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崖墓懸棺下臨深淵,地處絕壁,古人是如何將棺木放入洞內的

崖墓懸棺下臨深淵,地處絕壁,古人是如何將棺木放入洞內的

龍虎山,為中國道教發祥地。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見,山因得名」。

龍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仙人張巨君主之。龍虎山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然自漢至今,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保存者唯有天師府。

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岩組成的丹霞山體。2010年8月2日,龍虎山與龜峰被一併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龍虎山位於江西鷹潭市南郊,按照北孔南張的說法,曾是張天師修鍊寶地的龍虎山就是我國道教的發祥地。

龍虎山的區域內有99峰、24岩,蜿蜓流淌於群山之間的是水色清漪的仙水溪。

道教文化節每兩年舉辦一次,集道教朝聖、旅遊觀光、經貿洽談、民俗採風於一體,是國內唯一以道教文化為主題的盛大旅遊節日。龍虎山主要風景區有上清宮景區、天師府景區、龍虎山景區、仙岩水岩景區、岩墓群景區、象鼻山排衙石景區、獨峰馬祖岩景區。圖為象鼻山。

圭峰位於弋陽縣南信江南岸,西距鷹潭35公里,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圭峰共有36峰,八大景觀。圭峰原名龜峰,因山石相疊如龜,故名。

懸棺遺址便位於仙水岩一帶。龍虎山 仙水岩,有成片的千古崖墓群,絕壁之上,玉棺懸空 ,神秘莫測,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

專家考證認為,龍虎山的崖墓懸棺群,距今有2600餘年的歷史,是古越人所葬。 龍虎山崖墓下臨深淵,地處絕壁,那麼古越人是如何將棺木放入洞內?崖墓里葬的又是什麼身份的人?

儘管龍虎山懸棺至今未解,但是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秘絕壁懸棺的腳步,1989年, 上海同濟大學古代機械研究專家陸敬嚴教授,研製出仿古吊裝法,把重達200公斤的棺木提升至洞口,由吊裝人拉進洞中安放。

陸敬嚴教授的這種仿古吊裝法升置棺木的過程,如今已經在龍虎山展現,並成為龍虎山一個固定表演節目,這個節目就設置在仙水岩懸棺比較集中的飛雲閣。

表演者自峰頂輕輕騰空跳起,沿著垂直懸掛到江面的繩子而下,當他們下滑到接近峭壁中間的岩洞時,只見他們劇烈地搖晃繩索,借著慣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躥入洞中。

最好的位置當然是花5元乘船到河中心,正對著仙女岩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憶家國 的精彩文章:

9老照片告訴你,瓦良格在蘇聯的時候
實拍中朝邊境,鴨綠江兩岸老百姓的生活

TAG:記憶家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