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官要學曾國藩,他一生勤儉,到死沒留下任何遺產

當官要學曾國藩,他一生勤儉,到死沒留下任何遺產

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經商要學胡雪岩,當官要學曾國藩」。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們到底要學習曾國藩的什麼。

做為晚清的第一名臣,他的成就不用多說,大家也都知道。滅了太平天國,對大清王朝有再造之功,雖然功高蓋主,但最終能落得善終。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

曾國藩為什麼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呢?我們從他具體的人生經歷來分析。

曾國藩第一次出山是在為母親守孝的期間,當時太平天國崛起,他奉旨在湖南老家組織團練。

當時的曾國藩躊躇滿志,跟很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一樣,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對別人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結果怎麼樣?曾國藩跟當地的綠營軍鬧不成,湖南巡撫駱秉章也不停地給他小鞋穿。這讓他什麼事都幹不成。

後來曾國藩又到了江西,結果還是一樣。江西巡撫陳啟邁也是處處為難他。他就向皇帝告狀,好不容易把陳啟邁告倒了。接班的是一個叫文俊的,同樣是不給他軍費糧餉,而且誰敢幫助曾國藩,文俊就給誰難看。

這就是曾國藩最初的境遇,誰也不跟他合作。

這個時候曾國藩的父親去世了,曾國藩又要回家守孝,這時咸豐皇帝就挽留他。

曾國藩一看皇帝挽留,就趕緊提條件,他為了不再受制於人,就向皇帝要督撫大權。

結果咸豐皇帝沒答應,還對曾國藩說:「你還是回家守制去吧。」

曾國藩回家之後,鬱悶的心情可想而知,由於鬱悶,他還患上了嚴重的失眠證。

為了擺脫這種思想上的困境,曾國藩開始修身養性,讀了很多老莊的書。

這時候的他,開始反省自己的不對了,也認識到了自己的無能。

1858年,太平天國死灰復燃,咸豐再次啟用他,曾國藩又出山了。

這回出山的曾國藩跟上一次相比,簡直就是脫胎換骨,他跟所有人打交道的方式都變了。

跟皇上,曾國藩這次沒有提任何條件,接到命令馬上起身。在跟皇上的交流中變得很順從,不再是原來那一副剛正不阿的樣子了,就算有不同意見,也不會跟以前那樣直言相拒了。

跟其他官僚,原來的曾國藩老是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指責別人,而現在他能對所有人都放下身段,變得很圓滑。

對下屬,曾國藩只要有機會就會給他們爭取封賞,軍紀也不像以前那麼嚴了,打完仗後士兵們胡作非為,曾國藩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總之,曾國藩從最開始聖賢一般的一個人,變成了現在與天下烏鴉一般黑的一個人了。

但是,曾國藩只是對別人的要求變了,他對自己的標準一直都沒有改變。曾國藩一生勤儉,到死沒留下任何遺產。

後來當曾國藩權傾朝野之時,有人給他送禮。要是他最初的性格,他肯定是斷然拒絕。但這時的他卻不會那麼做了,他會收下最不值錢的東西好給對方台階下。

這時的曾國藩真正達到了「內聖外王」的境界。他自己有崇高的道德標準,但對別人卻很寬容,他這樣做就是要讓周邊的人都願意幫助他。

講到這裡,曾國藩成功的原因也就講清楚了。那就是:不做道德的標杆,而是適應環境,用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聚集所有資源來完成自己偉大的事業。

這種包容、妥協的處事之道,正是我們工作生活中需要學習的大智慧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讀春秋 的精彩文章:

民族英雄!五胡亂華時期,此人一己之力為漢人在北方保存一方樂土

TAG:寶讀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