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風水情報局:易經四聖簡介: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風水情報局:易經四聖簡介: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伏羲

(生卒年不詳),又稱宓羲、庖犧、包犧、犧皇、皇羲、太昊等,《史記》中稱伏犧。華夏太古三皇之一,與女媧同被尊為人類始祖,傳說與女媧一樣,龍身人首、蛇身人首。

太昊伏羲生於成紀(今甘肅天水),徙治陳倉,都於陳宛丘(今河南淮陽)。

相傳伏羲教民結網,漁獵畜牧,製造八卦等,亦傳說伏羲創文字、古琴。

傳說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做八卦。八卦演生易經,開華夏文明。近代之求籤或擲杯,實是易經之簡化版。因其製造八卦,人奉之為神,尊其為八卦祖師。

風水情報局:易經四聖簡介: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周文王

(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歷之子,商末周部落首領。商紂時為西伯侯,故亦稱伯昌。任用太顛、散宜生等能人,施行裕民政策,國力日盛,卻為紂所忌,囚之於羑里,囚禁期間,寫下周易一書。

後獻有莘氏之女、驪戎之文馬等寶物及疏通朝臣始得獲釋。他曾解決虞、芮兩國的爭端,出兵進攻犬戎、密須、黎國、邗,又擊滅崇國,修建都城豐邑,並擴充勢力到長江、漢水、汝水等流域,作滅商準備;文王43年,改元受命。在位50年,傳說其晚年已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正妃太姒為其生十子:依次為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冉季載。

文王臨死時囑其次子發早圖滅商。發繼位後,秉承父志。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見時機己到,發兵行都朝歌,討伐紂王。兩軍戰於牧野,商軍大敗,昏庸的紂自焚於鹿台,商亡。

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武王首先追封父親為文王。

風水情報局:易經四聖簡介: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周公旦,姓姬,名旦,謚文,因采邑在周城,稱為周公,又被稱為叔旦,周文公,周旦。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後世多稱其為元聖。

周公是周文王之四子,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史稱三監之亂。

他奉命出師,三年後平叛,並將國家勢力擴展至東海。他後建成周洛邑,稱為東都。《尚書大傳》稱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行書,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如《金縢》、《無逸》等。周公對易經創作也有貢獻。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為聖人。周公思想對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漢代儒家將周公、孔子並稱。

風水情報局:易經四聖簡介: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孔子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祖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風水情報局:易經四聖簡介: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透視姓名:六神及四煞
卜卦與占卜的完整介紹

TAG:風水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