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唐朝詩人駱賓王參與了徐敬業反對武則天的起事,武則天光宅元年,駱賓王為在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又名李敬業)作了一篇膾炙人口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史載,敬業兵敗,其部將王那相斬殺了徐敬業、徐敬猷和駱賓王投降朝廷;但是,也有說法是說駱賓王下落不明。

史書中的說法也各不相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說駱賓王與徐敬業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駱賓王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說駱賓王「亡命不知所之」。

於是後來有了一個傳說,宋之問《靈隱寺》一詩中「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兩句就出自變身老僧的駱賓王的手筆,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說法,雖然真實性存疑。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駱賓王,約638—684,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的軼事就是這樣,下面我們說另外一個故事。

話說天寶初年,南嶽衡山的佛寺來了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和尚,法名叫做住括,這個老和尚鬚髮皆白、年高德劭,和原先居住在衡山寺廟裡的僧人們講經說法、談禪論道,一時人氣頗高。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南嶽衡山寺廟)

沒想到的是,過了一個多月,這位叫做住括的老和尚召集眾僧集合在一起,對大家說:


老衲年輕時犯下很多殺業,今天特在四眾面前懺悔。

被召來的人們聽到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忽出此言,都有點一頭霧水。

住括老和尚接著說:

你們都聽說過徐敬業這個人吧?那就是我。當年我兵敗以後,逃亡到了大孤山,在那裡精勤修道,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我壽命將要終結,所以來到衡山這個寺院,讓世人都知道我已經證得第四果。

說罷,住括老和尚預言了自己圓寂的日期。

到了他預言的這一天,老和尚果然圓寂了,之後大家就把他安葬在了衡山。

小乘佛教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第四果為阿羅漢,意為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證得第四果,指的是斷除三界見思二惑,無需再修,無需再學,也就是說第四果是上述四果中的究竟果位,非常圓滿。

這位由徐敬業變身而來的住括老和尚自稱已經證得第四果,可謂自詡甚高。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老和尚應該是對高僧大德的敬稱,並非單指年歲老)

講到這裡,大家也是一頭霧水,徐敬業不是明明在兵敗的時候被殺了嗎?不單被殺,而且史書還記載當時平叛的主帥李孝逸把徐敬業的首級用驛馬專程送入洛陽,這豈不是已經板上釘釘、塵埃落定的事情,怎麼五六十年之後,這個本來已經身首異處的「叛軍」主帥又成了一個九十多歲的高僧大德呢?

原來,當初徐敬業起兵的時候,在自己的軍隊了養了一個和自己容貌相似的人,平時好吃好喝待遇非常好,等到兵敗的時候,讓這個人做了自己的替身,被斬殺的是這個人而不是徐敬業。

如果真相如此,那個斬殺了徐敬業、徐敬猷和駱賓王投降朝廷的徐敬業部將王那相可以說是一個寧願背負不義之名忍辱負重保護主公的俠義之士,這是題外話,暫且不表。

徐敬業沒死,以90多歲的高齡的老和尚身份出現於衡山佛寺的故事還有一個版本。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冬季的衡山之巔)

徐敬業變身成為的老和尚在南嶽天柱寺里遇到了擔任過北海太守的唐朝著名書法家李邕(人稱李北海),李邕問他:


當年徐敬業兵敗逃亡入海,李孝逸派遣手下偏將追之不能得,所以就斬了一個與他相貌類似的人交差,老和尚認識徐敬業嗎?

老和尚呵呵一笑:


我本來以為閣下洞悉人情物理,沒想到您暗於事機到這個地步。

老和尚話里的意思,無非是說李邕看破又要說破,有點拎不清。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李邕《麓山寺碑》 書法)

這個版本中老和尚很快也到了臨終的時候,但是他最終也沒有說破自己的身份,只是說:


我姓徐,開國初有大功,逃難到了這裡。

猜出他是徐敬業的眾人最終也沒有點破,給他立碑的時候說他是徐敬業的弟弟。

這個版本中提到的李邕出生於678年,徐敬業起兵兼兵敗的時候還不到10歲,所以只能說是猜出這個老和尚可能是徐敬業,不可能真的認出他的身份,而在這個故事中,老僧被稱為徐敬業的弟弟,那麼是徐敬猷的可能性也不能說是沒有。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李敬業,636年—684年11月,又名徐敬業,李勣即徐茂公之孫)


兩個版本的故事中,前一個徐敬業臨終召集大眾揭破自己身份的這個更加符合唐朝的社會環境和徐敬業本人的性格特徵,可靠性更強一些。

徐敬業起兵的時候,曾經找了一個相貌類似被武則天所廢黜的前太子李賢的人作為號召,預留了一個像自己的替身作為後手,可能性也是相當大的。

但是,這個故事也有不可靠的地方。

第一,故事中說徐敬業以老僧身份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是在天寶初年,天寶元年已經是742年,這時候距離徐敬業兵敗已經58年,徐敬業生於636年,此時如果活著已經年過百歲,不是九十多歲,這麼一算,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

第二,即使有這麼一個老僧說了做了自稱徐敬業的事情,也是一個並無其他旁證的孤立證據,不足以說明他就是徐敬業本人。

南嶽衡山來了個年近百歲的老和尚,圓寂前說出一個六十年前的真相

(武則天投放在嵩山的金簡祈求三官九府三官九府免除自己的罪名,某種意義反映勝利者的不安之處)


不過,徐敬業包括駱賓王未曾兵敗身死而是隱匿身份活到高壽的傳說本身,說明了民間反對武則天而同情所謂「叛亂者」的思潮和情感洶湧澎湃,從一個角度也印證了:筆記小說中的某些記載雖然也許不合事實,但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風氣、人們的社會觀念和真實心態。

徐敬業兵敗的第二年,武則天就想派人巡察包括江南地區在內的全國各地,當時就有不少人有不同意見,著名文學家陳子昂就以臣下的身份奏請武則天,提出朝廷派出巡視的人要達到如下條件:


先常雅合時望,為眾人所推。慈愛足以恤孤煢,賢德足以振幽滯,剛直足以不避強御,明智足以照察姦邪,然後使天下奸人畏其明而不敢為惡也,天下強御憚其直而不為過也,天下英傑慕其德而樂為之用也,天下孤寡賴其仁而欣戴其德也。夫如是,然後可以論出使。

這些話的意思,其實也就是說當時民間情緒和輿論很複雜,必須有德高望重的幹才才能安撫綏靖,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徐敬業等雖然失敗,但同情者實在並不在少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