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與時間:《萬物理論》中的情感哲學

愛與時間:《萬物理論》中的情感哲學

《西南大學報》總第264期第四版

世上只有兩樣東西能證明愛情,一樣是生死,一樣是時間。燈光亮起,護士為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擦去淚水。他剛看完講述自己生平的影片《萬物理論》。沉默許久後,他說:「(這部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實的。」霍金和第一任妻子簡·懷爾德在25年的婚姻結束後,這對曾經深愛的戀人並沒有老死不相往來。這部電影講述的正是兩人艱難相守的愛情故事。

愛之初:宇宙方程與上帝創世

英國作家王爾德曾說:「一旦你確實需要愛,你就會發現它正在等待著你。」二十歲的霍金青春洋溢、風華正茂,在翠綠恬靜的劍橋校園內,他時常騎著自行車穿梭其中。此時的霍金剛以一等成績進入劍橋研習物理學,數學難題與瓦格納的古典音樂是他的最愛。舞會上,他與簡相遇,情竇初開的兩人一見鍾情。理科生霍金是「智慧的無神論者」,文科生簡信仰英國國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霍金一生致力於尋找能解釋宇宙萬物的唯一方程式,簡愛好文學,研究的是中世紀西班牙詩歌。儘管兩人差異頗多,愛情之花卻不管不顧地在兩人心中盛放。

帶著剛解決難題的興奮,走在草坪上的霍金突然摔倒,厄運驟然降臨。年輕的霍金被診斷出患有ALS(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並被宣告只剩兩年可活,他備受打擊,瀕臨崩潰。簡得知真相後毅然選擇繼續陪伴霍金,並幫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簡給予的愛支撐著他在科學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正如物理學中的異性相吸,愛情讓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差異成了相愛的粘合劑,但在婚姻中卻成了一種隱患。

愛之時:學術精進與信仰崩塌

病情加重的霍金漸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從不能走路到不能平穩地用勺子吃飯、不能說話,甚至用表情傳達喜怒哀樂都很困難。簡拿著字母拼寫板試著與他溝通,偉大的思想只能像牙牙學語的孩子一樣傳遞給世界,他的眼裡滿是委屈。

羅素曾說,「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將它置於死地。」幾十年如一日,簡陪伴在他左右,親自照顧飲食起居,兩人還有了三個健康的孩子。25年的時間,她看著霍金從默默無聞的研究生變成「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丈夫的研究卻在不斷地破壞著她的信仰和世界觀,簡生活得越來越痛苦。

霍金深愛著簡,他對妻子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天性使他仍然保持著幽默樂觀。旅遊時面對簡的抱怨:『We are not normal family!』他馬上轉過頭微笑著給兒子「打小報告」: 『Your mother is very angry with me』,兒子笑了,自己卻難掩內心的痛苦,把頭轉向一邊,留下了眼淚。事實上,正如影片中的一個片段,霍金被朋友抱起放到一個神像雕塑的手上——他既是命運的寵兒,又是命運的棄兒。

愛之末:離別隱喻與無私包容

霍金與簡的相遇,如簡所說,像是豌豆和土豆的隱喻。物理學中有兩套解釋這個宇宙的定律,掌控宏觀宇宙的廣義相對論和微觀粒子世界的量子理論,正如一個土豆和一個豌豆,詭異的是兩套理論並沒有依照同一個法則。霍金畢生在調和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矛盾,致力於找到能解釋整個宇宙的統一方程式,即宏觀的土豆,簡也一直努力在婚姻中尋找著他和霍金兩個不同人生的平衡,即微觀的豌豆。願望美妙,卻終究異夢殊途。

霍金和簡的兩套信仰共生而又對峙,當霍金證實出宇宙無邊界時,簡卻更加痛苦,因為霍金的每一次揭示都意味著離簡的上帝信仰越來越遠,他在剝離宇宙神秘感的同時,也耗盡了兩個人朝夕相處下所剩無幾的浪漫與神秘。

唱詩班男教師的出現使簡痛苦的境遇有了轉變的契機。兩人在一起照顧霍金的過程中漸生感情,霍金為了簡的幸福選擇了放手與成全。離婚後的兩人沒有老死不相往來,簡依然把霍金當做親人,讓霍金受到最好的照料。也許愛情最圓滿的歸宿,就是順著時光的遊走轉變成了親情。

愛之餘:命運抗爭與智慧追求

面對不可治癒的疾病,面對不太正常的家庭,面對婚姻生活的破裂,其間霍金雖有失意,卻能平復心境,調適情感,繼續追尋科學的腳步。畢業論文答辯時,他用拐杖強撐身體,站著講述自己的重大發現——時空奇點理論。

他還致力於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最終得出黑洞輻射理論(霍金輻射),震驚了科學界,具有極其深刻的科學意義。該理論將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和熱力學統一在一起,統一為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他的一系列研究證明了宇宙是如何開始的,時間是有起點的,上帝存在的可能性。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他在十幾年後寫的《時間簡史》中,推翻了自己原先的論點,轉而主張宇宙無邊界理論。很難想像一個人會用自己下半生的時間去推翻自己上半生所做的努力。即便身軀殘疾,也不願停止思考,也要與命運抗爭,探索真理、追求智慧,這就是霍金令人折服的精神所在。

轉而凡庸健全的我們,似乎總被「不可避免」的迷惘無助、跌宕起伏、複雜多變、怨天尤人等情緒,過度地籠罩和消耗著。時間雖無言,想必對此毫無共鳴。蒙田曾說:「靈魂才是自己幸與不幸的唯一主宰。」生命渺小無常,與其埋怨不如思變。正如霍金在影片中所說:「人類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你總會有自己的方式發光。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圖片來自電影海報及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南大學報 的精彩文章:

TAG:西南大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