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門遁甲》及其它

《奇門遁甲》及其它

沖著徐克編劇及監製的名頭,我把《奇門遁甲》給看了。

看了之後,徐克名頭顯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天氣太冷,沒啥事兒,我在房間烤著火。

徐克號稱鬼才,除了那張刀砍斧削的臉,才華詭異得漂浮不定。

揮之不去的是《青蛇》中張曼玉妖冶魅惑的眼,《蜀山傳》中張柏芝那張如同花瓶般破碎的臉。

電視上的抗日神劇看得有點嘔吐了,得換一個口味。

浮華褪盡,所有的華人導演們,都開始居家過日子。奉獻的都不是大餐,家常便飯而已。

奇門遁甲這東西,居然又和黃帝有關係。打不贏蚩尤,由九天玄女傳授,後來人就硬生生的說這東西是黃帝發明的。也對!一切榮譽歸領導。

那些只知道美國有通用,德國有大眾的人,並不一定知道,車這東西最早發明人,其實是黃帝,地上風吹茅草團滾動,發明了車輪。

那可是五千多年前,只不過換代比較慢,最近的一次換代,是諸葛亮的木牛流馬。

道家有一個很大的分支,叫黃老道家。老子學派是多晚的事情了,所以倒回去抱黃帝的大腿。

有一種文明是很麻煩的,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管是什麼學說,不管是什麼教派,你不整點實惠,是沒人信你,也沒人鳥你的。這種文明叫華夏文明。

既要獻媚民眾,還得抱權利和政治的大腿,不然宗教就無法存在。所以才有了佛教、道教的殘喘。

至於信上帝的,要麼就是太平天國借用一點它的教義來砍人,要麼就是被義和團砍,老佛爺不信你,即便老百姓信你,不管用。

道家是哲學流派,道教卻是宗教流派。作為宗教信仰,我原本很看好道教的,本土的,多根紅苗正啊!

道觀裡面供奉著老子這尊道德天尊,我們進香,口中念叨幾句:祝老子萬壽無疆,道友們見面,相互比劃一下蘭花指,念叨幾句:老子問候你屋全家。然後我們掛了,全都位列仙班。

佛教徒在廟堂磕頭,基督徒在教堂說有罪,原本就如此簡單的事情,道教偏偏整得太複雜,漫山遍野的辟穀、尋仙、問葯、畫符、煉丹……。硬生生的把室內活動搞成戶外活動。

彼岸都有很好的彼岸,偏偏道教用那麼多手段去實踐。

奇門遁甲是黃老道家經世治國的重要道具,不過道教通用。這東西放如今應該就是那些看宅基地風水,道士用的羅盤。

奇門遁甲中的「奇」,指的是三奇,乙、丙、丁。「門」是指八門即「開、休、生、傷、杜、景、死、驚」。遁甲則指六甲旬首遁入六儀即「戊、己、庚、辛、壬、癸」。

這玩意創立之初有四千零九十六局。相當於領導發言,同志們!我講三個問題,每個問題有八個方面,每個方面分為六個重點,每個重點分為……。

道教沒落是必然的,要把奇門遁甲搞清楚,數學家祖沖之都犯怵。我有精神算這玩意,雙色球都中大獎了。

徐克的監製,袁和平導演的《奇門遁甲》其實和奇門遁甲沒啥關係,不過是加了一點玄幻的武俠片。

奇門遁甲在影片中不過是一道具,平面的時候是一羅盤,一抖落就呈立體燈籠狀了。基本就是一個尋找妖怪的定位系統。

不管影片中的特效營造得如何眼花撩亂,都無法掩飾想像力的匱乏,和由此帶給觀影者的倦怠感。活該這影片賣了三個億,豆瓣評分才四點幾。

都是上天入地打妖怪的神話,漫威都創建幾個宇宙了。我們卻還在封神榜、西遊記、聊齋志異……,這些古典小說中摘菜,真的都是家常菜。

我們那些古典神話怎麼就不申請版權保護呢?你弄一個鋼鐵俠,我有鐵布衫童子功,你有閃電俠,我這裡有移形換位和千里傳音,你有死侍,我有鳳凰涅槃還有天山童姥。你有冰凍奇俠,我有寒冰掌還有玄冥二老。不給錢我告死你!

中國人的想像力,估計一直都處於一種理性的分離狀態。人就想人的事兒,神就替神仙們想他們該乾的那些事兒,想到妖就去替他們想像妖該乾的事兒。

從來都不敢想混了,即便有那麼幾個想混的案例,也不敢逾越了規矩。比如神和人的事,生一小孩估計就是神人,果然沉香劈華山了。比如人和妖的事,果然許仙和白蛇就沒後代了,怕生出來是人妖。

李安的《卧虎藏龍》,給李慕白站在竹林中的輕功裝上緩衝裝置,給俞秀蓮從城牆上跳下來的輕功裝上剎車系統,就騙得奧斯卡評委一愣一愣的。

我就不告訴張藝謀,拍了《英雄》和《十面埋伏》兩部武俠片,為什麼得不到奧斯卡的青睞。

漫威和中國的武俠,上天入地,原本都是抵抗地球重力,我們的武俠從來都不講科學。明明都是騙人的,非得說遇到高人,然後勤學苦練出來的。

中國人的想像力永遠也無法擺脫自身和現實。還不如學學印度,他們那塊神奇的土地,從來沒有重力。

哈利波特的魔法念口訣,孫悟空的變化也念口訣。都是拿一根棍,偏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萬多斤。在中國要當一位超級英雄,既要拯救世界,還要干體力活,壓力很大的。

一個北歐神話墊底,他們就可以整出一部《魔戒》。我們那麼多神話墊底,即便是周星馳,也只能整出一些諸如《大話西遊》、《伏妖傳》、《降魔傳》,也只不過是把裡面的唐僧、孫悟空整得不怎麼正經。

神話依舊是那個神話,故事依舊是那個故事。

即使把裡面的紅孩兒給弄成一個機械玩偶,看著怎麼那麼突兀呢?

我們喪失了長期的關於想像力的氛圍。

不管是漫威還是我們的武俠和神話,都是拯救人間,拯救地球。漫威講述的是成長,我們更多講述的俠義。

成長這東西,誰知道他遭遇到什麼,又長成了什麼?比如被蜘蛛咬!而我們的俠義,是必須粘附在人身上的。

漫威中的英雄,逼迫得創作者,用想像力和科學嫁接。我們的想像力只能和我們自己嫁接,頂自戀的。

其實自戀的想像力有時候是很不靠譜的。比如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指甲那麼長,她大便了怎麼擦屁股。比如小昭的雙腳都被寒冰鐵鏈鎖上了,還到處行走江湖,她是怎麼換內褲的。不講科學!

搞不明白就得追問。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咋知道?問愛因斯坦和霍金去。有一個綜藝節目叫《爸爸去哪兒了》?這我更不知道了,我也不是你爹,問你媽去?閑來無事,我就想問一問,我們的想像力都去哪兒了?

2018年1月29日星期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抹布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抹布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