北京已經下過了第一場初雪?

WHAT!!?

下過了?

2018年1月21日19時到22日06時,北京市平均降雪量0.1毫米,中間這一塊確實被繞開了。

是的,2018年1月21日19時到22日06時,北京下雪了,其中西北部較多,平均0.5毫米,降雪量最大的地區為門頭溝靈山,降雪量為1.9毫米,全市平均0.1毫米(降水量的最小單位)。

然而市區徹底沒見著雪的影子

即使沒見著雪的影子,這次降雪也滿足了北京市對初雪的以下定義:

北京初雪定義

全市20個人工氣象站中多於10個站點觀測到降雪現象;

城區5站(朝陽、海淀、丰台、石景山、觀象台)均觀測到降雪現象;

城區5站中的3個及以上站點觀測到降雪現象,且至少1個站降雪量≥0.1毫米

以上三個條件只要滿足一個,即滿足北京市「初雪」條件。

在1月21日深夜的那次降雪中,前兩個條件同時滿足,總共有17個觀測站見到了雪,城區5個站也均觀測到了雪,妥妥的滿足了初雪標準,。

用數字和事實來說話,確實沒問題,可是總覺得不對勁啊

老子連個雪花影子都沒看見啊!

這裡面有兩個概念需要明確

降水量:一次降水過程的降水量指的是降落地面的液態(雨)或者固態(雪、冰雹等經過融化後)水,在雨量計中的測量深度,以毫米為單位,觀測中取一位小數。當出現短時的拂面毛毛雨,或者類似於北京1月21日深夜這樣的降雪時,降水根本不足以聚集,連地皮都沒打濕,這樣的降水量記為微量(0毫米)。

有效降水量:一次降水要形成有效降水,即起碼能夠補充到土壤水分,對植物根層起到實際作用。北京市有效降水的標準是南郊觀象台降水量≥0.1毫米,很顯然北京1月21日深夜這次降雪並不能算是有效降水。

如果以有效降水量為標準,南郊觀象台雖然觀測到了降雪,但是微量的降雪很難算是有效降水。如果這次降雪不算有效降水的話,北京市區從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月31日,已經連續100天無有效降水。

最近50年以來,北京市連續無有效降水的記錄是114天,時間為1970年10月25日-1971年2月15日。近十年來最長記錄為108天,時間為2010年10月25日-2011年2月9日。

這個冬季第一場有效降雪到底哪一天?

有效降雪量以北京南郊觀象台觀測到有效降雪(降水量≥0.1毫米)為標準。

競猜時間為2018年1月30日~2018年2月2日(本人夜觀雲圖,絕對不可能在這期間下雪/雨)

評論:我國地處典型的季風區域,季風的最大特點即為降雨量的季節分布不均,以北京為例,降雨主要出現在夏季的7月和8月,其他月份降雨量非常少,這意味著在雨季降雨以暴雨形式出現,動輒出現洪澇,而其他季節則長期缺水,動輒出現乾旱,所以季風區是世界上旱澇災害比較頻繁的區域,這一區域人口眾多,降雨特點深刻地影響了我國的社會形態、民族秉性和文化傳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治療肝癌的多功能納米載葯系統研究獲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