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這裡不僅有中國侏羅紀、白堊紀丹霞地貌發育最好的景區,還有一望無際的莽莽綠原鋪山蓋嶺;不僅有我國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國內第一條旅行公路也由此誕生,83年前紅軍四渡赤水,讓這裡上演了毛澤東一生中的「得意之筆」,如今赤水河依然生生不息,飄著酒香流淌過這片光彩神奇的土地。

今天帶你看看這些紅軍曾縱情馳騁過的地方,領略藏於山水風光中的壯麗與輝煌。

1935年1月,在中央紅軍長征中,曾在貴州、四川、雲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了一場留名千古的運動戰戰役——四渡赤水。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赤水

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與變遷,如今再次走進這片炙烈的土地,已不見曾經的硝煙瀰漫,當你回身細細品味,會發現這個因紅色旅遊而揚名中外的旅遊目的地,所值得探尋的東西還有更多。

| 赤水:紅色土壤孕育的勃勃生機

除了黃果樹瀑布、黔東南鎮遠古鎮、荔波小七孔,以及近些年廣受旅行者歡迎的興義萬峰林,貴州值得挖掘的旅遊景點還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地處黔西北的赤水河谷地區。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雖說同處西南,貴州卻與四川的靈秀之美、雲南的詩意之美不同,貴州的美是充滿野性的。不論是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還是原始開闊的地理風貌,都可以讓你感受到這裡的勃勃生機。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遺產讓你忍不住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又如同「天然氧吧」一般沁潤著這裡生活的人民。

||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景區位於貴州省赤水市南部,赤水河支流風溪河上游,離赤水城區三十餘公里,是「赤水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赤水大瀑布長期藏於深閨,直到明代永樂四年,太監謝安為奉皇命為皇宮採集優質楠木來到這裡,才發現了赤水大瀑布,成為闖入聖潔之地初始風采的第一人。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赤水大瀑布

高76米,寬80米的瀑水從懸崖絕壁上傾瀉而下,似萬馬奔騰一般氣勢磅礴。在陽光照射之下,瀑布瀰漫出的水花呈現五彩繽紛的彩虹,如仙境般美不勝收。

站在瀑布下的岩石上,放肆地呼吸著乾淨的空氣,抬頭仰望瀑布從高處飛流直下,任彌散的水汽落在尖頭,彷彿置身於電影中的俠義江湖。

|| 佛光岩

有著「世界丹霞之冠」之稱的佛光岩位於貴州省赤水市元厚鎮,距離赤水城區44公里。在景區內最值得矚目的兩個景點是丹霞絕壁與五柱峰。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佛光岩

五柱峰是中國侏羅紀、白堊紀丹霞地貌發育最好、出露最齊、特色最典型的景區之一。赤水把五柱峰景區的大白岩丹霞地貌,作為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重要資源的代表性景觀之一,這就為本來讓人們神往的五柱峰顯得更加神秘。

高234米、寬666米、孤長1000餘米的環型丹霞石壁大白岩,如天書般攤開在絕壁上,在陽光的照射下,石壁如霞般鮮紅艷麗,一掛潔白的瀑布從石壁中部垂直而落,飄散的水霧如煙如縷,賦予赤壁靈動的活力。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佛光岩

兩處景點由寬敞平坦的丹霞石徑相連,行走在佛光岩景區中,四周環境古樸原始,植物群落多樣,生態系統完整,彷彿走入一個靈動的自然樂園。

|| 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距赤水市區25公里,便捷的水陸交通與完整的原始生態讓丙安成為來到赤水的旅遊者必去的目的地之一,高達92.5%的森林覆蓋率讓建於陡峭危岩之上的古鎮成為休閑旅遊者的心之所好。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丙安古鎮

丙安的建築獨具特色,依山而建的木質懸空吊腳樓,歷經百年風霜,仍然穩如磐石。丹霞地質的紅石小道和一級級紅色石階,蜿蜒曲折,四通八達的連接著寨子的每個角落。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丙安古鎮

狹長的巷道讓丙安古老、純樸的民風更顯親切、融洽,曾經為防禦而建的城門至今仍威嚴屹立,城牆上清晰可辨的垛口與城門內的雕花窗欞,記載了丙安曾經歷過的悠悠歲月,行走在這些古舊建築旁,彷彿回到了古老而悠遠的時光中。

| 習水:文化交匯的兵家必爭之地

位於貴州北部的遵義習水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也是一片歷史文化悠久的土地。經考證,一萬五千多年前,便有人類在習水繁衍生息,巴蜀文化的發展和興盛,在習水這塊土地上留下了深遠的痕迹。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河」,其中一、二、四渡都在習水境內。如今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習水依然留下了許多痕迹供後人觀瞻觸摸,遙望先人的英雄足跡。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習水

紅軍四渡赤水河留下的指揮部舊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住居的房屋,青杠坡戰鬥、梅溪河戰鬥等紅軍與川軍、黔軍殊死決戰的戰地遺址,紅軍書寫的反蔣抗日標語等長徵文化遺迹猶存,也留下了昭示後人奮發向上,排除艱險的精神財富。

|| 土城古鎮

土城古鎮位於貴州遵義習水縣,建制歷史可以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代,是一個曾因航運而興,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古鎮。土城古鎮不僅留下了紅軍馳騁的足跡,它悠久的歷史也為這裡奠定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土城古鎮

土城鎮位於赤水河古鹽道上,水陸交通方便,是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著「濱播枕永,襟合帶瀘」的美名。明代四大軍事曾在土城設施九龍屯、七寶屯、天賜屯,以及明代養馬司都是歷史的證明。

土城還是享有盛譽的釀酒中心之一,歷史上四方商賈雲集於此,形成了古鎮濃郁的商埠文化底蘊。如今,傳統街區內不僅保留了「前店後宅」的歷史格局,更有鹽號、船幫、宋代酒窖、茶旅館等一系列凸顯古鎮商埠文化的歷史遺存。

|| 三岔河崖墓石刻

在三岔河鄉以北約1公里的岩上村,有一段高3米至7米不等,長約100多米的砂質崖璧上,崖壁上留有人工開鑿的崖墓5穴。這是1700年前留下,屬東漢石室中的「冢」型。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三岔河崖墓石刻,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岔河摩崖石刻既有兩漢時墓葬刻石的特點,同時又兼有摩崖刻石的風格。據考證,崖墓原有墓門,以石封固,但因歷經1000多年的歲月,盜墓者毀門取走墓中隨葬品,這裡便成了空洞無門。

|| 二郎壩天主教堂

二郎壩天主教堂位於二郎河與桐梓河交匯處,是白牆青瓦的廟式建築。公元1902年,時任本堂業務的范若瑟用「庚子賠款」在二郎壩修建大教堂,並命名為「聖心堂」。磚木結構、大圓頂、雕花彩色玻璃窗的建築形態都讓二郎壩顯得更為多元和包容。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二郎壩天主教堂,圖片來源於網路

教堂建成後,天主教在習水、仁懷、赤水一帶得以傳播,時至今日,二郎壩天主教堂仍然每年都舉行「聖誕節」和「耶穌復活節」等宗教活動。

| 婁山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黔北險要

婁山關位於匯川區與桐梓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婁山關地勢險要,自古就有「天險」之稱。關上千峰萬仞,重巒疊峰,峭壁絕立,川黔公路從中蜿蜒盤旋而過。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婁山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毛澤東在《憶秦娥·婁山關》中所填的詞句,描繪了紅軍指戰員英勇鏖戰的壯烈情景,來到婁山關,彷彿可以遙想到當年軍號聲聲中夕陽光華赤如血,戰士們重振旗鼓向前的壯烈場景。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婁山關

婁山關風景區文物古迹眾多,既有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會址,又有統治播州700多年楊氏土司,還有毛澤東住址等各類建築遺址。

| 桐梓:四季常綠的川黔鎖鑰

桐梓縣位於貴州北部,與重慶市接壤,也是最近通車的渝貴鐵路上重要的一站。或許與重慶、貴陽相比,桐梓不算是一個太有存在感的旅遊目的地,但也由於這裡鮮為人知,讓桐梓仍然保存著淳樸原始的自然風光。

這裡曾上演長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如今依舊山水綺麗艷絕天下

桐梓

在桐梓婁山關鎮杉坪村境內,著名的婁山關腳下,1500餘畝映山紅、四季櫻花、薰衣草、向日葵爭相開放,點綴著這個「川黔鎖鑰」,趁著周末閑暇時間,駕車來到桐梓,嗅著花朵的芬芳,享受假日的休閑時光。

歷史小課堂:

四渡赤水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長征中,在貴州、四川、雲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道 的精彩文章:

99%人不知道 神秘多彩的非洲藏了一個「美人窩」

TAG:旅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