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攻破南京後,反而裁撤湘軍這是為什麼?

曾國藩攻破南京後,反而裁撤湘軍這是為什麼?

曾國藩攻破南京之後,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有三個選擇:一是起兵反叛清朝,問鼎中原;二是保持實力,維持現狀;三是裁撤湘軍,自剪羽翼,以明心志。最後他選擇了自剪羽翼,裁撤湘軍,以求自保,同時也留下了「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的故事。

從社會的角度上講,裁撤湘軍也是讓這些士兵能夠有個體面的歸宿,也不至於當朝廷問及太平天國下巨大財富時落下口實。

因此曾國藩裁撤湘軍勢在必行,只是裁多裁少的問題。曾國藩系的湘軍其實只有十二三萬人,其餘的並不歸其直接指揮,即便歸其直接指揮的鮑超,也遠談不上親信,並且隔膜不少。

曾國藩系湘軍的骨幹,是曾國荃圍攻金陵的五萬餘人,以及彭玉麟的一萬數千人的水師。即便是這兩支,也很難保存下來。

當時湘軍欠餉極多,難以維持,在攻破金陵前,就出現嘩變,只是很幸運能夠堅持到攻克金陵之後。在攻克金陵之前,湘軍已是暮氣已深,攻克金陵後,功成名就,名利雙收,更難期望保持戰鬥力,將士也希望裁撤。裁撤湘軍,可以減輕朝廷對其的疑慮,這點尚是其次的。

同時李鴻章的淮軍方興未艾,可以替代曾系湘軍對付捻軍等未解決的戰事,曾李關係比較密切,李鴻章淮軍在,其他派系的湘軍也並未裁撤,曾國藩的榮辱也多了一層保障。

此外湘軍水師通過曾國藩的安排,成為有固定編製的長江水師,也算有所保留。鑒於以上幾點,曾國藩裁撤湘軍是比較穩妥的,只是裁撤得有點多。只是到了清朝後期,曾國藩或許也沒有料想到堂堂的大清帝國是這樣的腐朽和軟弱,僅僅是為了保存自己的統治而做出各種喪權辱國的事情,這或許也是他在晚年對於裁撤湘軍感到後悔的原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故事匯 的精彩文章:

永樂皇帝朱棣心裡為什麼會那麼陰暗?

TAG:史學故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