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都是換教練,上港變弱了?權健變強了?

都是換教練,上港變弱了?權健變強了?

昨天(30日)進行的兩場亞冠附加賽中,兩支中超球隊:天津權健和上海上港都各自擊敗來訪的對手,雙雙挺入2018賽季亞冠聯賽的正賽。

亞冠附加賽復盤

文|體壇周報記者 馬德興

在昨晚結束的亞冠附加賽中,主場作戰的上海上港隊憑藉著于海的一粒進球,以1比0擊敗了泰國清萊聯隊,順利晉級亞冠聯賽小組正賽。

從結果上來說,上港隊是贏了、順利地實現了賽季的目標。但從技戰術角度,在換帥之後,上港隊的433新戰術體系似乎未能見到成效。至少在本場比賽中,威力未能體現出來。從這一層意義上說,上港隊依然需要更進一步加強磨合。

儘管上港隊在上賽季足協杯決賽中未能如願奪冠,不得不再一次去征戰附加賽、以確保小組正賽資格。

但是,賽前幾乎沒有人懷疑上港隊會遇到波折,因為對手還是泰國的球隊,雖然此番是清萊聯隊,可因為前兩個賽季中,上港隊在附加賽中都是3比0大勝泰國對手,因此,本場比賽開賽之前,外界都相信上港隊將會再一次以大勝收場。

可現實的情況是:儘管上港隊取勝如願晉級了,可隊伍在進攻端的威力似乎已經沒有了前兩年的功效。這在上半時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本場比賽的上半時以0比0收場,就已經預示著上港隊在下半時將遭遇到對方更加頑強的抵抗。而最終的結果也佐證了這一點。

不止於此,清萊聯隊的幾次反擊相當有威脅,甚至有機會領先、追平。當然,在最後階段,因為對手體能下降,上港隊連續獲得了擴大比分的機會。

本場比賽中,最大的看點並不是上港隊能否取勝晉級,而是在更換了主教練之後,球隊的整體戰術將如何安排?胡爾克、奧斯卡以及埃爾克森三名外援的位置如何擺放、以便發揮最大功效。

比較出人意料的是,在博阿斯麾下不受重用的于海出現在了左後衛的位置上。作為一名國家隊前隊員,于海加盟上港隊之後,已經從最前面打到最後面:埃爾克森時代被放倒防守型中場的位置上;博阿斯時代偶爾使用,也是出現在同樣的防守型中場位置上。當然,埃爾克森安排的是「4231」陣型中「2」的位置上之一;博阿斯則是「433」陣型中中間「3」的位置之一。

而到了佩雷拉時代,于海索性被安排到了邊後衛位置上。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現代足球中,傳統的「邊鋒」已經不復存在,四後衛中的「邊後衛」某種程度上就是扮演著「邊鋒」的角色。于海以前司職過左邊的攻擊型位置,此番撤回到邊後衛的位置上,也是比較合理的。而且,邊後衛助攻前插,其隱蔽性也更強。本場比賽中,于海的表現已經佐證了這一點。

儘管在N多人看來,上港隊本場比賽中依然像是「433」,但實際上更像是「442」,胡爾克的位置更像是一名邊前衛,而不像是一名邊鋒。由守轉攻時,上港隊更像是「244」,即兩個邊路四名球員的位置前頂;由攻轉守時,胡爾克的位置則是442隊形中回到禁區前沿位置,退守很深。

鋒線上,呂文君和武磊扮演雙前鋒角色。當然,在實際比賽中,也可以注意到一點,兩個邊路後插上比較積極,於海上前與奧斯卡在左路常有配合;右路的王燊超和胡爾克之間也有配合,而呂文君則不時地拉到右邊路與隊友配合。除此之外,奧斯卡和胡爾克也是由外向內切,進攻中不斷去創造機會。

但是,這樣的戰術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是因為畢竟這是新賽季球隊的第一場比賽,在新的技戰術指導思想下,球員需要一個熟悉、適應的過程。其次,由於過去一段時間球員處於準備期中,這是新賽季第一場比賽,狀態肯定不在最佳。這從武磊、替補出場的埃爾克森包括胡爾克等錯失機會中就可以看出。

但是,最主要的是,胡爾克拉到邊路之後,顯然威力大減,甚至連上賽季的一半都未能達到。因為如今的位置讓胡爾克遠離了禁區,威力自然減小。其次,作為雙前鋒,呂文君和武磊已經很久沒有在雙前鋒位置上搭配過,需要重新尋找感覺。

現在更為突出的問題是:上港隊在博阿斯時代,中場缺少一個進攻串聯者。因而艾哈邁多夫的位置更多地是向前,負責進攻的串聯。但是,由於現在上港隊的兩個邊同時上,變成「244」,於是,兩個中前衛蔡慧康和艾哈邁多夫就不可能再有人往上,否則後防隨時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所以,上港隊的中場組織依然出現了很多問題,而在艾哈邁多夫受傷下場之後,上港隊更是放棄了中場,後場與前場直接「接頭」,進攻威力進一步下降。

上賽季中,浦和對付上港的辦法已經普遍為各隊採用。在這種情況下,上港隊如何破局?值得關注。當然,畢竟這是新賽季第一場比賽,很多東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儘管天津權健在亞冠附加賽第三輪比賽中以2比0順利地拿下了對手,但必須要說的是,新賽季的第一場比賽權健隊並未表現出最佳水準,而且新帥保羅·索薩在技戰術方面的變化,也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磨練。

眾所周知,卡納瓦羅麾下的權健是在穩守基礎上的反擊,充分發揮幾名攻擊型外援在中前場的作用。索薩接手之後,外界一直在觀察著球隊的技戰術變化,而索薩從上任伊始就表示,他理想中的權健隊將是一支以傳控為主要打法的隊伍。

不過,或許就是因為新賽季第一場比賽的緣故,再加上本場比賽是一場不容有任何閃失的比賽,所以,這場比賽並未顯現出真正的權健隊。

比賽開始之後,權健並不像上賽季那樣採用「4231」的陣型,而更像是一個「442」陣型,27號莫德斯特和10號帕托司職雙前鋒,只不過在比賽中,帕托的位置不斷回撤。隊形的改變,球員的位置職責和要求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

譬如說,兩個邊路球員38號孫可和39號王永珀不再像過去那樣是斜線內切,因為在過去只有一個中鋒的情況下需要兩側球員後插上支持,本場比賽中則更多地是在邊路活動。

而且,由於中場安排中,兩名中前衛維特塞爾和趙旭日中有一人不斷前插,只留下一個人在防守,孫可和王永珀又需要「內收」、協助留守的那名中前衛加強防守。

在這樣的戰術體系下,權健隊進攻的方式自然也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兩側的球少了,直線的球多了,莫德斯特也更多地陷入了越位之中。實際上,權健隊的第二個進球就是一個典型。

當時,菲律賓穀神星隊門將大腳開球後,維特塞爾中場搶得球後直接一個前傳、帕托頭槌擺渡,後插上的莫德斯特利用自己的速度突破後形成單刀,將比分改寫為2比0,從而令比賽徹底失去懸念。

這個進球,或許也將是權健新賽季中的一個特點。

由於這是權健新賽季中的第一場正式比賽,無論是比賽狀態還是身體狀態,球員們都還沒有達到最佳狀態,所以,權健球員在比賽中表現出傳接球慢、攻守轉換慢。在上半時利用角球破門之前,權健幾乎就沒有創造出什麼有威脅的進攻機會。

而且,打破場上僵局的,還是靠著莫德斯特的身高優勢。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過去中國球隊對付東南亞球隊的一大法寶,就是充分利用身高優勢。在這場比賽中,雖然菲律賓球會中有很多歸化球員,可身材普遍處於劣勢。在這種情況下,充分利用空中優勢、在進攻中利用好頭槌優勢,顯然應該是一個選擇方式。

可是,由於如今到處在強調「傳控」,用頭槌似乎被認為是很「丟人」的事情。於是,這些年來,我們反而把過去對付東南亞球會的「法寶」完全丟掉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當然,這已經是一個題外話了。

不管如何,現在的權健隊正處於轉型之中。對這樣的球隊來說,勝利無疑是最好的「興奮劑」。只有在不斷的勝利之中,球員才能更進一步信任教練、堅決執行教練的戰術,球隊也才有可能完成轉型。

在順利闖入正賽之後,更為強大的對手在等待著權健隊,拿下穀神星隊,僅僅只是權健新賽季萬里長征中的第一步。

編輯|關偉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