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下奇景——牛首佛光

天下奇景——牛首佛光

天下奇景——牛首佛光

青銅峽

牛首山

牛首山,矗立在美麗富饒的銀吳平原與衛寧平原之間,山脈南北走向,長約29公里,寬約9公里。兩座主峰,名曰武英和文華,二峰爭高,不相上下。武英峰海拔1781.5米,文華峰1677米,相距不過500米左右,一南一北,對立聳峙,之間有一狹窄山脊,像是把雙峰牽手相連。雙峰望之有高可插雲之勢,觀之又如「牛首犄角」,故云「牛首山」。

但有專家考證說:「牛首山名稱是由西夏牛首寺演化而來。在清初還是個俗名,到乾隆年間才在縣誌中列為山名。」

牛首山寺廟群分東寺廟群和西寺廟群,分屬青銅峽和中寧所管。東寺廟群在青銅峽市以南20公里的地方,廟宇大多分布在山崖和幽谷中,有保安寺、睡佛洞等19座廟宇。西寺廟群在中寧縣境內,枕山面河,依山而建,有滴水寺、觀音殿等26座廟宇

大西天寺是牛首山寺廟群中最高的寺廟,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它屬於西寺廟群,建在牛首山北主峰——武英峰頂。大西天寺古名為牛首寺,民國重修時,改為大西天。據說,大西天的座基就是秦朝大將蒙恬派兵鑿石的遺址。明代佛教盛行,當時的大西天經多次擴建,建築美觀,規模空前,有「四鎮靈境,朔方名剎」之美譽。後地震損壞,雖又重建,但規模不如從前。

說大西天寺,就不能落下小西天寺。小西天寺坐落在牛首山的文華峰頂上,與大西天寺遙相對望,形成犄角狀。小西天寺與大西天寺相似,規模宏大,建築布局精美,是牛首山上保存較為完好的一處寺廟。小西天寺極被人們推崇,因為這裡有一個釋迦牟尼於此講經九九八十一天的傳奇故事,繼而被後人敬仰。

牛首山群山環抱,群峰爭高,連綿起伏。主峰面南,三面臨崖,一面靠水。站立於峰頂,三面峭壁懸崖眼前立,腳下萬丈深淵不見底,驚險刺激。

無畏者可在高處抒發壯志凌雲,膽小者也可縱情大喊,讓山之雄偉為其平添一些勇氣。

若在睛空之日,抬眼望去,東至吳忠、靈武,北至青銅峽、永寧,西至中寧、中衛,塞上千里景色盡收眼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正是這靈山秀水,造就了一個大自然十分罕見的獨特奇觀 —牛首佛光。

牛首佛光並不多見,古書上有記載,但是今人發現牛首佛光是在20世紀80年代。其形成跟當地的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繫。

出現奇觀的季節在4至8月份。日落前一小時左右,空中有要再形成時,如果站在牛首山上鳥瞰黃河,便會見到奇觀,約一刻鐘後消失。

牛首佛光顯現時,多呈三種形態

01

一是連接東西兩岸的正河和漢河中,形成一條幾十米寬的金黃色光帶,如同黃i河上架起了一座金橋,熠熠生輝;有時還反射出強烈的金光 , 把牛首山西麓十多平方千米的山 在照得異常 明亮。

02

二是河水中有正品字形或倒品字形的三個太陽影的映象, 如金盤入水。有時影像顏色不同,似乎隱含著釋迦牟居口他的左右期寺需手的身影。1985年6月, 一個日本考察組在青銅峽水庫區考察黃河時,在山上等候了一周時間,拍攝到了品字形的太陽景象照片,還贈送中寧宣傳部一張。

03

三是河水中有時出現一長串串太陽影象,像一串彩燈落入水中;有時河水晃動, 又似碎金閃射, 或金蛇逞威; 有時又是一片光團散彩, 売如天女散花。太陽映入水中, 一般呈現光柱狀。"長河落日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 尤其是太陽映到水中以正反三角形排列更是難得。

有同志根據牛首山地區的環境狀況分析認為, 牛首山奇觀可能是太陽經過盆地上空霧靄的作用,反映到特殊形態的黃河水面,映成各種景觀所致,晴天是看不到的。

這種看法不無道理。但究竟原因何在還是個迷。

牛首山是佛家聖地,有許多神秘。明朝萬曆年間的?重修牛首山碑記?中,曽記載了這樣的一條 「奇觀」:「時而現燈河曲,天花散彩, 遇之者恆以這際難逢。」崇被六年(1633年)的?重修藥王殿施茶碑記?中也記載說: "下則河放毫光,常顯照應。"有一首古詩日: "地海靈光寶願。"

牛首佛光可與峨幅佛光、泰山日出、黃山雲海、漢河極光等自然奇觀相媲美, 同樣堪稱全國自然景觀之最。

我登上大西天參觀, 一位常年住寺師父告訴我,當他第一次見到佛光時,立即跪倒叩拜,以為佛祖要降吉祥哩。

到底是什麼樣子呢,都是所見之人描述,遺憾不能一睹其景。我雖然沒有親眼所見牛首佛光的罕見奇觀,但是猜測著她出現時是怎樣的一種美,已經異常興奮了。而且我也知道,牛首佛光雖然是一種自然景象,但是與牛首山寺廟群聯繫起來,就有更多吉祥的味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