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加密貨幣進軍大宗貨物貿易,首筆交易為 3 千公噸俄羅斯小麥

加密貨幣進軍大宗貨物貿易,首筆交易為 3 千公噸俄羅斯小麥

加密貨幣進軍大宗貨物貿易,首筆交易為 3 千公噸俄羅斯小麥

【Technews科技新報】雖然加密貨幣的漲勢已經不如 2017 年第 4 季那般瘋狂,但技術的應用還是漸漸開展到不同的領域,如今連大宗商品和糧食貿易都踏上了加密貨幣支付的旅途。

2017 年 12 月從俄羅斯運往土耳其的一船小麥將成為歷史上的紀錄,因為這是第一筆以比特幣結算的大宗貨物交易。根據進行這筆交易的 Prime Shipping Foundation CEO Ivan Vikulov 表示,這是該公司大宗貨物區塊鏈支付系統的測試之一。這個計劃和直布羅陀的 Quorum Capital 和航運經紀公司 Interchart LLC 合作,可以快速在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之間兌換和支付。「我們試圖要發展一種比現行支付模式更容易且迅速的跨境支付系統。」Vikulov 這麼說。

Prime Shipping Foundation 這次交易使用的貨船從俄羅斯的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出發,載運 3 千公噸的小麥到土耳其位於黑海沿岸的城市薩姆松(Samsun)。雖然運量不算大,但這一趟交易凸顯了加密貨幣在農產品交易市場上的潛力。對敘利亞等國家的國際制裁讓他們不容易獲得美元這項流通性最大的通貨,限制了他們進口食物的能力,或許加密貨幣將是這些國家購買食物的新通貨。

Prime Shipping Foundation 正在試圖取得直布羅陀的銀行許可,因為該公司認為那是監管單位對加密貨幣最友善的地方之一。比特幣價格的上下震蕩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不過 Vikulov 表示會透過對衝來規避風險。Vikulov 也透露目前正在開發自家的加密貨幣,並計劃在 2018 年年中募集資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延遲數十萬年地磁場終出現翻轉跡象,科學家警告做好防護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