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乞丐故事|乞丐算命

乞丐故事|乞丐算命

乞丐是個古老的「職業」,在古往今來的從業者中,有「乞丐三年官不換」的自由派,有「大智若愚」的聰明人;有「落道不落價」的藝術家,也有「要想富,做乞丐」的投機者……今天,我們就來講一組有趣、有料的乞丐故事。

乞丐算命

一個不甘心自己命運的年輕乞丐,總想有一天能發達起來。可好幾年過去了,他還是窮困潦倒。最後,他心灰意冷,只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一位算命先生身上。於是,他帶上好不容易攢下來的一筆錢,找到了那位先生:「請您指點一下吧!十年後,我會不會還像現在這麼窮?」

算命先生稍稍抬頭看了一眼乞丐,說:「年輕人,十年之後,你還是像現在這麼窮。」

乞丐聽了非常難過,於是掏出一些錢遞給他,懇求道:「大師,您再看看我二十年後有沒有希望?」算命先生有些感動了,認真地看了看他說:「你二十年後還會這麼窮。」

乞丐更加傷心了。最後,他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跪在算命先生面前,十分虔誠地說:「大師,我就靠您了,您再給我指點一下吧,我三十年後會怎麼樣?」

無可奈何的算命先生只好又看了看乞丐,很同情地說:「你三十年後不會那麼痛苦了。」

乞丐為之一振,高興地從地上蹦起來:「哇!我終於有希望了。那麼大師,再請問一下,到那時我能有多少錢呢?」

算命先生說:「年輕人,你三十年後不痛苦,是因為你已經窮習慣了。」然後,先生拍了拍年輕乞丐的肩膀,飄然而去。

古董迷

從前,有個人迷上了古董。只要是他看上的古董,對方出價再高,他也要想方設法買下來。

一天,一個人拿了張破席子來到他家,對他說:「你不要看它破,它可是有來歷的,想當年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治國大計,就是坐在這張席子上。」

那人聽了,兩眼放光,心想,這是文物啊,值得收藏,便用祖傳的田地與對方作了交換。

過了不久,又有個人拿著一根破竹棍上門,對他說:「我這根竹杖,是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用過的。當年他為了躲避狄族人,從豳地遷到岐山,一路上就是拄著這根竹杖啊!算一算,這比孔子還早好幾百年哩,你願用什麼來跟我換呢?」

那人聽了,大喜過望,拿出家裡的金銀細軟,換了那根破竹棍。

後來,又有個人拿著一隻破漆碗上門,說是舜帝用過的寶貝。那人聽了,又心動了,就用自己的住宅換了那隻破漆碗。

從此,他擁有了三件古董—席子、竹棍和漆碗,卻沒有了房子,沒有了田地,也沒有了可供自己生存的錢財。

就這樣,他披著孔子坐過的破席子,拄著周太王拄過的破竹棍,捧著舜帝用過的破漆碗,沿路乞討。不過,他喜愛古董的嗜好還是沒有變,一路上念叨著:「行行好,哪個衣食父母,有姜太公時的九府錢,施捨我一文吧!」

誤哭遭打

有個乞丐,一天經過一戶人家,發現這家正在辦喪事,他突然心生一計,走進門,對著靈堂就放聲大哭起來。

眾人莫名其妙,於是問道:「先生貴姓?怎麼不認識?」

乞丐說道:「這老先生和我是最要好的朋友,幾個月沒見,沒想到他就與世長辭了。剛才我經過門口的時候,才剛剛知道,來不及買紙燒,就先進來哭一番,以表我們之間的情誼。」

那家人很感激他的情分,就留他吃飽喝足了再走。

乞丐往回走,遇到一個窮相識,那人問他:「今天從哪裡得來的酒食?」乞丐告訴了他,那人也準備仿效。

第二天,那人也到一戶辦喪事的人家痛哭。那家人問他,他說:「過世的人是我最相好的人……」

話還沒說完,眾人的拳頭就雨點般打過來。原來,這家死的是個少婦。

四個乞丐

有四個乞丐,分別是啞巴、聾子、瘸子和瞎子。一天,他們四個正倚在馬路邊等人施捨,瞎子嘴裡念念有詞,不知在嘀咕些什麼;啞巴東張西望,在搜尋著目標;聾子半躺在地上閉目養神;瘸子正抽著不知哪撿來的香煙蒂……

過了一會兒,從不遠的洋行里走出一個胖老爺,天氣很熱,胖老爺從褲兜里掏出手帕擦汗,接著便揮手叫了一輛黃包車走了。

可胖老爺沒注意的是,就在他掏手帕的時候,從褲兜裡帶出來一張銀票,飄落到地上,路人們都匆匆趕路,竟然無人看到。

啞巴首先看見了這銀票,但畢竟隔著一點距離,他起先並沒意識到那居然是一張銀票,後來他越看越像,就在這時,一陣微風吹過,稍微把銀票颳起了那麼一點,這下啞巴確定了,他驚叫:「呀,地上有一張銀票!」

坐在啞巴身邊的聾子第一個反應過來:「什麼?哪裡?在哪裡?」

瘸子也回過神來,「噌」地從地上爬起來,把手裡的煙頭往地上一扔,用腳踩滅,腳步敏捷地順著啞巴和聾子注視的方向跑了過去,一腳踩住了那銀票,沖著啞巴和聾子大聲喊道:「這是我的了!」

正當啞巴和聾子也想起身去和瘸子搶那錢時,瞎子開口了:「都別搶了,那是張假銀票!」

乞丐郭公子

淶陽名乞郭公子早年也是富家出身,無奈輸掉了整個家業,又被債主打斷了一條腿,最後淪落到乞討的地步。淶陽城受過他家恩惠的人,懷報恩之心,遇郭公子討要,施捨起來就很大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郭公子乞討很有藝術。

一到吃飯的點,某家富戶的大門便被有節奏的聲音輕叩:「嗒—嗒嗒」,一長兩短,主人若聽不到,門不開,依舊是「嗒—嗒嗒」,不急不慌,夾有一句:「叔叔大爺,行個方便。」

主人聽到,會隔著門答一句:「郭公子來嘍—」便用一空碗,把各種飯菜搛進去一些,端出來。

到了門口,郭公子見了主人,忙躬身施禮,卻不急著接碗,而是先把肩上的背包放下來,然後從包里掏出一塊兩尺見方的白布,費力地蹲下來,噘起嘴巴,「噗噗」吹吹主人家的台階,再把白布「啪啪」抖兩下,平平展展地鋪在台階上。

接下來,郭公子重又站直身子,欠身一禮,把碗接過來,放在白布一角,扭頭從包里掏出碗筷。碗雖豁牙露齒,卻也洗得乾淨。

碗共四隻,正好在白布單子上排列成正方形。郭公子把主人施捨的飯菜分門別類地搛到自己碗中,青菜一碗、肉一碗、豆腐一碗,米飯或饅頭一碗。若主人施捨的種類不夠四樣,他便把空碗裝回背包,免得傷主人面子。這時候主人往往覺出不好意思,下次再見到郭公子,飯菜自然就豐盛些。

郭公子席地而坐,開始吃飯。他把筷子拿起來,對著陽光照照,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麼,然後把兩根筷子互相敲擊一下,再甩一下,開始搛菜搛飯,一小口一小口津津有味地吃,吃得優雅而有氣質。

飯畢,不管飽不飽,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郭公子都會很響地打個飽嗝,然後從兜里摸出一塊疊得方方正正的白布手帕,打開,裡面躺著一枚牙籤,兩根手指捏起來開始剔牙。這時主人會問一句:「公子,吃好了?」

郭公子忙起身,說:「飽飽的了,叨擾大叔。」說著就開始收拾碗筷,一瘸一拐地去找有水的地方洗刷碗筷去了。

有道是「落道不落價」。郭公子把討飯討出了藝術,也算是乞丐中的一絕。

民間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卜 的精彩文章:

TAG:占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