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東人說:安徽人都喜歡吃臭東西,這個我們不行

廣東人說:安徽人都喜歡吃臭東西,這個我們不行

原標題:廣東人說:安徽人都喜歡吃臭東西,這個我們不行


認識一位廣東朋友大說廣東人的湯煲,問及我是安徽人,立馬感嘆一句:廣東人好吃,跟你們比不了,你們愛吃臭東西。


話語里沒有不屑,全是欽佩,可是安徽人吃臭東西是個怎麼樣的說話呢?

在皖南徽州一帶山區,能讓外來人留下最深刻記憶的,恐怕要算「臭菜」了,常說菜肴香飄,臭菜如何能入得口?


其實,臭也是一種味,應該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外的第六味了吧。


徽州臭菜品種繁多,簡直可以開上一桌「臭菜宴」了,比如臭豆腐、臭霉千張、臭霉豆、臭乳腐等等,當然最有名也最上檯面的,我覺得還是「徽州臭鱖魚」。


好像美食大多有個可愛的故事,徽州臭鱖魚也不例外,說是徽州不產大鱖魚,要從沿江的池州挑魚去,但因路途遠,魚常常變質,有個聰明人有次將變了味的鱖魚用鹽腌了,臭魚臭吃,沒想到竟別有風味,這一臭就臭到了今天,臭出了一道徽州名菜。


臭鱖魚的製作有點學問,是用新鮮的鱖魚加上秘制的臭鹵,在一定的溫度下腌制一個星期,讓魚自然發酵,其中,臭鹵和溫度是最關鍵的兩個東西。


臭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


吃不慣的人,初聞起來有點怪,那種臭味很難接受,萬事開頭難,只要嘗一下,保證以後愛不釋「口」,那種臭中帶香帶鮮的感覺,在整個口腔內飄蕩,一個輪迴接一個輪迴。


徽州臭菜中,還有一道菜是上不得檯面的,大多出沒在農家的灶台上,那就是燉臭菜。徽州山裡人家一到冬天都要腌上滿滿的一大缸大白菜,從大雪飄飄一直吃到夏日炎炎,那腌白菜自然是臭了。

山裡人腌菜選用整棵的尚末爛盡的白菜,洗凈,用刀像剁肉餡一樣,將菜剁得細細碎碎,再拌入先剁好的蒜子、生薑、辣椒等,隔水蒸熟(一般人家多是放在煮飯的飯頭上蒸熟),待端上來時,有一絲細細的臭味繚繞,但吃的時候,你會覺得,有股奇異的鮮味入得齒間。



此外,還有一道「清蒸臭霉千張」也是值得介紹的,那長過層層白色絨毛的千張,切成一片一片,放上一點鹽、糖和少許的紅辣椒,隔水一蒸,端上桌來,那騰騰的霧氣中,夾著絲絲的臭鮮之味,真是令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夾上一塊,入得口中,只覺得平日里頗費一點嚼勁的千張,經那麼一「臭」,立即變得酥糯異常,入口即化,鮮味染在你的舌尖、喉頭,你的胃口一下子被吊了開來。


我曾經想,徽州人吃臭菜,恐怕是地理環境使然,山裡閉塞,吃不到新鮮的食物,再加上山裡人節約,壞了的食物也不願扔了,於是就創出了臭菜,也是「化腐朽為神奇」吧。


前不久,看到一個資料,說是臭菜的臭是原料上繁殖一種黴菌而形成的,有開胃助消化、增進食慾效果,如在每百克臭豆腐中,含維生素B12為10克左右,而缺乏維生素B12是使大腦老化、引起老年痴呆症病因之一。


吃些臭豆腐,預防此症有好處。


如此看來,臭菜還真要吃香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抗倭英雄戚繼光??平定東南,第一位將釣魚島納入中國版圖的這個民族英雄,就這樣歷史課本徹底抹去了。
安徽年齡最長,103歲老紅軍焚化後的骨灰讓在場所有人震驚了!軍區立即上報中央!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