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張動圖看懂:蘇33/殲15艦載機起飛後,起落架能伸長多少?

一張動圖看懂:蘇33/殲15艦載機起飛後,起落架能伸長多少?

GIF

圖:蘇33的主起落架在離開滑躍甲板以後大幅度伸長

GIF

這張不是蘇33了,是F18的前起落架

相對於陸基戰鬥機,艦載機由於只有非常短、而且起伏搖擺不斷的航母甲板上降落,因此降落的動作非常粗暴。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飛機在降落階段,每秒鐘下降的高度,艦載機的數值要遠大於陸基飛機。

通常來說,陸基飛機在降落時,飛機只要能承受每秒下降3米的高度帶來的衝擊,就已經完全足夠了。包括F22在內,也就是這個標準。世界上只有瑞典的飛機例外,這個國家由於國土小,極度強調飛機的短距起降能力,他家的陸基飛機可以達到5米標準,已經等同於高性能艦載機的下限指標。實際上瑞典的戰鬥機一直就極其接近艦載機起降能力,JA37、JAS39要改為艦載機,氣動上完全不需要改進(降低起降速度),而所付出的結構加強代價都非常小。

蘇27家族在這方面不是好例子。最早的蘇27由於減重太狠,機身強度結構不足非常嚴重。根據國內的測試真實水平,蘇27sk(相比標準型蘇27已經加強過結構了,外掛能力首次提升到8噸)降落時允許的最大高度降低並不到2.5米。但在起落架布局形式上,蘇27並沒有強度不足的遺憾,因此蘇33繼續保留了蘇27的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實戰鏡頭:阿帕奇攻擊目標,導彈劇烈變向機動,不留任何躲避餘地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