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耗費了一生精力得到的帝位,卻在短短42天內付之東流?

李自成耗費了一生精力得到的帝位,卻在短短42天內付之東流?

李自成在稱帝前付出了多少艱辛?成功稱帝後又為何在短短的四十二天內失去了一切呢?

李自成,原名鴻基,是明末清初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小時候生活十分艱苦,十幾歲母親去世又相繼喪父,曾被送到廟中當和尚並給地主牧羊度日。

二十多歲時,因欠債還不起錢被告到衙門,險些被處死,幸虧親友將她救出,之後他將債主殺死,接著他的妻子和別人通姦,他又殺了她的妻子,因此身上背了兩條人命。官府對此不能不聞不問,因此李自成和侄子逃到甘肅投軍。

當時軍中的參將叫王國,李自成不久就被王國提拔為軍中的把總。崇禎二年,李自成所在的軍隊向京師進發,因王國扣餉不發,兵民將其殺死,發生了兵變。

李自成之後多次轉投其他起義軍,最後在崇禎六年投靠了他的舅父闖王高迎祥。之後他在軍中多次獻計,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方略,因此在軍中獲得了不少的威望。

崇禎九年,高迎祥兵敗被殺,高迎祥舊部投靠李自成,並擁其為「闖王」。隨後兩年內他在潼關兵敗,帶著殘部躲到商洛山中。崇禎十一年,為貫徹「安內方可攘外」的策略,明軍主要將領被調回防範清軍,李自成得以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崇禎十二年李自成東山再起,崇禎十三年,李自成率軍入河南,當時正趕上饑荒,李自成軍隊收留難民並開倉賑糧,獲得百姓支持。民間因此流傳著「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

不久,李自成的軍隊不斷壯大,在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稱「新順王」。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同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推翻了明朝,史稱甲申之變。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後很快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從宮中不斷搜刮金銀財寶,封宮女竇美儀為妃,他的手下也驕奢淫逸,四處抄家,京城人心惶惶。而此時國家內憂外患,朱由崧在江南建南明,吳三桂駐軍山海關,清軍在關外虎視眈眈。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征山海關,與吳三桂決戰,吳三桂兵敗,投降於清軍多爾袞。吳三桂與清軍聯手,擊敗了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逃回北京。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再次在北京稱帝,次日便逃往西安,臨行前火燒了紫禁城。期間,大順軍節節敗退,很多將領又重新歸順了南明或清朝,李自成又聽信讒言,殺了替他出謀劃策的李岩,軍隊士氣大減,人心惶惶。五月,李自成被地方武裝殺死,大順徹底失敗。

李自成用了一生時間起兵,推翻了明王朝,卻因為他的驕傲自滿,目光短淺,將這一切在四十二天的時間裡付之東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