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長征11號一箭6星,竟用發射車發射,這一模式意義重大

長征11號一箭6星,竟用發射車發射,這一模式意義重大

圖為:長征-11首次商業發射

近日,中國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枚「長征-11固體運載火箭」,將六枚衛星送上太陽同步軌道。為新的一年中國航天發射開了個好頭。

這次「一箭六星」是長征-11火箭首次商業發射。標誌著我國固體火箭技術的成熟。關於該火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點是:長征-11火箭與東風-31導彈過於相似,兩者又都是航天科技集團的產品。因此不少人猜測長征-11是由東風-31導彈直接改進而來。會有這種說法也並不奇怪,只需看到長征-11那2米直徑的箭體,十餘米長的箭身,甚至由泰安特車製造的十軸「運輸起豎發射一體車」。就不免讓人往東風-31導彈上聯想。事實上,長征-11與東風-31確實有著一定的技術通用性與繼承性,然而卻不可說是「直接由東風-31改進而來」。因為兩者身上有著四點不同。

長征-11配套的運輸起豎發射一體車

第一點,東風-31屬於三級導彈,而長征-11屬於四級火箭,比東風-31多增加了一個固體推進上面級發動機,可以將衛星精確送入軌道,而東風-31隻需依據規劃好的彈道由彈頭母艙進行投放即可,因此省去第四級發動機。

第二點,推力不同,東風-31需要打高拋物線彈道,沒有入軌需求,因此一級發動機裝藥量少,燃道寬,燃面大。這種設計的結果就是:推力更大,但工作時間短,適合彈道導彈。而長征-11為了讓衛星入軌,需要更長的發動機工作時間,對推力需求反而不大,因此一級發動機裝藥量大,燃道窄,燃面小,與東風-31的設計理念完全相反。

東風-31AG導彈,其外觀與長征-11相似

第三點,固體推進劑不同,東風-31為了實現最大的彈頭運載能力,使用了我國最先進的「N-15A」推進劑,該推進劑理論比沖高達252秒,而長征-11為了商業發射成本考慮,選擇了價格更低廉的HTPB推進劑,比沖248秒,因此運力不及東風-31.

第四點,箭體材料不同,東風-31為了進一步增大運力,採用了「芳綸-3」纖維纏繞技術製造彈體,實現減重,而芳綸纖維是凱夫拉防彈材料的原料,價格昂貴,長征-11為了成本考慮選擇了更重的馬氏體鋼殼,因此性能較東風-31有差距。

綜上可見,長征-11與東風-31之間除了箭體直徑相同外,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款火箭。但是在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官方報道中,明確提到了長征-11未來的兩款改型,也就是說,該火箭目前並非終極狀態,依然有改進空間。

圖為長征11號發射車

未來,長征-11運載火箭將成為航天科技集團商業航天發射的中堅力量,將會逐步實現運力增加,冷熱共架,海陸通用與多軌發射能力。長征11號作為快速響應火箭,在戰時可以迅速彌補中國的太空探測器資源,做到隨用隨射,大大提高了我國抗反衛星能力。

作者:程笑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次元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戰機已超越俄制產品,為何還買蘇35?產量才是重要原因
印度船員又開掛!一個人毀掉一艘核潛艇,讓各國「佩服」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