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錯綜複雜的局勢,血雨腥風的上海,看「五重間諜」如何上演偽裝大劇!

錯綜複雜的局勢,血雨腥風的上海,看「五重間諜」如何上演偽裝大劇!

GIF

算計,利用,周旋,隱藏

GIF

金牌戲骨王勁松為您講述

跌宕起伏的潛伏大劇

20歲涉足情報

1955年上半年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往常一樣從住讀的北京育才小學回到南長街家中,奶奶見我回來,一反常態地表現出嚴肅的神情。她把我叫到堂屋告訴我,「你爸爸被捕了。」我清楚地記得,聽到這消息,我怔怔地站在原地,腦中一片空白。

(父親)袁殊究竟是一個不齒於中華民族的漢奸文人,還是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做過貢獻的志士仁人?

袁殊的情報工作要追溯到他20歲那一年。1931年,袁殊在上海灘任職記者,後加入左聯,受周揚等人的感召,袁殊對共產主義心生嚮往,在潘漢年堂兄潘梓年引薦下,袁殊加入潘漢年領導的中共地下系統,開始接受情報培訓。

看到窗外那盆花了嗎?那是我給你的暗號。如果它擺在窗外,你敲門三下,我自會應答。如果沒有,你轉身離開。

袁殊

好。那轉交給我的信件呢?如何才能知道時間和地點?

要看出現的數字,按照第一次減一、第二次加二的方式來推測。比如,星期五中午十二點我會見到一位朋友。星期五實際則指星期四,中午十二點則指下午兩點。

GIF

這就是袁殊情報工作的開端。那一年他二十歲,滿腔熱血,但對複雜的情報工作幾乎手足無措。他先是受訓於一個公開職業為汽車司機的奧地利人,後來是這位姓趙的四川人。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傳授袁殊特工工作的基本技巧,但也僅僅是一些基本技巧,這門深厚的攻心術需要袁殊在實戰中不斷摸索。

輾轉反側投中統

他這種人很怪,他不是一般人角度能理解的。我也了解不了他這種人的真實的思想和面目。一方面呢從常理講,他小的時候跟我關係也不錯的,應該有留戀子女的一面。也寫過一些詩,表達過這種心情,但是另一方面有的人問過他的時候,不止一個人問他,想不想你這些孩子,他說不想,面無,面不改色地說不想。

1937年,袁殊和妻子馬景星居住在上海的一幢小洋樓。一天早晨八點,小樓大門前突然響起喇叭聲。袁殊很奇怪地打開門,發現門口停了一輛小轎車,車旁站著兩個人,一位身穿將軍服,一位身穿便服。袁殊上前,一眼就認出了身穿便服的戴笠,心中好生驚訝,他連聲說道:「戴先生親自光臨鄙舍,真沒想到,請裡邊談,裡邊談。」

戴笠沒有立即回答,他派頭十足地打量了這座三層的小樓一番,對袁殊說,「你的生活蠻不錯嘛!今天我沒有空,明天早上九點你來找我。」

袁殊

戴老闆好。

戴笠

嗯,聽說你在日本留過學?

袁殊

對對對,我是在日本留過學。

戴笠

那日語應該不錯……

袁殊

應付一下場面還是沒有問題的。

戴笠

你現在靠什麼生活?

袁殊

我看起來過得還可以,但是實際上是靠我老婆生活的。您昨天去那個地方,實際上就是她的私產。

戴笠

那你給我做事,一個月三百,夠不夠?

袁殊

一個月......夠了夠了,一個月三百夠了,不知道戴老闆您想叫我做什麼事啊?

戴笠

留日學生,你不做抗日工作做什麼?!我很忙,以後你就聽周道三區長指揮吧。

袁殊

哎,是。

GIF

多年以後,袁殊回憶說,國民黨特務喜歡說自己「靠老婆生活」,這種說法實際是在變相的向對方討事做。袁殊很成功,前後不過十分鐘的接見,他在戴笠面前討到了「軍統局上海區國際情報組少將組長」之職。任務有兩條,一是收集日本情報,二是將來無論局勢如何變化,都要堅持留在上海。

暗暗潛伏待良機

我問過父親,潘漢年喜歡什麼,父親想都沒想的諧謔的說,他喜歡「陰謀詭計」。其實這正是他們性格上的共同點。我想職業間諜,在追求人生刺激這一點上,是共通的吧。有些奉命當間諜的人,未必有間諜本性。我的父親卻有,這樣他才能成為絕無僅有的最多面的間諜。

潘漢年

這次能來香港開會,說明戴笠待你不薄,他們對你很信任。可現在的問題是,你自己對自己的前途,有什麼選擇。向右,你可以繼續跟著他們幹下去,成為他們的紅人。

袁殊

我當初加入軍統您是知道的,這並不是我自己的選擇。

潘漢年

不錯,當初是我讓你加入軍統的。可你現在的位置今非昔比,這說明什麼?說明你在軍統的工作非常積極主動。

袁殊

我不是黃埔出身,那也不是戴老闆的鄉親。所謂的少將,那不過就是戴笠利用我,才給的這麼一個軍銜。這還得由他們的中校來指揮呢。我並沒有向右轉的想法,一年來殺漢奸、打鬼子,那不都是為了抗日嗎。

潘漢年

相互滲透、相互利用,這是情報工作的常態。但,我也要提醒你,時刻要辨別方向,慎重選擇。

袁殊

我明白。1931年,您通知我在一家咖啡館見面,說我通過考察,可以加入「前衛組織」。是您讓我褪去紅色面孔,偽裝成灰色小市民,打入敵人內部的……你們告訴我,在反動環境中爬得越高,對秘密工作越有利。如今,7年過去了,你們的要求我都儘力做到,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抗日。

袁殊在情報工作方面愈發成熟老練,

經杜月笙推薦,加入軍統。

潘漢年判斷,這是中共打入國民黨軍統內部絕佳機會,

於是和袁殊一起導演了那場「靠老婆過活」、向戴笠討生活的好戲。

GIF

20歲的袁殊此時在大上海賣文為生,有時還需要母親接濟。 潘漢年則奉組織之命,剛剛調任中央保衛機關,負責情報收集、偵察敵情和反間諜等工作。由於顧順章的叛變,原中央保衛機關許多骨幹人物都不能繼續留在上海工作。潘漢年必須開闢新的途徑,重新建立起情報關係網,他多方物色情報工作人才,權衡再三,選中了袁殊。

潘漢年

你要求加入「前衛組織」,經過一段組織考察,你的願望可以實現了。

袁殊

真的?這可是我多年的夢想啊。

潘漢年

你所參加的秘密「前衛組織」中央特科,從事的是秘密工作。普通的組織成員不知道你的身份,你也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袁殊

我明白。

潘漢年

參加這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密,二要堅持到底,從今往後,你要慢慢褪去文化人「左」的姿態和顏色,加入小市民的姿態,然後再尋機打入敵人內部。

袁殊

我明白,我都明白。

潘漢年

做這方面的工作,你可能被捕入獄,也可能親眼看到組織成員被嚴刑拷打。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敵人可能會動用各種手段,包括權力、金錢、美色甚至酷刑,來脅迫、誘惑、拉攏你,希望你任何時刻都能保持自己最初的信念,絕不能產生動搖。

袁殊

嗯。

就這樣,袁殊名義上在國民黨軍統內部任職,實則接受中共安排與調遣……

危機四伏捨命搏

我們毫不客氣,幾乎是等於審判他一樣。不約而同地問他,跟日本人的關係。因為我們當時的觀點就是,你如果是國民黨的軍官,或者是國民黨的政工人員,那個共產黨的鬥爭是國共鬥爭,這個不涉及到民族問題。你投靠了日本人,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這是包括曾虎和我都是共同的觀點。

軍統骨幹會上,戴笠又向袁殊布置了兩項任務,一是暗殺李士群,二是深入日本關係,交換和平意見。

回到上海,袁殊加緊部署暗殺李士群的任務。76號戒備森嚴,他和軍統上海區區長王天木達成一致,決定用挖地道的方法爆炸76號,除掉李士群,他親自偵察地形,繪製地圖。正當計劃加緊進行時,袁殊卻接到了李士群親自打來的電話,告訴他說,「你的那一套不行了,你來吧。」袁殊不明就裡,他和李士群約定在靜安路一家小咖啡館見面。不料,76號車子開來,從車子上跳下三四個彪形大漢,闖進咖啡館,架起袁殊就往外走,掙扎之中,彪形大漢警告他說,「袁先生最好不要動,李先生指示,如果反抗就當場打死你。」就這樣,袁殊成為李士群的刀下魚,板上肉。

李士群

老朋友,想不到我們以這種方式見面了,啊?

這種暗殺、爆破的勾當你,袁殊竟然也幹得出來?你還拿我當朋友嗎?

袁殊

朋友?你會當我是朋友嗎?我們各為其主,我軍統你日特,我抗日你親日,說我們是朋友,你覺得會有人相信嗎?

李士群

好一個「你軍統我日特,你抗日我親日」。這當年我落難的時候,你給錢給住處,我十分的感激,跟你定下「你不殺我,我不殺你」的密約,就是擔心有一天你我像今天這樣刀兵相見。可是我真的沒想到,你居然背信棄義想要暗殺我?!

袁殊

干我們這行的就和打仗一樣,有勝有負,今天栽在你手裡,我沒什麼可說的,聽憑你們處置吧。

李士群

好,好!你英雄你好漢,你嘴硬,你想死,我成全。日本憲兵司令部的命令已經下來了,就是要把你就地處死。

袁殊

行啊,不就是一死嗎!可是,我這會兒一要喝酒,二要洗澡換衣服,三呢,要請你的老吳吳世寶把我的小汽車開來。你要是真講交情,那就先幫我這一點小忙吧。

多年後,兒子曾龍非常嚴肅地追問父親,「1935年你被捕之後,出賣過組織嗎?」「誘捕王瑩,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在曾龍看來,這些事情對於身為中共地下黨員的父親來說,都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來不得半點含糊。

袁殊在兒子面前坦陳了當時的想法。對於自己從事潛伏工作以來的第一次被捕,他感到有些緊張,思想上有動搖心理,因為「恐懼之心,人皆有之」。但他堅稱自己表現尚可,儘管有軟弱的一面,但並沒有使任何一位同志遭到迫害。他之所以打電話給王瑩,讓她來到軍統,是因為他確信,王瑩並沒參加過任何中共的活動,軍統之行也不會對她造成傷害。而「擁護蔣委員長抗日」的說法,既符合民眾心聲,又與中共聯合抗日的政策相符,並無根本的不妥。

岩井英一全力營救了袁殊,但也從此將袁殊拉上了日本侵華的戰車。他要求袁殊公開發表文章,宣傳日本「大東亞共榮」主張;委任這位「值得信賴的好朋友」全權負責岩井公館一切事務,組建大眾黨,掣肘汪偽;還為袁殊配備了私人保鏢和防彈汽車,全力保護他的安全。然而,正是這些行為成了日後橫亘在袁殊和孩子們之間一道深深的鴻溝。

從抗日到親日,袁殊如何一步步走近岩井英一,落下「漢奸文人」的名聲?

面對兒女的指責,袁殊是否堅定著自己秘密特工的身份不肯透露半分?

從袁殊到曾達齋,這位在上海灘偽裝14年的紅色特工如何度過自己的後半生?

敬請收看 《暗戰》之《我的特工父親袁殊》。

編輯:董琬亭、巴塔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末日轉機——氣候現實與中國
藝術空間:「石頭記」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