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疼痛治療新辦法:精準痛點推拿

疼痛治療新辦法:精準痛點推拿

中西疼痛專家匯聚一堂肯定中醫治療疼痛解決方案

感謝媒體對疼痛疾病的關注,對醫療推拿事業的傳播。

很榮幸能參與此次疼痛疾病講座和交流。

希望以後疼痛學界能多點這類交流。

打破中西醫理論邊界,彼此擁抱,

才是疼痛患者的福音。

如果您正在大眾點評上找推拿服務,

看看媒體對此次交流的報道,

或許您的選擇會更明智。

此次交流,得到了包括國家媒體中國網、

行業媒體新浪健康、39健康,

以及地方媒體深圳新聞網的關注。

以下全文,轉自媒體。

西學中,疼痛專家匯聚一堂。

西醫臨床大咖,與中醫學科開創人的碰撞,會擦出什麼火花?近日,疼痛治療專家黃強民來到深圳,並在位於東海花園的通透堂中醫館開展了為期兩天的講座。這場為期兩天的講座,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疼痛治療專家,他們不僅想學習黃強民醫生的臨床經驗,更是對推拿治療疼痛病興趣十足,一場中西醫的碰撞在深圳悄然展開。

畢業於瑞典皇家醫學科學研究院的留歐博士黃強民已從醫30多年,現在作為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針推協會副秘書長,是臨床骨科、骨科康復和疼痛治療的專家。毫無疑問,黃強民是中國疼痛病方面的臨床專家。此次開講座,特意選在深圳最大的醫療推拿機構通透堂中醫館,似乎也在釋放著「西學中」的信號。

2017年7月,國務院就曾發文鼓勵西醫學習中醫,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等均是「西學中」的典範。

雖然在理論上,諸多西醫專家都對疼痛疾病有著深刻的認識,但在實際的解決方案上,仍有許多疑難雜症讓專家們苦惱不已。有院長直言:目前醫院堆積了大量疼痛疾病患者,患者很痛苦,但他們的確沒有非常好的解決辦法。甚至有些患者,傳統手術雖緩解了他們暫時的疼痛,但留下的後遺症比疼痛本身還棘手。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整個中國的西醫疼痛學界,開始出現向中醫尋找治療方案的聲音。

新知:中醫經絡線、西醫肌筋膜線基本重合!

2016年,西醫著名專家Tomas W.Myers在著作《解剖列車》中提到,「起初我們刻意忽略與東方醫學中的經絡及其他類似的經線比較,目的是強調這些連接線的解剖基礎。然而在最近的研究背景下,我們無法忽略這兩者之間密切的關係」,「所有的研究均是針對相同的人體,只是從兩條不同的線路攀登,接近頂峰時,我們發現走到了一起」,「Dorsher博士的插圖顯示,前表線、後表線及體側線的肌筋膜經線分別與胃經、膀胱經、膽經的能量線高度重合」。

事實上,中醫的經絡線與西醫的肌筋膜線大致重合,在學界已然不算新聞,隨著時代的發展,西醫學界對此的態度也在逐漸轉變。西醫出身的黃強民及時捕捉到這一訊息,嘗試運用中醫手法治療疼痛,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臨床上,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越來越多的西醫專家對此躍躍欲試,於是便有了這次講座。

疼痛治療新辦法:精準痛點推拿

而在此次講座的舉辦地,疼痛專家們發現,通透堂中醫館院長尹成元提出的「精準痛點推拿」在治療疼痛病方面,已有20餘年的成功實踐,這讓西醫專家們感到驚奇、欣喜和期待。據尹成元院長介紹,通過精準痛點推拿治療疼痛病他已有超過10萬的成功案例,包括胃痛這類內科疾病。在臨床上,尹院長以療效為導向,把中醫穴位與西醫解剖學結合起來,得出了全新的治療疼痛的「痛點」。這為眾多醫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被在場的專家們點評為「中西結合新推拿」。

尹院長表示: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不應拘泥於東西方某一套理論,要倡導實效中醫,要做醫療推拿的踐行者。在尹院長看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醫推拿現在更多的是以一種「休閑推拿」的方式展現在國人面前,而事實上,中醫推拿是傳統中醫六大治療方法(針灸、湯藥、刮痧、拔罐、推拿和引導)之一,是可以治病的,而不只是放鬆的方式。要治療好疼痛疾病,中醫推拿一方面要繼承好傳統中醫理論,深刻理解《黃帝內經》所講的「不通則痛」,堅持做通做透,並形成做通做透的標準,另一方面,也應創新思考,大膽擁抱西醫理論和研究成果,只有這樣,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才不會被自己的原有經驗所束縛,整個疼痛治療學界,才能真正群策群力,不斷給患者帶來福音。尹院長的觀念,得到了在場疼痛專家們的熱烈掌聲,並有專家表示「沒想到深圳在治療疼痛方面已經取得了如此成果。

背景資料:

1995年,美國疼痛學會主席 James Campbell提出將疼痛列為第五大生命體征;2000年,美國第106次國會把2000-2010年定為「疼痛控制與研究的十年」;2001年亞太地區疼痛論壇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 2002年第 10屆 IASP大會與會專家達成共識——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國際疼痛學會從200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1日定為「全球征服疼痛日」。醫學界認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而今,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確定為繼血壓、呼吸、脈搏、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征」,對疼痛的研究越來越被重視。需要強調的是,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不僅僅在於疼痛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慢性疼痛中,長期的疼痛刺激可以促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理性重構,使疼痛疾病的進展愈加難以控制。而及早控制疼痛,至少可以延緩這一過程的發展。另一方面,對於患者而言,慢性疼痛也不僅僅是一種痛苦的感覺體驗。調查研究顯示,慢性疼痛可以嚴重影響軀體和社會功能,使患者無法參與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動。

以下是交流期間合影。

我們是一群沒有志向成為好攝影師的醫務人員,

所以照片水準大家不要介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