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天河傳奇——青天河 白起拜良師 長平役 秦軍坑趙卒

青天河傳奇——青天河 白起拜良師 長平役 秦軍坑趙卒

接上一篇 ,且說東海龍王率三位姑娘駕雲來到丹水與白水交匯之處,按住雲頭,向北察看,但見哀鴻遍野,死屍遍地。有的屍體是胸前中了刀劍的,胸口的鮮血汨汨地往外流淌;有的腦袋被砍,不知丟到何處,脖頸處碗大的血疤冒著血沫,咕嘟咕嘟往外流血;有的少了腿,有的沒有胳膊;死傷的戰馬壓在死屍上,綠頭蒼蠅一層又一層叮在死屍上,一有動靜便嗡地一聲飛起,像平空颳了一陣風,蠅陣將天空遮得天昏地暗。野狼、野狗、野貓、野鼠吃人肉吃紅了眼,個個都瞪著血紅的眼睛,肆無忌憚地在啃食死者的屍體。一隻野狗拉出了死者的一條胳膊,啃食著死者手上的脆骨,咯嘣咯嘣直響;另一隻野狗見了,也來哄搶,兩隻野狗嗚哩哇啦打起架來。驚得在死屍啄食的一群烏鴉,嗚地飛起,落在枯樹的枝丫上,哇哇地叫著,寂靜的山裡,哇哇地響著回聲,十分瘮人。突然,野狼、野狗、野貓、野鼠們象炸了營四散奔逃;一會兒,又逡巡著一步一步向屍堆接近,又去哄搶死屍。呼,一陣微風刮來,死屍那又腥又臭的疫氣四散開來,熏得人喘不過氣來。丹河水早已因死屍堵塞,而枯竭了。死屍的血水聚成一條河,嘩嘩流淌著,整個丹河成了一條赤水河。

原來,這裡剛剛經歷了一場劫難。秦朝大將軍白起使用反間計,使趙國解除了大將軍廉頗的軍權,任用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大將軍。趙括初為大將,自命非凡,一心想立功於當前,一改廉頗老將軍避強敵之銳氣,堅守不戰的戰略,率兵主動出擊,與強秦作戰,被白起誘入包圍圈,一舉俘虜趙國將士45萬人。白起怕這45萬戰俘嘩變,生出事端,遂一夜間將45萬人全部殺戳。死屍堆集如山,將一道丹河堵塞得嚴嚴實實。這些屍體經日晒雨淋,高度腐爛,屍臭屍瘟,四處擴散。可憐丹河兩岸民眾剛遭際了秦兵虜略,又遭疫癧病害,刀霜雪劍,生靈塗炭。

說起秦國大將軍白起,青天河左近的山民並不陌生。白起拜師的故事在這裡廣為留傳。原來白起是陝西省眉縣(即今岐山縣)人。少具英才,胸懷壯志,一心要學好兵書韜略,創一番英偉業,光照萬代。他虛心好學,四處拜師學藝,秦國上下的著名學者他都拜訪過,因他才高過人,尋找不到一個適合教他的老師。於是,他背著乾糧,到處遊學。

這一日,白起來到太行腳下,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店打尖歇息。開店的是一位花白鬍子的老者。他要了2斤牛肉,一壇白酒,邊吃邊喝邊和老者閑聊:

「老人家,此為何山」?老人家答到:「太行」。

白起說:「聞聽太行山山勢險要,山中景緻很好,隱逸著高人,不知當真否?」

「是」,老人家說:「大都是些皮毛之學,算不得大家。不過,有一老者脾氣古怪,擇徒甚嚴,許多來拜他為師的都被他罵走了。從我爺爺年輕時到現在,他沒有找到一個合心意的學生。長輩們說:那才是個大玩家哩!」

「噢」,老者的話引起了白起的注意,問道:「他擇徒如何嚴法」?

「一言難盡」老者搖搖頭:「一言難盡」。

白起是個好刨根問底的人,老者越是不願說明,他越要問。惹的老漢沒言對答,說:「要知道咋古怪你去看看不成了?」

白起胡亂吃了牛肉,喝完了酒,攀山越嶺,向太行山深處走去。越往深處走,山勢越險峻,虎豹熊羆,豺狼狐狍,串來串去。時而嗚嗚長嘯;時而虎視眈眈。白起也不理會它們,自顧往前走。再往前走,碰到二位狩獵者,按照二獵人的指點,過葛河口(即青天河水庫大壩南200米處),向北,白起攀到丹河西岸,去約數里,與青天河村東西相對處有一洞府。待叩門時,出來一總角童子。白起說明來意,童子將白起帶入洞府,黃豆一樣的燈光處坐著一鶴髮童顏老者,雙目微微閉著。白起站在離老者丈余遠的地方,默默靜立,停了好一會,老者悠悠問道:「來者何人?」

「眉人白起。」

「何干?」

「拜師。」

「噢?」老者仍未睜眼,示意童子「帶他去吧!」

白起跟了童子,翻過一道山嶺,來到開闊去處的一座石室。石室旁倚牆靠一張弓,看那弓,高約一丈,粗約一把有餘,弦粗一寸,緊靠弓處,有一箭矢,箭粗盈握,矢如流星,黑不溜湫不知何物所造。白起抖了抖肩,運了運勁,張弓搭箭向東北山峰射去,只聽那箭嗚地一聲將山峰射穿,射落的山石轟轟隆隆落在丹河之中。直到現在,山峰上仍存留著白起射穿的石洞的遺迹。

這時童子從石室中取出一片萬字玉。白起看時,但見那玉潤如凝脂,上無一絲疵點。

細看時萬字的每格內都有一句七言詩:

竹佳豆寸日三檎,

召火人良木見歆。

門口七刀王白磊,

草人一口立斤森。

乍一看,是個猜迷語的詩,仔細看時卻不像。猜字迷呢?有點意思。白起靈機一動,將每句詩的最後一字分離了,又與其它字相合,第一句共離合成三個字:「籬春樹」。以此類推,上七言詩共離合為一十二字:

籬樹春,照飲親。

潤砌碧,茶詠新。(潤通石字旁)

「呵,原來這是一首詠春的三言詩!」白起讓童子取來竹簡,用刀刻了,遞與童子。童子將竹簡收了,帶白起來到一個山窪。山窪四周石如刀裁,形成一個天然的石窯,內有一弔睛猛虎焦燥地走來走去,不時發出一聲低沉的怒吼。童子向白起道:「師傅讓先生與虎同卧。」白起問:「至何時?」,童子曰:「五日為限。否則,就不必見師傅了。」白起想了想,向童子道:「五日內不得與老虎水和食物。」童子回簽:「然」。

童子走後,白起覓三兩個山民,吩咐他們日夜不停騷擾老虎,讓它不得吃食,不得喝水,不得坐卧,稍一停頓,便投以石塊。如此三四日老虎又餓又乏。這時,白起獵來三隻黃羊,四隻狍子一頭野豬來到石窯,先將野豬擲入,老虎狼吞虎咽將野豬吃了。白起又將三隻黃羊逐一擲入,老虎又將黃羊吃了。此時老虎已經大飽。白起又將四隻狍子擲入,老虎啃了幾口,怎奈肚已脹鼓,再也吃不下去,白起又吊入一擔水讓老虎喝了,此時,老虎又飽又乏,卧在石窯壁角呼呼睡著了。待虎睡熟,白起躍入石窯,在虎側卧了,也呼呼入睡。次日天亮,白起縱身出了石窯、來到師傅洞府。師傅見了白起,笑道:「力、膽、勇、謀、智,皆勝常人百倍,孺子可教也!」遂取出《尉僚子》竹簡數捆交與白起。白起雙手接了,跪在地上,咚咚磕了三個響頭,算是拜師禮成。自此,白起住在師傅洞府之中,日日課讀,深得兵法秘要。三年之後,辭師西歸,入侍秦王,拜將封候,成為一代著名軍事家。

白起入侍秦昭王是在昭王十三年,正是秦昭王奉行富國強兵戰略的時候。著名的軍事著作《尉僚子》賦予白起以豐厚的軍事素養和政治素養。特別是書中關於「武為表、文為里」、「兵勝於朝廷」,把政治作為戰爭制勝的根本,外部戰爭取決於朝廷的政治策略,用正確的政治策略,帶動國家的富國強兵的新的軍事思想,以及「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權敵審將而後舉兵」,強調人事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的軍事思想,在戰術上強調機智果敢,快速推進的戰術原則,使白起駕馭戰爭遊刃有餘。昭王十四年,白起率軍在洛陽龍門附近攻打韓國、趙國,斬殺敵人二十四萬餘眾,俘虜了趙國大將公孫嘉,攻佔了趙國五個城池,接著又渡過黃河,攻佔了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之間的大片國土。白起也由左庶長,左更升遷為國繚。昭王十五年又率兵攻魏,拔掉魏國大小城池十一個。幾年以後,又先後攻打趙國、楚國,被秦昭王封為武安君。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國使左庶長王齕攻打韓國的上黨。上黨的韓兵逃到趙國的澤州。趙國以廉頗為大將軍,構築堅固的工事,堅壁不戰。趙君雖多次斥責廉頗堅壁不戰,但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廉頗就是不出戰,使秦國的陰謀不能得逞。

白起征服趙國的戰役是白起軍事思想和展示軍事才華的光輝的範例。為了戰勝趙國,首先他採用了離間計,秦國使用重金賄賂趙國的大臣離間廉頗與大臣們的關係,並散布說秦國最怕的不是廉頗,而是馬服子趙括。廉頗堅不出戰,是為了等待時機投降秦國。趙國君非常惱怒,力催廉頗發兵,廉頗稱病,說等病好了再與秦國交戰。趙國君便派一個大臣親到趙軍前沿探聽虛實。這個大臣得了秦國的賄賂回來報告說:「廉頗又老又病和他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廉頗便去廁所解了三次大便,已經老不中用了,得趕快換將。趙君便任命趙括為大將軍,免除了廉頗的大將軍之職。趙括是個自命非凡,只會紙上談兵的人。於打仗根本就是外行。

接著秦國使用了偷梁換柱計,先是令左庶長王齕領兵與趙括交戰。秦軍佯敗,趙軍得勝,並將秦軍追回到秦的長壘。這時,秦國偷偷地以武安君白起為大將軍,王齕為偏將,並傳下將令說,誰敢泄露白起為大將軍的秘密者斬。白起一到軍中,便對趙軍進行了分割的包圍,使二萬伍千人截斷趙軍的退路和糧道,又派一萬五千人把趙軍分割為二,使其首尾不得相顧。秦昭王親自到河內,賜民齊升一級,將河內男丁15歲以上者,統統徵招入伍,將趙軍團團圍住。

趙軍被圍得四十六天沒有糧食吃,只有自相殘殺,以解決飢餓問題。沒有辦法,趙括帶領趙軍分四隊突圍,結果被秦軍射殺。趙國的士兵群龍無首,四十五萬人都投降了武安君白起。白起怕這四十五萬降卒為亂,只將二百四十名年紀幼小的士卒放歸趙國,其餘盡皆坑殺。

編輯:魏 美 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焦作村村樂 的精彩文章:

TAG:焦作村村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