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發燒,千萬別用無知的行為來傷害,多數家長都犯過錯

孩子發燒,千萬別用無知的行為來傷害,多數家長都犯過錯

GIF

來源丨網路

孩子發燒是常事,且不一定是壞事,發燒是人體受到感染、應激等之後的一種正常的保護性反應。

至於高燒燒壞腦袋也是非科學說法,發燒不是病是一種癥狀。

-1-

不必急於用藥就醫

你曾經有沒有經歷過,只要是額頭或身體一燙便被大人定義為發燒。在育兒知識缺乏、抗生素泛濫的年代,打針吊瓶成了發燒的標配。而如今呢?

一位寶媽留言:

她女兒出生後的第8個月孩子第一次發燒。

當天就把孩子送進了縣裡的大醫院,當晚發燒到39度,一家人是急得團團轉。

最後公公發話必需給寶寶掛點滴。

在他們的觀念里,燒退的越快,越是特效藥。

對於她自己因為當時育兒知識儲備不夠,長輩都是過來人,再加上懷裡的小人兒眯著眼頂著通紅的臉頰,她自己心裡也沒底。

掛完點滴,孩子的燒實蹭蹭蹭地下去了。

只是後續的6年中,孩子非常容易發燒感冒,肺炎霧化不間斷。

直到孩子上了小學,抵抗力才有所增強。

我不能一口咬定她孩子免疫力比普通人低是那次掛點滴的原因,但我覺得之後當她的孩子小病再來襲的時候,這位寶媽依舊以她公公的一次性退燒手段為治病標準。

這種一味求快,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只會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如果當時醫生有跟她家人說:

孩子是病毒性發燒,是好事,有助孩子對抗感染。只要讓他多休息多喝水,病慢慢會好的。開點低端退燒藥,等病情有變化了再來醫院。

家人會聽取醫生的建議嗎?

人家可是心急火燎的坐車來到了醫院,排長龍隊伍才把孩子送到了醫生面前,幾句話就打發走了,不開點重葯,扎個針怎麼對的起我掛的號。

我說還真沒必要把發燒當回事,而且醫院多是病患者,幼兒免疫力相對較弱,更是加大交叉感染其它疾病的風險。

-2-

何時用藥

孩子在發熱時,如果體溫不高於 38.5℃(口腔溫度),精神十足,可以在家裡觀察,適當給孩子多喝溫水,減少衣物散熱,如有其它併發症或是孩子感到不適可對孩子進行降溫處理,我一直選擇的是退熱冰貼。

2016 年版《中國 0 至 5 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指出:肛溫 ≥ 39.0℃ (口溫 38.5℃,腋溫 38.2℃),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兒童,推薦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

我們常用的泰諾林就是屬於對乙醯氨基酚一種,美林對應的是布洛芬,無論用哪種,請務必根據孩子的體重年齡服用相對應的劑量。

湯圓兩歲之前發燒,我只給她用過泰諾林。美林退燒勁比較大,孩子流汗會多一些,父母要記得給孩子多補水。

根據各種指南及最新的專用教材 《尼爾森兒科學第 19 版》均不鼓勵以溫水(冷水、酒精)進行的物理擦拭降溫。主要原因為會增加患者的不適,同時並沒有有力證據可以改善降溫效果。

孩子發燒,退熱治療的首要目標是讓孩子儘可能的舒適,有時候體溫比平常高,也不能代表就是生病發燒。

-3-

何時就醫

以下這些情況建議去醫院:

1. 年齡小於 3 個月的嬰兒,即便看起來精神很好,也應該去醫院看醫生。

2. 在 3~36 個月的孩子發熱時,精神不佳,暴躁脾氣大,又特別粘人,或是不吃食物的情況,還有看起精神還不錯,或是發燒超過三天,或是發高燒39 ℃都需要去醫院。(根據自身情況,湯圓發燒都是在家自行解決,包括1歲時得幼兒急疹。)

3. 當孩子出現這些癥狀時,不論年齡多大都要及時就診:

耳溫、額溫超過 39.5℃、腋溫超過 38.9℃、抽搐且失去意識、反覆發熱。

本來有心臟疾病、免疫系統疾病、鐮狀細胞貧血等疾病的寶寶,出現發熱。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會碰到很多問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亦會聽到多個解決方法的聲音。堅持自己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的,不是公婆和七大姑八大姨的。

養育孩子的同時,也成長了自己。

-END-

「留言區互動」

嗨,寶媽。在育兒教育上有什麼問題,歡迎後台給湯圓媽發消息交流哦。也可以在後台分享你的育兒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氣質范范范 的精彩文章:

年度關鍵字「窮」,你最窮的時候是怎麼過來的?

TAG:氣質范范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