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古猗園觀臘梅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古猗園觀臘梅

本文為作者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文/圖:似水流年。生活,總會有不期而遇的美好,生生不息的希望,我記錄,我思想,引一句巴金的話:"我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

梅花三弄

 樂府

純音樂 

00:00/04:11

忙Day,天氣大好,一掃前幾日烏雲障日,突然著想要去看臘梅,時已是下午二點鐘了。閑雲野鶴似的飄然至二十公里外的嘉定,也正因為在嘉定南翔離市區很遠,曾幾番躊躇,夏天錯過了拍荷花、秋春還錯過了牡丹,錯過了菊花,今兒個就直衝梅花去了。

古猗園取自《詩經》"綠竹猗猗",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樓台亭閣、水榭走廊,小橋流水、假山怪石,竹山青青,綠竹猗猗。夏有荷花,秋有海棠,冬有臘梅,四季花季更迭爭芳吐艷。古猗園的景觀古樸典雅,典型的江南古典蘇式園林景觀,素有"蘇州園林甲天下,滬有南翔古猗園"的美譽。

園林共有臘梅200餘株,主要集中在梅花碑廊、頑石齋南側。南大門一路過來,過亭台穿曲橋,一路直奔梅花碑廊,至園囗有一石牆刻著"暗香"偌大二字處,絡繹有一些攝影愛好者進進出出,便急切見那一朵朵金黃綻放枝頭起來。

梅花廳,全木結構,墨柱紫窗,窗格精巧,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築。梅花廳四周道路,均用鵝卵石、白瓷、青瓦鋪成的形態各異的梅花圖案。西北側是梅花碑廊,鑲嵌27塊古今名人題詠梅花的詩句,書法多出自名家之手。梅花廳四周遍植梅花。主要品種有淡黃的素心梅、香氣濃郁的磬口梅、瓣有紫色條紋的狗牙梅。

側廳前率先開了三五株素心梅,素心梅花瓣長橢圓形,向後反卷,花色淡黃,心潔白,花香芳馥。枝條光潔伸長,花朵較大,疏散地開著,花黃的嬌俏可愛,襯在烏紫飛檐牆角,有一枝枝,也有一大串,掩映在白牆青瓦的古典建築中,"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別有一番古韻味。

幾株色彩金黃的馨口梅、金鐘梅散開在正廳前,邊上眾多的臘梅一株株樹枝上長滿了灰青和黃色的小苞蕾,我便想來得早了,這要是一齊開了,該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景象了。馨口梅花瓣較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因其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狗牙梅花色猶如蜜臘,花香濃郁。金鐘梅花大色黃,形似金鐘,重瓣,香氣亦濃。花繁株密,枝條緊湊,枝幹密密的綴滿金黃色,真有亂花迷人眼的視覺效果,引得眾多人爭相拍攝。梅花廳內廳內、碑廊香氣瀰漫在空氣中,滲入鼻息肺腑間,頓覺周身愜意,精氣充盈。

除了廳前,堂後、水畔、路旁的幾株開著花的臘梅,與竹林、山石、小橋、流水相映生輝。"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移步換景間,鴛鴦湖畔、戲鵝池邊,牆角旮旯"寂寞開無主"的臘梅零星分散散開,大多為素心梅。素心梅據說屬臘梅最名貴的花種之一。寒風中,一株株支幹鐵骨虯枝,一朵朵花兒悄然綻放,縷縷暗香或近或遠淡而沁人。

頓覺水沉粗,幽香襲一湖。瘦枝梅韻格,鮮蕊桂肌膚。

月下高真夢,煙中靜女圖。主人無俗累,花性也清孤。

古來今往梅與蘭、竹稱歲寒三友,"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是梅清孤傲骨最貼切的吟嘆,引多少聖賢名士吟詩誦贊,多少大師名家筆畫丹青。它傲立數九嚴寒,從孕育到開放,要面臨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寒凍,而是經歷整個冬天的冰霜和雨雪,只有孤獨作伴,只有寒冷相陪。於歲首沖寒而開,花香沁人心脾,留得清氣滿乾坤。

我愛梅,也懂得梅。年年都去明城牆下觀梅景。"梅花香自苦寒來」,臘梅和梅花同樣經歷三九寒冬,不畏嚴寒,傲霜鬥雪。回想到人,一生要走過多少的彎路,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不入流俗,不故作淡雅;經得住寂寞,耐得清貧;在生命的長河裡,遭遇坎坷時能強忍著雪的冰涼,不被理解時抗衡著北風的強勁;有一身傲骨,經得起這份磨難;有一身沉氣,在暗夜裡漸行;有一身清氣,在孤苦中思考;有一顆堅貞的梅花心,在失意中沉澱,在平凡的世界裡去孕育生命的暗香。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州旅遊體驗師 的精彩文章:

美麗漁村金嶴實踐之行

TAG:溫州旅遊體驗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