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擁有過程,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嘎瑪仁波切精彩開示節選
不斷堅定正知正念才最為重要
學會用慈悲來定義真正的善良
宗喀巴大師講過「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於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對很多人而言,了解「空性」還為時尚早。
作為大乘佛教徒的一個基礎,是培訓好自己的善心。能夠記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慢慢培養自己發出菩提心,行持菩薩道,不斷堅定正知正念才最為重要。
讓我們的心,從一個頑固不化、執著、傲慢的剛強凡夫之心,慢慢變得柔軟、善良、慈悲。這不僅僅是堅持好做人原則,而需要佛的智慧,幫助大家慢慢學會用慈悲來定義真正的善良。
人死了就變成人們不願意靠近的東西了
學會擁有過程 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歷代多少擁有千軍萬馬的英雄豪傑,最後也不過是黃沙埋枯骨。活著時,長得英俊美麗人見人愛,死了就沒有人願意去靠近了。這個時候它既不是俊男也不是美女,是一具屍體。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會去這樣想,非常執著。活著的時候,別人斜眼看我們一眼都不行,語言刺耳一點也會很在乎。有什麼好執著的?實際上,人死了就變成人們不願意靠近的東西了。所以,正確認識擁有,學會擁有過程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們錯把外來的加持,當作自我修行成就的開始
一切離苦得樂 都是身體力行的清凈業力
聞思理論是很有重要的,而且還能溫故知新。一切實修的開始,都離不開通過聞思所樹立起的正知正念,這是修行的"熱身"。但只停留在"書生"層面也是徒勞的。實打實開始的實際修行,也同樣不是"拿來主義"。
很多時候,我們錯把外來的加持,當作自我修行成就的開始。實修,並不是"嫁接"的概念。一切的離苦得樂,都是要通過我們自己的身體力行,去轉化清凈業力和習氣。
有時我在想,到底我是他們的師父,還是他們是我的師父?
在無常面前,一切都需要一笑而過。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是真理,誰造業誰承受是自然法則
窮時能理解富有,富有時也能理解貧窮。
所謂的具德善知識,一定要具備什麼樣的德?


※信仰,直接影響一個地區人民的性格與習慣
※修行必須具備的十種內外順緣,你有幾種?
TAG:昌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