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泰森進入人造肉市場,說要成為「一家蛋白質公司」

泰森進入人造肉市場,說要成為「一家蛋白質公司」

對於一家初創食品公司而言,在實驗室中成功開發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是一回事,但要把產品推向更廣大的市場,又是另一回事了。

美國最大的肉類公司泰森食品(Tyson Foods)在 1 月 29 日宣布正式進入細胞培養肉類的領域,這種通過動物細胞培養出的「人造肉」誠如一直被宣揚的那樣,有顯著優勢:使用更少的水和土地、無需飼料、減少了碳排放、不會有感染病原體的危險——以及,比傳統畜牧業更有效率。

Memphis Meats 是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用動物細胞培育牛肉與雞肉的公司,也是最受資本寵愛的人造肉初創公司之一,去年八月 Memphis Meats 拿到了新一筆 A 輪 1700 萬美元融資,參與投資的包括比爾·蓋茨、維珍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食品公司嘉吉公司(Cargill)等多個機構,現在泰森食品也加入了其中。

泰森食品此前曾投資過用植物做「肉」的創業公司 Beyond Meat,而 Memphis Meats 的做法則是從動物身上提取切片,找到可以自我複製的細胞,在人工環境下培育。細胞最終會變成細小的可食用肌肉組織,一條條細小的肉條再被碾壓研磨成肉餅。

據說這些完全在實驗室環境下所培植的肉類口感和真正的肉製品幾乎沒有區別,目前只有 Memphis Meats 可以做到,而 Beyond Meat 的「肉」是用豌豆蛋白、酵母提取物和椰子油所製成的,只是在味道、顏色、口感上模模擬的肉。

但成本過高,是人造肉技術目前面臨的瓶頸。過去幾年,Memphis Meats 一直在努力降低成本,並計劃用植物中提取細胞來製造人造培養液,代替昂貴的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培養基。能夠吸引到泰森食品這樣重量級的玩家入場是令人興奮的事情,按照此前的預計,2021 年 Memphis Meats的產品會正式推向市場。

泰森食品首席可持續發展官 Justin Whitmore 表示:「我們已經開始重新思考泰森了,現在我們認為自己更像一個蛋白質公司,你知道的,現在有其他形式的蛋白質需求和增長趨勢。」

事實上,與其說是「防守」,這些傳統畜牧業巨頭的反應看起來要興奮得多。同樣投資了 Memphis Meats 的嘉吉(Cargill)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年收入達 1090 億美元;今年 1 月份,歐洲第三大家禽生產商 PHW 集團宣布與以色列清潔肉類公司SuperMeat 合作。

「人造肉」目前的市場和需求還遠談不上規模,但在傳統巨頭進場後,一切可能會比想像來得快許多。

題圖來源:qz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巴巴發布冬奧會廣告,非常中國式抒情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