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問呂布:傳說距歷史真實有多遠

十問呂布:傳說距歷史真實有多遠

講題:十問呂布:傳說距歷史真實有多遠(717期)

主講人:陳忠海(南門太守),文史學者、作家,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時間:2018年2月4日(周日)10:00

地點:陝西省圖書館二層報告廳

主辦:陝西省圖書館

主講人簡介

陳忠海,文史學者、作家,筆名「南門太守」。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觀察》雜誌專欄作家,今日頭條年度頭條號「我們愛歷史」專欄作家,知名歷史自媒體《歷史風雲錄》專欄作家。出版散文集《優雅悠揚》、詩集《有一種神秘你無法駕馭》,2009年起以「南門太守」為筆名先後出版了《曹操秘史》(三卷)、《曹操》(兩卷)、《曠世雄才劉玄德》、《生子當如孫仲謀》、《諸葛亮:蜀漢舵手的歷史真相》、《我是溫侯呂布》、《司馬懿》(兩卷)、《三國往事》、《浪花淘盡英雄》、《機關:從三國學到的智慧》、《三國全史》(兩卷)、《套牢中國:大清國亡於經濟戰》、《解套中國:民國金融戰》等,另發表有文史、財經類專欄文章千餘篇。

相關作品推薦

呂布活了三十七歲,對他的一生,褒貶各異。二十七歲出道,三十七歲被殺,歷史給他展露風華的舞台,只有十年。這是最為動蕩的十年,也是最精彩的歷史華章。很多大事,都與他有關;很多傳說,都圍繞著他進行。可惜的是,由於留下的來史料十分有限,在呂布身上,還有許多事像迷一樣無法解釋。

魯迅評論《三國演義》時,說其「狀諸葛多智而近妖」。電視劇《三國演義》更是將諸葛亮進一步藝術化。可以說,絕大多數心目中的諸葛亮不是人,而是神、是妖。《諸葛亮:蜀漢舵手的歷史真相》作者用翔實可靠的史料數據,以細緻縝密的分析考證,還原了一個更接近於歷史真實的臣子諸葛亮。

南門太守編著的《生子當如孫仲謀》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後漢書》、《晉書》、《華陽國志》、《江表傳》、《吳錄》、《吳歷》等史籍,集中了幾乎所有涉及孫權的史料,抽絲剝繭,於紛繁中理出頭緒,為您呈現最真實、最全景、最有性格的孫權一生。孫權的一生,是創業者的教科書、經營者的指南針、有志者的勵志楷模。

在三國「三雄」中,劉備的人生是最為坎坷曲折的。在曹操統一北方、孫權傲視江東之時,他年逾不惑卻仍寄人籬下、髀肉復生;在花甲之年成就帝業,卻又從人生的巔峰急劇隕落。本書以史實為基礎,詳細展現了劉備的一生。作為草根帝王的代表之一,他的優秀品質值得學習,他的人性弱點值得鑒戒。

我叫曹操。我一直是個不甘於平凡的人,也是一個不畏人言的人,我一心要為國家建功立業。我深知,這條路上註定少不了艱辛和酸楚,總有妒賢嫉能的、總有相互傾軋的、總有虛意敷衍的,但是我,我依然用赤子之心,活得壯烈、活得真實、活得透徹。要是沒有我,那些擁兵自重的人早就稱帝造反了。我活著時就有人當面罵我背後誣陷我,我死後更不知要蒙受多少不白之冤。無所謂,我不惜蒙冤、不惜被誤解,我相信終有一日,會有人替我洗刷這冤屈,還我本來真面目。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漢末英雄記》原著的精髓在於真實還原了三國時期各路英雄的生平、事件、智謀、戰爭等。南門太守從解讀漢末袁紹、董卓、呂布、曹操等英雄人物生平入手,逐步揭秘了三國中那些不為人所知的幕後真相。該書在天涯社區煮酒論史連載第三天即被推薦為精品貼,後又被「天涯聚焦」、「天涯文學」等重量級欄目推薦介紹,連載20天點擊量即突破10萬,回貼1000多條,被譽為比2010熱播電視劇《三國》鬥爭更激烈、人物更真實的三國往事。

為什麼少不讀「三國」?因為有些機關怕你知道。參透機關:打敗潛規則,闖蕩職場不挨刀!參透職場重重機關,偷學別人不想讓你知道的非常手段!參透職場重重機關,從此不再懼怕潛規則!南門太守作為為資深職場人士,用三國的智慧解析當代職場,結合自己的職場經驗,使本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參照性。

魯迅曾說,中國是一個有三國氣的民族,一直以來,受文藝作品《三國演義》、電視劇《三國》以及易中天《品三國》的影響,人們對三國所發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論,但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有沒有被誤讀誤解?南門大守耗費20多年時間遍查史籍、分析史實,親曆數十處三國古遺迹,用正史的筆觸、全史的概念,數易其稿,撰寫了皇皇巨作,為讀者講述三國的歷史真相!

這部傳記分上、下兩冊對三國中期以後的魏國名臣司馬懿進行了全景式的描寫和敘述,真實再現了三國中晚期的歷史圖景。上冊從司馬懿的青年經歷入手,描繪了青年司馬懿由年少裝病到重出曹府、從隱忍低調到魏文帝託孤的官場經歷。下卷展示託孤老臣司馬懿的政治手腕,從紛繁複雜的政治博弈中揭開天下歸晉一統的歷史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熊召政有人緣、接地氣、朋友多、夠隨和
程千帆:中國人到了宋代,才在創作實踐中解決了以文字、議論、才學為詩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