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各地經濟年報:11省份破3萬億,東北經濟回暖

2017各地經濟年報:11省份破3萬億,東北經濟回暖

繼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全國經濟運行數據後,各地方省份的經濟年報也在近日紛紛揭曉。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對各地統計局及各地兩會發布的數據進行梳理後發現,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

此外,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廣東領先優勢擴大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9879.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增幅與上年同期持平。

廣東經濟總量佔全國的份額有所擴大,2017年,廣東GDP佔全國的10.5%,比上年提高0.14個百分點。若按照2017年的平均匯率計算,這一年廣東的GDP摺合美元達到13312億。在2016年超越了全球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14位的澳大利亞後,2017年廣東有望繼續趕超第13的西班牙和第12位的俄羅斯,直逼第11位的韓國。

在人均方面,廣東人均GDP突破8萬元大關,達到81089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6倍。其中,珠三角地區的人均GDP達到12.48萬元,摺合18484美元,接近2014年非經合組織高收入國家。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轉型升級起步較早,成效也比較明顯,比如珠江西岸的裝備製造業和家電業,其智能化成效明顯;而在東岸,東莞的智能手機產業發展迅速。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三大支柱產業起到龍頭帶動作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0.1%、汽車製造業增長11.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業在華為、VIVO和OPPO三大手機生產較快的帶動下,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42.1%。

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緊隨其後,2017年江蘇GDP達8590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2%,增速高出全國0.3個百分點。這也是江蘇GDP首次突破8萬億元大關。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2722億美元,與世界第14位的澳大利亞相當。

江蘇與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相比,兩者間的絕對差有所擴大。2017年,廣東領先江蘇3978億元,絕對差擴大了511億元。這也延續了2016年來的趨勢。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廣東2008年GDP領先江蘇0.58萬億元,在其後的7年里差距逐年縮小,分別約為0.5萬億元、0.46萬億元、0.41萬億元、0.31萬億元、0.3萬億元、0.27萬億元、0.27萬億元。不過,2016年這一差距重新擴大到0.34億元,2017年在此基礎上又有所拉大距離。

多省份邁上新台階

2017年,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實現GDP 72678.1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4%。這也是山東GDP首次突破7萬億元大關,人均GDP達到72851元,增長6.5%,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0790美元。

浙江2017年GDP達51768億元,連續22年居全國第4位。這也是浙江GDP首次突破5萬億元的大關,約合7667億美元,與2016年居全球經濟總量第18位的荷蘭大體相當。

信息經濟、金融業等是近幾年浙江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力。數據顯示,浙江信息經濟核心產業總產出和金融產業總收入已連續4年超萬億元。2017年,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853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占生產總值的9.4%,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浙江這幾年主要是抓住信息經濟的新動能,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展現出了自己的新亮點。

四川和湖北這兩個中西部大省均超過了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也都實現了新突破,這兩地的經濟總量均首次跨過3萬億元大關。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

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湯匯浩表示,這是上海經濟平穩增長「自然而然」會出現的情況。湯匯浩表示,GDP突破3萬億元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也是上海經濟的新起點。但更重要的是在新起點上追求高質量的發展,提高上海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

湯匯浩表示,在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升級下,上海經濟創新動能得到進一步釋放。上海經濟新增長點繼續壯大。在工業方面,新技術、新產品和智能製造等有力推動上海技術密集型行業以創新為動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能源重化省份回暖

在增速方面,2008年以來持續多年的「西高東低」格局,逐漸演變為「南高北低」的態勢。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7年共有10個省份的經濟增速達到或超過8%,這其中,除了位居第10的陝西、位居第6的安徽屬於南北交界外,其他省份全部來自南方。

去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區域經濟專家范恆山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目前區域實質性差距還未明顯縮小。從「四大板塊」之間來看,2013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增長與其他三個板塊的分化愈加明顯。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雖快於東部地區,但增速差距也在持續縮小。從板塊內部來看,經濟增長差距也在不斷擴大,經濟增長「南快北慢」、經濟總量佔比「南升北降」特徵比較明顯。

2017年,西南地區省份的增速繼續領跑全國。統計數據顯示,增速前4名的省份均來自西南地區,貴州和西藏均超10%,雲南和重慶也都超過了9%,此外,四川以8.1%的增速位居全國第7。

其中,貴州去年GDP增速10.2%,增速高於全國3.3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位。自2011年以來,貴州GDP增速已連續7年、28個季度位居全國前3位。此外,位於長江中游地區的幾個省份表現也很不錯,江西增速達到8.9%,位居全國第5,安徽達8.5%位居第6,湖南也達到了8%。

為何長江中上游的增速最快?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全世界發展最好的地區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因為江海的水運十分便利,而水運在整體的交通運輸成本中比較便宜。同時,相比華北、西北等地,長江經濟帶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這也是近幾年產業轉移的重要落腳地。此外,長江經濟帶的產業結構更為豐富,重化工業所佔的比重沒有那麼大,原有的重工業通過市場化的轉型,也發展得不錯。

與此同時,對東北三省、內蒙古、天津和甘肅這些過去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的地區而言,經過近幾年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不少省份已經出現了明顯回暖的態勢。

2017年,遼寧實現GDP23942億元,比上年增長4.2%。相較2016年的負增長,遼寧經濟有很大的改觀,據悉,2011年以來,遼寧經濟增速單向回落的狀況發生了趨勢性改變。

黑龍江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7年全省GDP總量首次突破16000億元大關,實現16199.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4%,增幅提高0.3個百分點,為近四年來最高。

煤炭大省山西的全省GDP增速延續2016年下半年以來逐季回升的發展態勢,2017年全省實現GDP14973.5億元,GDP增量超過去五年增量總和;年度經濟增長7%,自2014年以來首次步入合理區間。

表1: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

表2: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國情咨文重點:貿易保護、萬億基建和4條移民政策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