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當初為啥要研製中子彈

美國當初為啥要研製中子彈

原標題:美國當初為啥要研製中子彈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北約和華約在西德和東德對壘。當時,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的常規力量比北約強大得多,尤其是擁有44 000輛坦克的龐大坦克部隊,且主要部署於歐洲地區。一旦戰爭爆發,蘇聯軍隊有可能採取類似當年德國「閃擊戰」的作戰方式,將數倍於敵的高密度坦克集群集中於幾個主要突擊方向,實施高速度、大縱深穿插,不顧一切地向對方坦克陣地衝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西歐諸國後方的政治、經濟中心和戰略要地,北約的常規力量將無法抵擋蘇聯大規模集群坦克的進攻。英國《泰晤士報》驚呼:假如俄國人在星期天黎明發動進攻,當晚即可攻抵慕尼黑,星期一可抵巴黎,星期二可抵羅馬和馬德里,周末前到達雅典。不等美國的增援部隊從大西洋彼岸趕到,西歐早已土崩瓦解了。


華約的裝甲洪流


於是,為應對蘇聯的裝甲洪流,美國在北約歐洲國家部署了戰術原子彈,包括核炮彈、核地雷以及短程地對地導彈等。1955年,美國在北約進行的一場代號為「全權自由」的作戰演習中發現,如果在西德爆炸268枚戰術原子彈阻止蘇聯集群坦克的進攻,估計會有50萬~250萬平民死亡,350萬人受傷,放射性沾染的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這固然能遏制蘇軍的進攻,但也會殺傷北約自己的士兵和西德的居民,西歐的文化遺產也將遭受嚴重破壞。核爆炸產生的早期核輻射和剩餘核輻射還會沾染西德的國土,使得誰也不能佔領這些土地和在那裡長期居住。後來擔任西德總理的施密特說,使用戰術核武器不是在保衛西歐,而是在毀滅西歐。北約國家對使用戰術原子彈會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提出了異議,使美國對在歐洲使用戰術原子彈顧慮重重,害怕給歐洲居民區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蘇聯官方在冷戰期間一再宣稱T-72坦克不可戰勝

如果減小核武器威力,軍事效能也就相應地削弱。例如,核武器的威力從10 000噸TNT降低到1 000噸TNT時,雖然破壞半徑減小了,但軍事打擊半徑也削弱了50%。實際上,蘇軍因有重裝甲防護,在核條件下仍有較強的戰鬥力。核武器爆炸產生的光輻射、衝擊波、放射性沾染,對一定距離之外的坦克部隊傷害並不大,只有強中子流(由核輻射產生)才能穿透鋼甲。可是普通原子彈、氫彈的貫穿核輻射力卻較弱,只佔總爆炸能量的5%左右。


在此背景下,為了增強對坦克乘員的殺傷力、減少衝擊波和光輻射造成的附帶毀傷,1958年夏天,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研究員科恩首先提出「中子彈」的概念。他在調研低當量「乾淨」核武器中發現,輻射外殼厚度與武器當量的立方根成正比,當量1千噸級別的「乾淨」氫彈輻射外殼的厚度是1百萬噸級別氫彈的十分之一。1千噸的核武器可以允許超過90%的中子逃逸出去,而1百萬噸的氫彈則有90%左右的中子被吸收、散射、降低了穿透力。如果去掉氫彈的鈾-238外殼,則更多的中子將釋放出來,並且傳播到相當遠的距離,穿透防護嚴密的坦克裝甲和建築物。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空中鳥瞰


1959年5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首次將「中子彈」的概念公之於眾,該報透露,美國正在研製一種「中子『死光』彈,它用毒性輻射流殺人,而不損壞機器和建築物」。另外,這種武器的試驗偵察不出來,因為中子彈的衝擊波是「微不足道」的。

不同威力核武器爆炸時產生的各種效應的作用距離(kt為千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知識 的精彩文章:

美軍新手槍出爐,勝者是它

TAG:兵器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