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氏莊園——逝去的輝煌

劉氏莊園——逝去的輝煌

頭條開篇,先從我的家鄉說起。

我的家鄉是太行山脈淇河谷地的林州五龍鎮中石陣村。

村西小山坡上是我小時候常放牛的地方,從這裡看家鄉,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從村東的山坡上向西眺望,越過道道群山,太行就像一堵巨牆,橫亘南北,氣勢非凡。

一道小河從村邊流過,向北流入淇河,想起小時下河摸魚的情景,連氣味都覺得好熟悉。

但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劉家大院,也叫劉氏莊園。

小時候,在老師的帶領下,常去小氈帽老高樓(劉家大院綉樓)那裡憶苦思甜,接受教育,其它什麼現在也想不起來了。

長大後,隨著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印象越來越淡。

時間就這麼過著。

只到前幾年,外地的朋友要來看劉家大院,才猛然感到我把它遺忘了,我忽略它的存在價值。

那才是我的根啊,我應該為祖輩們辛勤創造的財富感到自豪,為保留下來這些建築感到欣慰。

我專門回家,走進劉家大院,觸摸歷史,感受時空,感受歷史,感受文化,感受一個家族的百年興衰。

劉氏莊園佔地60餘畝,房屋200多間,是豫北現存面積較大的一處清代建築群。莊園始建於清代乾隆15年,後又在清嘉慶23年、清道光五年及民國12年3次增修,雖然時間跨度大,卻保持了統一的建築風格。

莊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佔地面積1.4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198平方米,以四合院九門相照建築布局為主。劉氏莊園現存土木結構三層樓房一棟,四合院20多個,其中主院10個,房屋294間。現存較完整的大院4個,從西向東,隨地勢步步升高,形成相互關聯,又自成一體的建築群。

劉氏莊園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築群,房屋均為磚、石、木結構,配房鑲門鑲窗,有的還帶有閣樓,無不顯示出濃郁的地方特色,過廳門柱均為方型石柱,柱座有柱頂方石,四面雕刻有蓮花香菊,細膩迷人,台階為連續抱鼓石裙邊。

劉氏莊園建築群舊貌殘存,莊園主人——劉氏家族「老氈帽」「小氈帽」的傳奇故事也是口口相傳,為人樂道。家族成功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劉氏家族輝煌也並非一朝一夕創造,而是數代人不斷積累,由農及商,商優而仕的過程。據記載,劉氏世祖劉世佳自明朝永樂年間奉詔,由山西潞安府壺關縣福頭村遷居林縣中石陣村。幾代歷史相沿,劉氏率以儉樸治家,忠厚處世,勤勞致富,創業成功,家境日漸殷實。到「老氈帽」劉震峰曾祖父劉文光時,由於財源廣進,劉家土地達到140餘頃,管房(保存糧食的倉庫)30多處。

「老氈帽」劉震峰是劉氏16代孫,曾任南陽新野縣訓導、座補直隸光州縣訓導、中憲大夫、山西候補知府等。劉震峰二弟劉華風、三弟劉曉風均在京城舉高官。「小氈帽」劉際昌,在山西任汾州知府時,廉政為民,善斷多種疑案,深受百姓愛戴,群眾奉為「劉青天」。

古宅深院,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豪門古街,彰顯著沒落的輝煌

結構完整的中院是劉氏莊園的軸心所在

繁華散盡,一地落寞荒涼

精美的木雕構件

簡潔樸實的後院

最具特色的三層土木結構建築——「綉樓」

仰拍氣勢雄偉

俯拍巍峨壯觀

在四周現代建築的圍攻下,難得留下這樣一處清靜古樸的古村落群。

一抹夕陽照在昔日車水馬龍的券門古街上

相關歷史人物資料

劉震峰,字東藩,以稟貢任汲縣`新野訓導,乾龍丙午歲大衿,斗米千錢,道殣相望,偕從弟廷勛,辟園構室,以處餓者,名其園曰"冀生"",設廠煮粥,遐邇咸至,病則醫之,死則葬之,歲熟按口給米,勸歸鄉里,全活以千萬計名著河朔.太守王小孟,縣令康韻山,交欲薦聞,震峰曰:"吾恐民之死耳,忍藉以沽名!""力止之.淇水石橋長數千丈,時就傾圯,震峰捐貲倡修,復築石堰數千丈半出己囊.

劉震峰之 子劉際昌. 字春熙,咸豐壬子舉人。性孝友,胸懷坦易,好善樂施。鄉舉後署山西汾州府,公正廉明,善斷疑獄。董家莊河渠一案,經數任不能結,際昌片言折服,合郡稱頌。

劉啓彬,號筱舫,道光丙午舉人。初官內閣中書。俸滿, 以同知分發江蘇,袁端敏(袁甲三),[袁世凱叔祖父]留之皖營,獎知府銜,辦南京金陵儀鳳門保甲,懲賭博,振貧困,立義學,設救生船,民便之。委仙鎮厘局(稅務局),手訂厘章(收稅的規章制度),有益餉源,無病商家,歲溢額十餘萬金。光緒初江北河運,水淺船擱,啓彬建議用拖壩之法,全漕抵通。補松江海防同知,蘇屬漕運,洋輸。沙釣(貨運小船)齊集黃浦,兌運無誤。沿海萑苻出沒,嚴設戒備。奏賞三品特用道,以積勞解紉歸。

主 編:楊玉東 編 審: 魏俊彥

責任編輯:閆 麗 編 輯: 劉玲玲

中共林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官方微信公眾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州黨史 的精彩文章:

【青春逐夢】難忘的童年

TAG:林州黨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