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稱應努力尋找外星病毒並提議成立宇宙病毒學

科學家稱應努力尋找外星病毒並提議成立宇宙病毒學

圖為藝術家描繪的TRAPPIST-1f地表概念圖。這是TRAPPIST-1行星系中的一顆類地行星。

普遍觀點認為,我們在其它行星、月球或天體上首次發現的外星生命將會是某種微生物。但幾乎從未有人認為我們能發現外星病毒。這其實挺奇怪的,因為病毒在地球上可謂大行其道、無處不在。一項新研究試圖糾正這一疏忽,並提議成立一門叫做「宇宙病毒學」(astrovirology)的新學科。

地球上的病毒數量龐大,且早在生命起源時期便已有跡可循。地球上病毒的數量比任何細胞生物都要多,最高多達細胞生物的10至100倍,因此認為其它星球上存在病毒是很合理的猜測。然而,科學家對這些「基因包裹」及其運作原理知之甚少,對其它天體上存在病毒的可能性甚至關注得更少。NASA發布的《2015宇宙生物學戰略》(2015 Astrobiology Strategy)中幾乎沒有提及病毒一言半語,而主要關注外星細胞生物的研究,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肯尼斯·斯泰德曼(Kenneth Stedman)在期刊《宇宙生物學》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是一次錯失的良機,宇宙生物學家應當努力探索太空中存在大量病毒的可能性。為此,斯泰德曼提出了「宇宙病毒學」的概念,並敦促科學家研發用於探測地外病毒的方式和工具。他表示自己並非要進一步拓展宇宙生物學的囊括範圍,而是希望將病毒納入「主流」宇宙生物學的研究內容。

許多人也許不清楚病毒與其它微生物有何不同,也不明白為何要將其區分開來。就連科學家也被這些問題困擾多年。

「我們對病毒的定義很成問題。」斯泰德曼指出,「我最接受的說法是,『病毒的基因組由核酸構成,利用活細胞中的細胞器在細胞中進行複製,並能通過合成特定物質將病毒基因組轉移到其它細胞中。』」

斯泰德曼承認,這一定義「讀起來非常拗口」,所以給出了一個「說人話」的版本:「病毒能夠在細胞中合成遺傳信息,並對細胞『重新編程』,利用細胞生成更多病毒。」他將病毒稱作「信息轉移媒介」,病毒中攜帶的指令使其能夠在合適的情況下進行繁殖。他還表示,所有的病毒確實都需要宿主,「但我認為『宿主』可能是某種特殊環境,病毒需要這種環境才能複製,就像種子有了土壤和水才能發芽一樣。」

斯泰德曼對病毒和病毒複製需要的條件應當有一定了解。2012年,他發現了一類能在滾燙的酸性湖泊中生存的病毒,說明病毒在極端條件下也能生存繁衍。在這個例子中,來自兩類看似無關的病毒的DNA和RNA相互結合,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病毒基因組。可見病毒不僅能在最嚴苛的環境中生存,還能以各種方式不斷適應新環境。因此斯泰德曼認為,病毒可能在地球生物進化的重大轉折點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有大量間接證據表明,病毒的歷史極為久遠,」斯泰德曼指出,「但缺乏直接證據。所以我們一直在研究病毒通過化石留下的痕迹。」

綜上所述,宇宙中遍布病毒的猜測並非異想天開。當然,它們也許和地球上的病毒不盡相同,但也算是病毒。為推廣宇宙病毒學的理論,斯泰德曼正請求NASA和其它太空機構在從太陽系其它行星和月球(土衛二和木衛二的機會很大)收集的液體樣本中尋找病毒,以及研發在地球和火星的古代沉積物中搜尋病毒的工具,從而判斷病毒是否能在太空中存活。

「我們還需進一步改進現有工具,比如在太空飛船上安裝電子顯微鏡,或採用能夠探測到分子的顯微技術,而不僅僅是用納米級解析度的顯微鏡觀察原子。」

斯泰德曼還表示,假如真在其它太陽系天體上發現了病毒,我們也無需驚慌。他還認為病毒可能是NASA在其它行星和月球上首次發現的生命跡象。

「病毒確實名聲不佳。但如果我們在其它星球上發現了病毒,只能說明存在地外生命,不需要感到害怕。(葉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即將爆炸的超新星參宿四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