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代手藝傳承!一口嘎嘣脆兒的新年糖,找回小時候的年味!

4代手藝傳承!一口嘎嘣脆兒的新年糖,找回小時候的年味!

記憶中,小時候的春節,年味總是特別濃。

包粽子、蒸扣肉、做豆腐釀、炸油堆,是家中不可缺少的過年「老四樣」。

粽子

扣肉

粽子會在年三十前包好,出鍋後用稻草繩串起,掛在廊前的竹竿上;大年三十兒的早晨蒸扣肉,一定要用上好的五花肉和自家種的檳榔芋;

豆腐釀往往是午後十分才開始做的,出鍋後剛好趕上年夜飯上桌;年夜飯過後,一家人吃飽喝足,無所事事,就開始架起大鐵鍋,燒旺柴火,炸起油堆來……

年貨是早早就買好了的,放在家中的米缸里,白芝麻糖、黑芝麻糖、花生糖、蘭花根;小時候的年貨還是傳統的樣式,不似現在這般有專門的新年糖、酥心糖、棉花糖等等。

人總是這樣,越是長大,味蕾就越是想念小時候單純的味道比如小時候的新年糖——現在舌尖商城,就為你找到了。

▏4代手藝傳承,一年只賣2個月 ▏

家在來賓忻城的韋姐,是舌尖商城這次尋找到的民間手工糖傳承人。手工糖傳到她這一輩,已經是第四代了。

黑芝麻糖、白芝麻糖、花生糖、芝麻花生糖,是常見的民間手工新年糖,製作這些新年糖,一定要選擇在農村甘蔗的榨季時節才能做。

甘蔗的榨季,是指農村每年收甘蔗的時候,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去掉製作手工糖所需要的時間,往往只能賣2個月左右。

▏土法熬制手工糖,化在舌尖軟在心裡 ▏

製作手工糖的工序,複雜而繁瑣,十足考驗耐心與細緻,但畢竟「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好的手工糖」,不是嗎?

熬糖漿

新收回來的甘蔗,採用土法製成紅糖,再支起一口大鐵鍋,升起柴火,將紅糖熬成糖漿。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人工不斷的攪拌,讓紅糖充分受熱,最後要將每一鍋紅糖煮成能拉絲狀,才算大功告成。光是熬糖漿就要花費5小時。

混合

接著,再將餡料放入糖漿之中,使其混合在一起,再次攪拌。黑芝麻、白芝麻、烘乾後的花生、黑芝麻+花生,不同的鍋放入不同的餡料。

定型

待溫度降下來,微微冷卻後,用特製的圓筒,使其定型,將餡料凝固在糖漿之中。定型的時間視當時的天氣而定,一般不需要太長。

定型後的手工糖已初見形狀,這時候要用特製的刀具,切成條狀,方便裝袋、進食。

▏吃了手工糖,才有年味兒呢 ▏

舌尖商城帶回來的這批民間手工新年糖,總共有5個口味,黑芝麻花生、黑芝麻、純花生、白芝麻、糖霜蘭花根。每一種都來自土法炮製,歷經繁複的工藝製作而成。

黑芝麻花生餡

黑芝麻味濃厚,花生香酥

入口時脆,轉而融化於舌尖

黑芝麻餡

純純的芝麻香,一口一塊嘎嘣脆兒

純花生餡

花生味濃香十足,越吃越上癮

白芝麻餡

芝麻的清香飄散舌尖,千迴百轉

糖霜蘭花根

脆脆甜甜,嚼勁十足

我是作者

(廣告)

圖阿康編輯 飯桃花

本文內容屬原創,嚴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舌尖上的柳州 的精彩文章:

TAG:舌尖上的柳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