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的第一場雪已經降臨蓉城,冬季幼兒安全指南大放送!

2018年的第一場雪已經降臨蓉城,冬季幼兒安全指南大放送!

周六的蓉城迎來了2018年的第一場雪,難得一見的我們紛紛在朋友圈曬出下雪的情報。小寶只想說的是,早上我可是迎著風雪,騎著電動車上班的,可冷可冷啦!在這裡希望說有的朋友們在欣賞雪景的同時注意保暖,別感冒了!

在這寒冷的冬日,有一股溫暖的行動正在蓉城火熱進行中。關愛兒童健康,一路童行!

為了響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提出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和中央關於精準扶貧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讓更多的患兒接受專業、權威的兒科專家的檢查和治療,提升孩子的身體健康水平!

舉辦地成都西南兒童醫院,而且活動時間持續到1月31日,成都周邊的家長朋友有福啦!如果您離成都較遠,也沒事,可以在咱們的健康交流群裡面在線答疑!(點擊這裡就可以加群啦!)

冬日的嚴寒不僅麻痹著人的身體,還麻痹著大人的注意力,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意外!今天小寶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冬日裡隱藏的危險,希望家長能夠多加註意哦!

連帽服潛藏著的危害你可知!

一次普通的嬉鬧卻斷送了6歲男孩瑞瑞的生命。在和同學打鬧時,幾個同學一把拉住他衣服兩邊的拉繩向後扯,導致男孩口吐白沫,昏厥倒地,四肢抽搐,最終不省人事。

讓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的,就是下面這種帶有拉繩的連帽衫:

當這段不起眼的拉繩,被滑梯、車門、自動扶梯等物體夾住或勾住時,孩子很容易被勒死。

這已經不是第一起國內發生的這樣的事件:

2007年1月,廣西一4歲女孩在玩滑梯時,衣服帽子上的拉繩被滑梯縫隙卡住,繩子掛住她的頸部,導致窒息死亡;

2011年4月,4歲女童朵朵在滑梯上命喪46分鐘才被發現!她穿的帶繩帽衫,正好卡在滑梯上的縫隙,致勒頸窒息身亡;

2012年11月5日,廣東一名5歲的小朋友在滑梯上玩耍時,帽繩卡在了滑梯上並勒住脖子,造成窒息死亡。

2013年9月11日,河南省3歲的浩浩在玩滑梯時,被連帽衫上的繩子死死勒住脖子導致食管反流,浩浩因此喪失了幼小的生命。

……

幾乎每年都有因為衣服上的拉繩卡住或勾住,造成孩子窒息身亡的事故發生,尤其是冬天這樣的連帽衣服更是隨處可見。

其實我國的《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也明確提及,嬰幼兒及7歲以下的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

冬季危險的取暖方式你還在給孩子使用嗎?

你家的寶寶洗澡配合么?天冷的時候怕寶寶著涼用過哪些方法?各種取暖神器你家有哪些?但是取暖工具用得不對,是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哦。

1.取暖器/電暖氣

易觸電是取暖器在浴室使用時的一大隱患(即便是具有防水的電暖氣,也只防水滴濺而並不防水蒸氣,在浴室使用仍會有一定風險性),另外,由於取暖器的溫度也不低(正面溫度可達370℃),孩子若是不小心碰到也易被灼傷。

因此,可以在洗澡前開取暖器15~20分鐘預熱,待衛生間溫度上升,關掉、拿開取暖器後再帶孩子洗澡。總之,千萬不要在洗澡的同時,使用取暖器。

2.浴霸

我們成人會有意識的避開不直視光源,但小孩子又喜歡對著亮的地方看,加上給嬰幼兒洗澡時經常是正面向上平躺著,寶寶就更容易盯著浴霸瞧。

睜開的眼睛沒有皮膚的保護,紅外線是可以直接穿過晶狀體,對視網膜造成傷害如黃斑灼傷等,長期疊加的損害,會對視力造成永久的傷害。

同樣的處理方式,實現在浴室里預熱,使得房間溫度升高。

雨雪天,路上安全隱患有哪些?

冬季天氣寒冷,氣候乾燥,是交通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的多發季節,本小節將重點講述冬天的出行安全問題。

1.電動車出行

不少幼兒來園、放園,是爸爸媽媽用電動車接送的。隨著天氣轉冷,大家全副"捂"裝接送孩子,這其中"暗藏殺機"。小寶上班也是全面捂著,不過騎行速度慢了些,但有時候也會遇見超速逆行的騎行者,也感覺不安全。(求打賞,努力賺錢買車車!)

事故警示:

據媒體報道,之前,河北一名小女孩妞妞因為圍巾捲入電動車後輪,造成頸椎損傷,導致高位截癱。

當天,媽媽朱女士騎電動車送妞妞上學。由於風力較大,妞妞脖子上的長圍巾被卷進後車輪里。直到妞妞摔到地上媽媽才注意到。此時,妞妞的脖子被圍巾緊緊勒住,還被拖行了一段距離。

如果您不可避免的選擇電動自行車出行,應注意以下兩點:

【車上請勿加裝擋風被】加裝擋風被後,車主在緊急剎車時,雙腳無法及時抽離出來緊急撐地,甚至有可能被擋風被絆住,容易摔倒。

【車前的踏板處請勿安裝兒童座椅】這樣做的危害是,騎車中一個緊急剎車,孩子的頭部會撞到電動車的前部。有的車主將車鑰匙插在車上,車鑰匙會戳到孩子的額頭上,如果孩子再高點,很有可能會扎到眼睛。

2.小汽車

現在小寶上班的路上是越來越堵,小汽車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路過學校門口的時候,很多小汽車停放在哪裡接送孩子。根據交警的建議,小寶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幾點安全建議:

1.不要抱著孩子乘車

孩子坐得較低,頭部剛好在家長的胸部,如果發生猛烈碰撞,家長的胸部會自然向下壓,猛烈壓下孩子的頭頸,對孩子造成極大的損傷。此外,當汽車在每小時40公里速度行駛時突然緊急剎車,在慣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嬰兒會變成110公斤。因此,家長根本無力保護懷中的孩子。

2.不要讓孩子自己上下車

小朋友力氣小,車門開啟時如果推不到位,會造成車門微微回彈,有可能夾傷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車子開門的另一側的路況和交通情況,駕駛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清楚。因此,建議年輕的父母最好親自下車給孩子開車門、關車門。

3.不要讓孩子單獨坐在副駕駛位置

讓小孩坐在副駕駛位置是不明智的選擇。有的車具有雙氣囊,一旦發生危險氣囊迸開,擋在人與車體之間,使人免受傷害。但由於孩子上身較矮,氣囊迸開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頭頂,非但保護不了孩子,反而會造成傷害。因此,12歲以下兒童必須坐在後排。

3.不要把兒童座椅裝在前座

汽車兒童座椅應該安裝在汽車后座。現在美國各州普遍建議兒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車的後排。而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建議家長至少購買兩個不同種類的汽車安全座椅。

4.不要給小孩綁成人安全帶

一般來說,汽車座椅和安全帶是為成人設計的。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帶,如果綁得太緊,在車禍時可能造成致命的腰部擠傷或脖子臉頰的壓傷。如果綁得太松,發生車輛碰撞,兒童又可能會飛出去。

此外,有些情況對成人也許構不成傷害,但可能傷害到嬰幼兒。如放置在車前面的香水、裝飾用小寵物,如果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會向內彈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的頭部位置。

有人說,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因為這麼幾起個別事件,就引起家長們的恐慌,好像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怎麼當媽!

但是調查發現,52%的兒童意外,均發生在父母在場的情況下。

任何小概率事件,發生到每個孩子身上,每個家庭中間,就是百分百的災難!

我們不能因為只有1%的可能性,就放棄100%的努力,別讓父母在生活細節上的僥倖心理,成為孩子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希望我們看到的這些意外,即便不是第一次發生,也可以是最後一次出現!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平安的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南兒童醫學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吃一口會死!小心美麗的觀賞植物成為殺害你孩子的罪魁禍首!

TAG:西南兒童醫學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