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分場合穿漢服,你知道了嗎?

分場合穿漢服,你知道了嗎?

原標題:分場合穿漢服,你知道了嗎?


漢服,中國的衣裳,傳承四千多年,是當之無愧的國粹


漢服,大袖長擺,褒衣博帶,講究天人合一。她以平淡自然、柔美流暢、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氣質,展現柔靜安逸、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體現中國人平和自然、與世無爭、寬厚仁愛的人生境界;她又以精裁細綉展現鮮活的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審美情趣。


漢服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蘊涵著相當的文化內涵,受「儒、道、墨、法」等縱橫諸家的哲學思想,塑造了「漢服」天人合一,飄逸洒脫的風格。「漢服」也體現出穿著者的寬大、隨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氣度。


古代服制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華夏的冠服制度上溯自上古,初見端倪於夏商,基本模式成型於先秦,經過秦漢的豐富完善,於隋唐宋明蔚成氣象,當然其中也間雜了許多域外風的吹拂,直到最後的斷絕,只剩一絲遺迹。這些沿革變遷,從規格齊整的禮服服制大概最容易看出。


唐高祖李淵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頒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裝的律令,內容基本因襲隋朝舊制,天子的14種服裝為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緇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恰。皇太子的六種服裝有袞冕、遠遊冠、公服、烏紗帽、弁服、平巾幘。群臣的22種服裝有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進賢冠、遠遊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側注冠)、委貌冠(與皮弁同制)、卻非冠、平巾幘、黑介幘、介幘、平巾綠幘、具服(朝服)、從省服(公服)、婚服;皇后的三種服裝有褘衣、鞠衣、鈿釵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種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命婦的六種服裝有翟衣、鈿釵禮衣、禮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釵禮衣。以上各類服裝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對象及服用場合,《唐書·輿服志》都有詳細說明。


1.祭服


祭服是祭祀時所穿的禮服,為各類冠服中最莊嚴的服飾。古人非常重視祭祀,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宗教觀念淡薄的華夏祖先祭祀的主要對象無非就是「天、地、人」三類——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等「天神」及社稷、五祀、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等「地袛」,另外還有先王、先祖等「人鬼」。


視祭禮之輕重,祭服分別有數種形制。周代凡有祭祀之禮,帝王百官皆穿冕服,到了後世,冕服才成為帝王的專屬。


冕服早在夏商兩代已有,周在其基礎上發展出較為完備的章服制度,並成為後世的典範和源頭。周代特設「司服」一職,專門掌管君王的穿著之事,根據不同的祭祀對象,選擇不同的衣冠服飾。按周禮祭服共有六種,合稱「六冕」


《周禮》原名《周官》,後漢鄭玄作注,稱為《周禮》。遂致此後與《儀禮》、《禮記》並稱為「三禮」而傳世。其中《周禮》所載的六冕之制,是經史所始載歷代冕服規制所承傳之完整的載文。作為最隆重的禮服,其中涵有「禮治」與「德化」的思想體系。對後世歷代冕服制度的影響至為深遠,乃至奉之如圭臬。


法家治世、崇尚實用的秦曾廢除六冕,只有一套上下皆黑的祭服,稱為袀玄(《後漢書輿服志》載:「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減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直到東漢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後,才下詔禮宮博採《周禮》、《禮記》,對周代祭服整理出個頭緒,重新頒布了冕服制度。


魏晉六朝各代帝王開國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體上仍承襲東漢制度,直到北周時,才花樣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將皇帝冕服,從6種增加到10種。

華夏衣冠服制也總在社會變動的衝擊中不斷波動,而周制冠服制度總是後世效法的經典藍本,對於禮服尤其如此。隋代結束了自漢末以來360多年分裂的局面,同時也恢復了衣冠服制。冕服制承接漢魏,並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襲隋舊,只稍作了一些改變。


宋代是崇尚禮制的時代,三番五次頒訂服制,並進行修改,在二十四史的《輿服志》或《禮儀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為繁縟。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明代剛剛建都立國,學士陶安等人就迫不及待地奏請皇帝制定祭服。無奈開國君主朱元璋認為古制太繁,只允許在祭天地、宗廟等特大典禮中,根據漢唐制度採用袞冕之服,其餘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袞冕,也只有皇帝、太子、親王、郡王及世子可備,冕服自此成了皇室的專屬。


清代從明朝手中奪得天下,為了強化異族統治,武力迫使漢族服滿服,傳統的祭服制度只有十二章紋被保留下來,運用到皇帝的服裝之中,其餘多蕩然無存。


縱觀歷代冕服發展,冕服由冕和禮服組成,根據典禮的不同場合,總有六冕。六冕的內容如下:


六冕:


①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冕、中單、大裘、玄(黑里揚紅)衣、纁裳(黃中並赤),玄與纁象徵天與地的色彩。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花紋,裳綉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紋。共十二章。


②兗冕(王之吉服):冕、中單、玄衣、纁裳,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花紋,裳綉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紋,共九章。


③薜冕(王祭先公與饗射):冕、中單、玄衣、纁裳,衣繪華蟲、火、宗彝三章花紋,裳綉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紋,共七章。


④毳冕(王祀四望山川):冕、中單、玄衣、纁裳,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紋,裳綉黼、黻二章花紋,共五章。

⑤希冕(王祭社稷先王):冕、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綉粉米一章花紋,裳綉黼、黻二章花紋。希是繡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綉。


⑥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冕、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飾,裳綉黻一章花紋。


此外,六冕還與大帶、革帶、韍、佩綬、赤舄(Xì)等相配。


十二紋章介紹


「十二紋章」就是以十二種固定的文飾,或畫、或織、或綉在天子及諸侯的官服上。一種文飾稱為一章,並以飾章的多寡來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個含義。十二紋章來源於古代華夏族部落的圖騰崇拜,是中華皇權的神聖象徵。


日、月、星辰——取其照臨; 山——取其穩重; 龍——取其應變; 華蟲(一種雉鳥)——取其文麗; 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繪一虎一猴)——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潔凈;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養; 黼(斧形)——取其決斷; 黻(常作亞形,或兩獸相背形)——取其明辨。


六服:


王有六冕,後有六服。周制掌管王后的穿著則為「內司服」《周禮 天官 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其中前三種用於祭祀,後三種用於朝會。褘衣、揄狄,闕狄,都以翟鳥為紋飾,所謂「三翟」(漢鄭玄註:「狄當為翟。翟,雉名……」)。


所用衣料為黑色紗榖,為了襯托出衣上的紋彩,特地在衣內綴一層白色夾里,即《周禮》所謂的「素沙」。與這些服裝相配用的還有大帶、蔽膝及襪舄等等。


參考《通典》對六服的注釋:

①褘衣:玄色。刻繒彩繪翚文(彩絹刻成雉雞之形,加以彩繪的紋飾)從王祭先王服褘衣,王著二章紋的希冕。 褘衣是皇后最高形制的禮服。


②揄翟:青色。刻繒並彩畫搖的文飾。後從王祭先公服揄翟,王著七章紋的薜冕。 揄翟也是皇太子妃最高級別的禮服。


③闕翟:赤色。只在繒上刻出文飾,而不彩畫。後從先王祭群小祀則服闕翟,王著衣無章紋、裳僅一紋的玄冕。


④鞠衣:王后親蠶禮的禮服。「黃桑服也,色如麴塵,象桑葉始生。月令:『三月,薦鞠衣於先帝』,告桑事。」 所以,自然是桑黃色了。


⑤襢衣(展衣),以禮見王及賓客之服,其色白。


⑥褖衣,御於王之服,亦以燕居,其色黑。不過也作「士妻的命服」講。《禮·玉藻》:「再命褘衣,一命襢衣,士褖衣。」 《注》「此子、男之夫人及其卿大夫士之妻命服也。……諸侯之臣皆分為三等,其妻以次受此服也。……侯、伯、子、男之臣,卿為上,大夫次之,士次之。褖或作稅。」


周制六服是后妃禮服的模式藍本,後世在此基礎上或有變易。唐武德令中,皇后的三種服裝有褘衣、鞠衣、鈿釵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種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命婦的六種服裝有翟衣、鈿釵禮衣、禮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釵禮衣。



褘衣示意圖


宋代命婦隨男子官服而厘分等級,各內外命婦有褘衣、褕翟、鞠衣、朱衣、鈿釵禮衣和常服。皇后受冊、朝謁景靈宮、朝會及諸大事服褘衣。妃及皇太子妃受冊,朝會服褕翟。皇后親蠶服鞠衣。命婦朝謁皇帝及垂輦服朱衣。宴見賓客服鈿釵禮衣。命婦服除皇后褘衣戴九龍四鳳冠,冠有大小花枝各12枝,並加左右各二博鬢(即冠旁左右如兩葉狀的飾物,後世謂之掩鬢),青羅綉翟(文雉)12等(即十二重行)外。

洪武四年,因文武官改用梁冠絳衣為朝服,不用冕,故命婦亦不用翟衣,改以山松特髻、假鬢花鈿、真紅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為朝服。以珠翠角冠,金珠花釵,闊袖雜色綠緣衣為燕居之服。後又作多次微調,直到這種后妃禮服的使命最終結束。


2、朝服


從很多古籍來看,祭服和朝服也時常通用。朝服雖然可代替祭服用於祭祀,但主要用途還在於朝會,它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議政之服。


從文獻記載來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禮 春官 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視朝,則皮弁服。」皮弁服就是最早的朝服。這種衣服多採用細白布製成,衣裳分制,下裳也用白色。和這種衣服相配套,頭上也戴白色的冠帽:其製為尖頂,造型像兩隻手掌相合,名稱叫「弁」。


春秋戰國時的朝服,多用黑色布帛製作,其形端莊方正,故稱「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冠,這是和皮弁造形相似的一種冠飾。只是不用鹿皮,而代之以黑色繒絹。《禮記 玉藻》中就有「朝元(玄)端,夕深衣」的記載,意思是說早朝為大禮,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採用輕便一些的深衣。


隨著內衣制度的完善,直裾深衣,如襜褕,逐漸由難登大雅之堂的便裝發展為禮服。到了西漢晚期,又從禮服進而再發展到朝服。《東觀漢記》記公元25年,劉秀登基,東漢開國,中興了漢室江山,原來在更始皇帝劉玄麾下的騎都尉耿純見劉玄大勢已去,遂率宗族賓客2千餘人歸順。這二千餘人全都穿著襜褕。可見到了東漢初,襜褕已在官場中普及,並且取代了傳統的朝服。


襜褕的進一步發展,就成為袍。在東漢時,上自帝王,下及百官,都以袍服為朝服。《後漢書 輿服志》記:「乘輿(即皇帝)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


隋唐時期,通天冠服(24梁通天冠、大袖絳紗袍、白色中單、金玉帶、黑舄白襪)為天子最隆重的朝服,遠遊冠服則為皇太子及親王的最隆重朝服。宋代給朝服的領下加了一種叫做「方心曲領(宋代的方心曲領是一個上圓下方,形似鎖片的裝飾,套在項間起壓貼作用,防止衣領雍起,寓天圓地方之意)」的裝飾。 通天冠服僅次于冕服,冠用北珠卷結於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蟬為飾,與織成雲龍紋絳色紗袍,白紗中單、方心曲領、絳紗裙(裳)相配,腰束金玉帶,前系蔽膝,旁系佩綬,白襪黑舄。通天冠的形式,《三禮圖》所畫極簡陋,與實際相差甚遠,北宋武宗元所作朝元仙仗圖中的東華天帝君戴的通天冠,比較接近實際,和敦煌石室唐咸通九年刊本《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卷首畫王者所戴通天冠形制相似,但宋代加了簪導和纊充耳。遠遊冠形狀與通天冠相同,只是在前面的金博山上沒有蟬紋了。遠遊冠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蟬紋、余同通天冠,為皇太子所用。



漢代朝服

3.公服


公服是古代官吏在衙署內處理公務時所穿的一種服裝,相當於現在公務人員所穿的制服。因為它只用於官吏,所以也被稱為「官服」。和祭服、朝服相比,公服的形制要簡便得多,同時,還省略了許多繁瑣的掛佩,所以公服又有「從省服」之稱。


中國官吏穿著專門的公服坐堂辦公,大約開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此以前,似乎還沒有這樣的制度。我們從有關漢代服制的著作,如《漢官舊儀》、《獨斷》、《漢禮器制度》、《後漢書輿服志》等書中,可看到大量關於祭服、朝服的記載,但其只有在魏晉以後,這方面記載才逐漸多見。


早期公服的形制是一種單衣。兩袖都比較窄小,不垂胡(沒有收袂的弧度)這也是它有別於祭服、朝服的地方——或許是出於方便公務考慮。當時將這種衣式稱之為「(衣+勾)《禮儀志》記:北朝時,「流外五品已下,九品已上,皆著(衣+勾)衣為公服。」同書自註:「(衣+勾)衣即單衣之不垂胡也,袖狹,形直如(衣+勾)內。」從史書記載來看,直到隋代,官吏所穿的公服,仍作這種樣式。


唐代公服分為兩檔:一至五品官公服,以單衣、白裙襦、革帶、假帶、方心、紛、鞶佩和烏皮履等組成;六品以下,則不用紛、鞶,是「從省」,和朝服相比,也無非是省去了蔽膝、佩綬佩劍等物。這個時期的公服形制,已採用袍制,兩袖仍然做得比較窄小。至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定公服顏色,共分為四等:一至三品服紫,四品至五品服緋,六品至七品服綠,八品至九品服青。 紫色之袍是唐代官吏公服中最為貴重的一種,因此後來就將達官貴人的服裝泛稱為「紫袍」。


宋代公服樣式



4.婚服


①周制士昏禮服:男 玄衣纁裳 玄色深衣,黼領(巳形花紋的領),纁色蔽膝(或圍裙);


②唐代庶人婚禮服:男 公服(絳紗袍)/ 女 青色的花釵連裳,革帶襪履,或稱釵鈿禮衣。

③宋代庶人婚禮服:男 襆頭公服或 皂衫衣、折上巾 / 女 花釵大袖衫。


④明代庶人婚禮服:男:常服或九品官服/ 女:假鬢花鈿、真紅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明史輿服志》)


⑤明代庶人婚禮服:男 深衣 / 女 褙子褶裙(《朱子家禮》)


⑥明代庶人婚禮服:男 盤領九品官服 / 女 鳳冠、盤領或直領大袖衣、霞帔


現代常裝


1.禮服類:「儀服」和「盛裝」


『儀服』,指用於禮儀場合使用的禮服,莊重守禮,行動約束較大,包括婚禮、成人儀式、祭祀、禮送、漢禮(如鄉射、鄉飲)等。


推薦款式:男玄端,深衣,女(曲裾)深衣。


『盛裝』:指用於室內外節慶、舞會活動使用的禮服,強調氣氛喜慶和色彩絢麗,


推薦款式:男袍衫、直身類,女襦裙類。色澤配飾亮麗。

2.常服類:「便裝」和「輕裝」


『便裝』:在日常生活、燕居、會友、出遊中穿用的漢服,相當於現代少數民族日常民族服飾的地位,突出民族特色、款式大方美觀、色彩平易自然、行動較方便。


推薦款式:男深衣、襕衫、盤領袍衫等,女襦裙、比甲褙子等。


『輕裝』:用於體育運動、戶外較劇烈活動或者炎夏穿用,輕便耐用。天氣較涼時可內中衣,外短裝;天氣較熱時,可不穿中衣,在短裝上裝上義領或者只穿短裝。


推薦款式:男交領或盤領短衫、中長衫,短袖、長袖視季節定(可配義領);女襦裙(可配義領),短袖、長袖、裙長、裙採用圍式或套式可視季節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服社 的精彩文章:

漢服,到底有多美?
漢服穿衣教程來啦!十里教你穿~

TAG:漢服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