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名震天下的四大戰神遺言:白起悲哀、項羽絕望、冉閔悲壯!

史上名震天下的四大戰神遺言:白起悲哀、項羽絕望、冉閔悲壯!

華夏五千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閃爍著無數能力出眾的武將。他們率兵征戰沙場,智謀過人,以少勝多,在戰場上攻必克、戰必勝,勇冠三軍,橫掃天下;他們為王朝建功立業。在筆者看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用兵如神,百戰不殆」就是對這些戰神最好的肯定。

想要被稱之為戰神,自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武功蓋世、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2)、威名遠播、使得敵人聽聞名號便聞風喪膽;

(3)、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個牛逼的戰神不光靠的是力氣,還得靠智謀。

一、殺神——白起

戰神事迹:白起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著名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從小兵干起,直到軍事統帥,白起一生久經戰陣,他平生大小70餘戰,未嘗一敗。他就是為了戰爭而生的,不論是野戰還是攻堅戰,他都從未失敗過。一生略城百座,斬殺百萬人,最著名的便是長平之戰,共殲滅趙軍45萬人。伊闕之戰,白起率兵圍殲韓魏二十四萬萬聯軍,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前後加起來總計斬殺敵兵一百餘萬。可以說,殺神之名當之無愧。

戰神之死:長平之戰後,白起主張趁勢滅了趙國,但秦王卻被說客的言語下下令停止攻趙。之後,秦王滅趙,先是派大將王陵攻趙,但久攻不下還傷亡慘重。後派白起去挂帥,但白起自稱重病無法出戰。於是,秦王遷怒於白起,派使者以「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的理由,命其自刎以謝天下。

戰神遺言:「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二、西楚霸王——項羽

戰神事迹:項羽,楚國下相人。秦末起義軍領袖,隨項梁發動會稽起義。其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武力超群。在其叔父項梁戰死後,他率楚軍渡河救趙王歇。巨鹿一戰,項羽破釜沉舟率楚軍斬殺蘇角,並大敗王離率領的秦軍主力。另一路秦軍主帥章邯不敵敗走。經此一戰後,秦朝統治迅速瓦解。項羽戰績輝煌,生平80餘次戰鬥,所有碰到項羽的武將都是一合之將,基本上都是一回合被挑於馬下。

戰神之死:秦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漢王劉邦撕毀協議,突然率軍攻佔關中,項羽怒其小人行徑,引兵討伐劉邦。自此,楚漢爭霸拉開帷幕,經過四年的戰爭,因項羽沒有有固定的後方補給,在糧草殆盡後,被劉邦所敗。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戰神遺言:《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戰神評價:古人言「王不過霸,將不過李」,這裡的「霸王」一詞,專指項羽。另外,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三、武悼天王——冉閔

冉閔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年幼時就果斷敏銳。在其成年後,冉閔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冉閔是十六國時期稱冉閔大帝,國號大魏,死後被追謚為武悼天王。他雖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權,卻只在位短短兩年。冉閔大帝如曇花一現般,只盛極一時,很快便消失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縱觀冉閔一生,勇武善戰,可圈可點。

戰神之死:公元352年,冉閔帶領1萬人馬去搶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包圍,冉閔兵敗後被殺。

戰神遺言:「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 !」

四、武聖——關羽

戰神事迹:三國時期,是群雄並起的時代,那個時候,湧現出許多名震天下的武將,其中要數關羽的影響力最為深遠。他留名千古,被漢獻帝封為「漢壽亭侯」。他一個回合斬殺顏良、文丑,解曹操白馬之圍。後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追隨劉備南征北戰,在其數十年的征伐中,名垂青史的事迹數不勝數。建安二十四年出兵圍襄樊,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嚇得曹操想遷都。

戰神之死:在關羽兵伐曹魏,在樊城和徐晃對峙的時候,東吳孫權背信棄義,派兵偷襲了關羽後方,使得關羽大敗。奪回荊州的孫權還不肯罷休,在麥城擒拿關羽後,將其斬首。

戰神遺言:「碧眼小兒,紫髯鼠輩!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耶!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歷史地位:關羽因為忠肝義膽為世人所稱頌,將中華的禮儀和情義體現的淋漓盡致,被後世稱之為武聖,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米蟲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小米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