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真的只用了大腦的10%?

我們真的只用了大腦的10%?

斯嘉麗·約翰遜和摩根·弗里曼曾主演過一部叫《露西》的電影。電影基於一個前提展開:人類只使用了大腦的10%。通過一種新的認知增強藥物,女主角露西擁有了強大的精神能力和身體能力,包括心靈感應、時間旅行和瞬間接收信息的能力。看上去很激動人心,如果我們能解開大腦那「未使用的」90%的奧秘,那我們也能成為擁有超級力量的天才!然而,這個前提本身就是錯誤的,「人類只使用了大腦的10%」並無科學根據,僅僅是一種傳言。

追根溯源

這一傳言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神經外科醫生卡爾·拉什利(Karl Lashley)做過一個實驗,他移除了老鼠大腦的部分區域,這些老鼠經過特殊訓練,能夠在迷宮中保持良好的方向感。他發現老鼠大腦皮層區域受損時,仍然能夠正確地執行任務,並且沒有異常表現。但隨著損傷面積的擴大,老鼠的任務完成度也越來越差。然而,這些缺陷可以通過額外的迷宮訓練來恢復。

拉什利提出了「等位性」的原則,即大腦的不同區域可以執行相同的功能。他還增加了「聯合行動」原則,即在許多類型的學習中,大腦都是作為一個整體來運作的。

GIF

大腦的功能和功能障礙

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大腦並非是一個統一的結構。一個小小的中風可能就是致命性的。根據損壞區域的不同,大腦的不同功能將受到損壞。例如,運動皮層損傷可能導致身體一側癱瘓,前額葉一個小區域的損傷可能會導致失語。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功能會由於可塑性而有所恢復,但對能夠修復區域的替代區來說,幾乎不可能達到100%的恢復。

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綜合症)針對的是不同的大腦區域。阿爾茨海默氏疾病的記憶缺陷是由於海馬體的退化,黑質中多巴胺神經元的喪失會引起帕金森綜合症的運動功能障礙。這些疾病無法恢復,因為這種損傷並不具備修復機制。

所以我們現在明白,有的大腦區域單獨運作,有的卻是共同運作,所以我們才能夠協調複雜的任務。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既可以使用大腦的10%也可以使用大腦的100%,這取決於我們在做什麼。

所以,即使是像買一杯咖啡一樣簡單的事情,也必須通過高認知或執行功能來決定我們想要什麼,通過語言來表達我們的選擇,通過高級的認知過程來計算成本,以及通過精細的運動技能來付錢。所以許多單獨的大腦區域必須協同工作才能協調行為。小區域的損傷可能會導致功能網路的大規模中斷。

飢餓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比實驗中老鼠的大腦複雜得多。人腦的平均質量只佔體重的2%,但卻消耗20%的能量。大腦執行認知功能時,小腦控制運動協調,腦幹維持必要的無意識功能,如呼吸。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大腦相對較大,能量消耗也較大,而這一進化其實是為了滿足我們自身的需要。

大腦消耗的能量大部分用於神經元的互相交流,這種交流通過電神經衝動實現。這就形成了一個控制網路,能夠連接功能不同的區域。如果我們真的只用了大腦的10%,那麼大量的能量將用於供應並不運作的90%的區域,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我們對大腦運作的了解可能還不到10%

神經科學家仍在努力探究大腦是如何運作的。目前,研究的主要焦點是不同類型的細胞在大腦中的作用。在大腦中只有10%的細胞是神經元,另外的90%是神經膠質細胞,也叫星形膠質細胞。這些細胞對於神經元的連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可能在功能上更重要,特別是在記憶的形成過程中。

科學家們仍在努力探尋大腦的奧秘,比如說,到底是大腦的哪些區域相互作用產生了意識,我們的大腦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控制複雜行為的。

參考:

https://theconversation.com/do-we-really-only-use-10-of-our-brain-30045

Source: Amy Reichelt, Research Fellow, UNS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青少年的大腦如此脆弱?(二)

TAG: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