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天安門城樓上的巨幅標語到底是誰寫的?

天安門城樓上的巨幅標語到底是誰寫的?

上面這幅圖中毛主席像兩側的巨幅標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但是誰寫的呢?恐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

天安門城樓上的這兩條巨幅標語採用莊嚴、大方的宋體美術字書寫,每個字足有2米見方。其所處地位之顯要,保存時間之長久,並且被認為是宋體美術字書法的典範,這都是當初的書寫者始料不及的。

這兩條巨幅標語的書寫者就是鍾靈。

鍾靈(1921-2007),字毓秀,別名金雨,當代著名書法家、美術家、電影家、漫畫家,中國人民政協會徽和我國國徽設計者之一。

鍾靈17歲時到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學習,畢業後留在陝甘寧邊區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在延安,鍾靈寫字漂亮幾乎是家喻戶曉,他還曾在延安各報刊發表木刻、漫畫作品,並設計了「寶塔山」郵票,這是延安寶塔山首次出現在郵票上。鍾靈還在1956年拜齊白石為師,鑽研國畫、書法,這期間設計或參與設計新中國郵票28枚。

1949年9月,為舉行中央人民政府慶祝大會,天安門廣場修葺一新。

開國大典之前,在天安門城樓書寫標語這一艱巨而光榮的任務交給了鍾靈。

當時毛主席像兩側的標語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正中懸掛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接到任務後,鍾靈憋足了勁,決心使出全部的本領。可是在寫字時,鍾靈又犯了難,天安門城樓的紅牆那麼長,標語上的每個字都要有一間小房子那麼大,這對鍾靈是個極大的挑戰。由於手頭沒有足夠大的尺子,他就一步步丈量了天安門城樓的正面寬度,經過衡量與計算才得出了每個字的大小。鍾靈曾經試過,一個筆划上躺著一個人還綽綽有餘。

很快第二個問題也接踵而至:兩條標語的字數不一樣多,一條9字,一條8個,怎樣才能顯得對稱呢?這叫鍾靈大傷腦筋。

在實際步測中,鍾靈發現天安門九間門樓寬窄並不等同的,門樓的中間部分大,四六間稍寬,三七、二八、一九間依次遞減。但在人們的視覺中卻感到是對稱的。可見五百多年前的城樓設計者巧妙地運用了視錯覺原理。天安門涉及的智慧之光,也啟迪了鍾靈的心靈——兩條標語字距也可以利用視錯覺原理進行安排。

鍾靈第一次寫這麼大的美術字,他高度嚴謹而認真,整整寫了兩天。1949年9月底,兩條巨幅標語赫然懸掛於天安門城樓上。

1950年國慶節,這兩幅繁體字標語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後來,為推廣簡化字,標語又被重新書寫了一遍。這次以後,這兩條巨幅標語幾十年來一直再沒有改動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六屆蘭亭獎作品最新公布
啟功:練字,我說些良心話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