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蛙不回家?它可能是去了平遠
最近
一款名叫《旅行青蛙》的手游火了
小編看到了之後心血來潮
也養了只青蛙
這隻蛙
獨自吃飯旅行
到處走走停停
無數朋友沉迷
彷彿變成留守空巢的老母親(老父親)
整天牽腸掛肚自己的小蛙
怎麼還沒回家
GIF
別擔心,你的蛙沒回家
那是因為,它來到了平遠
平遠的美食讓它hold不住
特別是年關將近
各種美食輪番上陣
你的蛙蛙當然不想回家啦
GIF
煎粄
煎粄又被稱之為炸粄,是一種油炸小吃,也是平遠人過年不可或缺的小吃。糯米粉加入白糖或者紅糖,做成扁形或圓形,油鍋炸熟。剛出鍋的煎粄,外酥里嫩,又香又甜……難怪平遠人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必備!
安哥拉 攝
黃粄
說起黃粄,這可是最富平遠特色的美食。以一年一季的禾米為原料,通過草木灰鹼水浸泡、染色、蒸煮、捶打、搓揉、制型等繁複的傳統工序製作而成。可蒸、煮、炒、煎,風味獨特、口感爽滑,還能消食健脾。
阿飯 攝
李程 攝
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歷史悠久,是客家人的傳統飲品。將糯米先用飯甑蒸熟,攤開晾涼,酒餅磨成粉末狀加入飯里攪拌後再裝入酒缸發酵,發酵好的酒還需經過火炙、陰涼、靜置。吃飯前,濃濃娘酒,配以各種腊味和雞肉鴨肉,久久不忘其中味。
八珍娘提供
八珍娘提供
鐵勺餅
鐵勺餅顧名思義,形似鐵勺。先將米磨成米漿,然後用圓鐵勺裝上米漿製成,撒上炒得香香的黃豆粒、花生米,油鍋一炸,香酥撲鼻。
安哥拉 攝
蘭花根
蘭花根形如手指,做成一寸長的條狀,也許是因為像根蘭花指,故名。入油鍋炸熟,外面裹上一層糖粉,又香又脆且耐保存,過年也少不了。
安哥拉 攝
牛耳朵
牛耳朵在平遠又被稱之為牛耳公,這種小吃的造型和牛的耳朵有幾分相似,看著十分生動。一層加白糖的麵皮和一層加紅糖的麵皮相疊,卷實,切片,形成了耳朵狀的圓片。入油鍋一炸,外表好看,口感爽脆。
安哥拉 攝
煎堆
煎堆在客家的叫法很多,如麻球、麻糍、煎圓等。圓滾滾的外形,十分惹人喜愛,過年的時候,吃上一口煎堆,讓一整年都團圓平安。
安哥拉 攝
安哥拉 攝
麻程、米程
麻程和米程,是客家人的美好記憶,它的香脆讓人難以忘懷,一口咬下去,糖的甜味、花生和米的香味回蕩在嘴裡,讓人回味無窮。
安哥拉 攝
安哥拉 攝
糖花生
這也是一款客家傳統零食,將花生烤熟取出,再放至熱鍋中與炒好的白糖一起炒勻、晾涼。將糖花生放在嘴裡含著,味蕾先感受到糖霜甜蜜,再來個花生香脆的享受。
安哥拉 攝
當然,好吃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油角子、芋丸、饊子、烏干、炸酥燒、瓜片……讓人眼花繚亂,難怪你的蛙不想回家呢~
跟著你的蛙一起來平遠
陳凌雲 攝


TAG:平遠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