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為什麼要做一名志願者

我為什麼要做一名志願者

我為什麼要做一名志願者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龍潭人,也就是抗日戰爭最後一戰湘西會戰龍潭戰役的那個龍潭。但是,我卻並不了解這段歷史,直到上大學參加抗戰英烈祭奠活動,接觸到一些關愛老兵的志願者,我才有了做一名志願者的想法。

2017年清明,我隨同懷化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去祭奠抗戰英烈。我看到青山界抗日陣亡將士公墓,一個圓形的土包子,高約一米,石頭圍徹,沒有墓碑,沒有鮮花。那圍裹墳塋的石塊裂開一條長長的巨大的縫,參差的、幽黑的裂口,彷彿一道深邃的傷口,又彷彿一張正在呻吟的嘴巴。主祭告訴我,這裡安葬著一千多位國民革命軍第一百軍十九師和六十三師在龍潭戰役中陣亡的抗日英烈,平均年齡不到24歲。我看到塘灣枳木槽山坡上一位連長的墳塋,矮塌塌的快要與山坡融為一體,孤寂地躺在萋萋的山坡上,任憑雨天的流水沖刷,墳頭的土堆已被沖平,露出了裡面的棺木。這一整天的祭掃,我心中瀰漫著無邊的崇敬與蒼涼。

2017年暑假,開學前提前來到學校,在金衛婷老師的帶領下去到辰溪,調研辰溪抗戰文化遺址。當我看到棗子林2000多名抗戰烈士寂靜地躺在一片松林之下,墳塋塌陷,白骨隱隱;丹山寺後面海軍墓地,安眠著120多名烈士,墓地被毀栽上了柑橘,僅存一座墓被荒草覆蓋,連輪廓都看不清;桑木橋國民革命軍獨立30師第32旅的烈士墓蕩然無存,80多座烈士墓,只找到幾座疑似墳墓的土堆,上面長著油茶樹。一種說不出的疼痛在我心裡蔓延,我們的抗日英雄,不應該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淹沒!我才有了做一名志願者的想法。

2017年國慶,我隨龍潭志願者團隊去給龍潭老兵送物質。金廠村93歲的向茂瑞老人,那天一個人在家。我們將老人從裡屋扶出來,老人披著志願者送來的紅色圍巾坐在凳子上,娓娓道出他的抗戰故事。1945年日本人打到龍潭,21歲的向茂瑞老人自己跑到師部要求參軍。因為老人是三代單傳的獨子,又未婚,遭到拒絕。但他堅決要從軍,不讓日本人到他的家鄉來搞「三光」。招兵的人請示上級,指示尊重本人意願,他才得如願參軍。在龍潭圭洞,他和隊友組成五人夜襲隊,殺死兩個鬼子和一個漢奸。老人情緒很激動地站起來,一字一句地說著:「就算是死,我們為了我們的民族,所以扛起槍杆子打!」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民族情懷,一種超越生與死的民族情懷!望著可敬可愛的老人,崇敬與莊嚴之感油然而生,我知道,我們應該把這種情懷傳承下去!

國慶未完,我想再去拜訪紅嶺村黃土坎的抗戰老兵王本松爺爺一次。那天正好宗廟祭祀,老人看到我後,在眾人面前掏出隨身攜帶的勳章,開心的像個得到褒獎的孩子。當年紅岩嶺、鷹形山中日激戰,村民們不願撤離主動留下助戰,送飯抬傷員,刺探敵情等等。王本松爺爺參加了鄉會所的地方武裝,曾為趕來參戰的第100軍帶路,帶領部隊抄小路爬到紅岩嶺戰場。王爺爺在龍潭英雄山經歷了6天戰鬥,親眼目睹死傷無數,在紅岩嶺也經歷了6天戰鬥。那天還偶遇了89歲的吳福盛老人,當年16歲的他為100軍19師喂子彈,老人講紅岩嶺戰鬥打了七八天,他只守著喂子彈,後來槍手犧牲了,他就回來了。靠美國飛機的援助,日軍退到山門去了。想起當年的戰爭,老人露出了一種極其複雜的感情,眼裡溢出了渾濁的淚水。吳福盛老人還沒有被納入抗戰老兵關懷之列。英雄老矣,他們應該享有民族英雄的榮耀和尊嚴!我想,一定還有很多像吳福盛老人這樣的抗日英雄需要被發現、被認可、被關懷,他們在等待著,期盼著,我感到了時不我待。接下來的又一件事情,深深地刺痛了我。 我成為一名志願者的想法,更加堅定了。

2017年11月,抗戰老兵文振亞老人逝世。我懷著肅穆的心情走進殯儀館「功德廳」,我看到文振亞老爺爺平靜地躺在那裡,就像睡著了一樣,但是我知道,又有一位民族的英雄與世長辭了。關愛老兵、尋找老兵,成了一件刻不容緩的事。

以前,我不曾想過要成為一名志願者,直到遇見越來越多需要關懷的老兵,接觸越來越多溫暖的志願者團體,我也越來越想做一名志願者。

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名志願者,因為歷史需要銘記,因為老兵需要關懷!因為今天的歲月靜好是七十多年前這群戰士用生命換來的,因為這群曾經為了民族存亡浴血奮戰的群體漸漸在歷史中隱退。而我們可以做的,僅僅是多給他們一點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致未來的你 X 先生
北京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用這樣的早飯,讓孩子從胃暖到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