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性化的互聯網

女性化的互聯網

我前不久,讀了一篇文章,說互聯網具有很多女性主義的特徵。於是我決定在公司內部做一次分享,去找了一些資料,結果案例越找越多。這一次,我就分享一下互聯網具有哪些女性特徵。

注重體驗VS注重解決問題

男性思維,是發現問題,釐清問題,找出解決方案。而絕大多數女性並不按照這個套路走,和如何解決問題相比,自己的感受,體驗更為重要。

所以你會見到男的手錶是這麼的複雜,因為有很多功能,可以解決很多種問題。

但女表這是這樣子的,跟功能齊全相比,女性更注重的是這個表看起來舒不舒服。

所以當你買一個電器回來的時候,你會發現男的會願意抱著說明書研究。但是女的,往往直接把說明書扔一邊。

如果互聯網是按照男性思維發展的話,那麼互聯網的電視遙控器應該是這樣的:

手機設計,應該是這樣的:

軟體界面應該是這樣的:

而如果互聯網是往女性化的注重體驗發展的話,遙控器是這樣的:

手機則是這樣的:

軟體界面則是這樣的:

以前軟體設計,功能能多一個是一個,只要能解決問題就行。但是現在,如果設計的功能不好用,那麼,公司寧願把它砍掉,也不要讓它出來禍害用戶。

在注重體驗的當今互聯網,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如果產品經理設計的功能傻逼不會使用,那個產品經理就是傻逼」。

外觀VS實用

女性是很注重外觀的,男的則比較注重實用。

怎麼說?

網上有一副圖片,大家看了都會會心一笑。

女的,就算衣櫃滿滿,還是覺得沒有衣服穿。男的呢,只要有一套衣服,這周就可以撐過去了。

因為女性最注重外觀,所以女性的金鏈子,也要有很多種款式,比如:

而注重實用的男性金鏈子,外觀不重要,重要的是,夠粗:

以前互聯網,和遊戲的盈利,很多靠的是實用的功能,或者裝備。但是我們看一下現在很多廠家的收入:

對,竟然有公司靠賣這些表情一年賺2.7億美金。

小米主題2015年的收入:

去年最火的遊戲:

是的,就賣這樣的皮膚:

如果你是資深的網民,你會想過有一天,互聯網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是賣漂亮的外觀嗎?

Q版形象化VS邏輯化

男女思維有一點差異,就是女的是形象化思維,男的是邏輯化思維。

所以你跟一位女性聊天的時候,她跟你講一件事情,會手不斷的在那邊比劃,好像要畫出那個樣子,但是邏輯可能完全亂掉。男的呢,則會跟你用邏輯化的思維描述,比如「一……二……三」,或是「首先……接著……然後」。

你問男的,你的座位在哪裡,他會告訴你,進去左轉,在柱子的後面。你問一個女的,那她可能會手指著某個方向,說「那邊,那邊」。

所以這個叫邏輯化的內容:

這個叫形象化的內容:

而這個,叫Q版形象化:

所以以前基於男性思維的互聯網信息是這樣子的:

而現在,基於女性的互聯網信息是這樣的:

連中國移動都懂得Q版形象化:

我黨也懂:

Q版形象化可能聽起來不是很有氣勢,那我說一個有氣勢的詞,叫「讀圖時代」。這是一個讀圖時代。能用圖的,就不要用文字。

當然,能輕鬆的賣萌可愛的,就不要嚴肅。

愛逛VS直入主題

以前,我老婆叫我去陪她買雙運動鞋。我不愛逛街,不過心裡想,買雙運動鞋,估計很快就搞定了。於是就乾脆的答應了。

結果那天,我們先經過了一家女裝店,逛了半小時,下一家,又看了褲子,下一家……一個下午3個小時過去了,我們還沒經過運動鞋店。

基本上下面這個圖可以解釋男女買東西的不同。

男性購物,就是喜歡直入主題。而女性,喜歡漫無目的的逛。

女性喜歡逛街購物,是有數據支撐的,並不是我亂說的:

互聯網從來不是給喜歡單刀直入的男性設計的,比如,你想買一個空調,你上網輸入「格力空調」,那麼,搜索頁的右邊有給你推薦一些東西:

你打開一個空調,進入產品頁面,然後你想看看空調的詳情介紹,首先給你介紹一些業務:

往下拉,再給你介紹一些活動:

如果你忍住,沒有去逛其他內容,它還會再給你機會逛逛其他的空調:

如果你還是忍住沒有分心,那就給你看看你原來要買的東西吧:

你看完了詳情頁面,它會說,我們還有其他的商品,你要不要逛逛?

你可能想說,好吧,我不買東西,我想做一個安靜看新聞的美男子總行了吧?不行的:

網路會時時刻刻告訴你,我們有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東西,你要不要看看?

你可能想說,可能中國才這樣?不是的。

看吧,國外的網站,也是很多讓你分心的內容(guǎng gào)的。

所以,假設有76%的女性愛好是逛街的話,那來互聯網。互聯網,時時刻刻給你逛街的體驗。

情感化VS理性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講一下情感化跟理性化的不同場景。

小明有一天上班的路上,差點被一輛車撞了。他到辦公室,會跟同事說,「窩草,我今天差點被車撞了」。

小雪有一天上班的路上,差點被一輛車撞了。她到辦公室,碰到同事,她拍了拍胸口,然後抓住同事的手,激動的說,「豬豬!你知不知道,我今天真是太危險了。」「你看看我這裡,是不是紅紅的,你知道嗎?差點你以後就見不到我了……」

非常富有感情的描述。

所以呢,以前的頁面,會給你列出一些信息,客觀的告訴你發生什麼事情:

而現在的網頁,都是帶有情感的,比如一個小人摔倒了:

比如一個萌萌的形象請求你不要做某個操作:

比如一個很失落的小人告訴它失敗了:

或者幾個小人叫你鬆開手指:

現在的互聯網的這個趨勢,叫情感化設計,就是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給你展示一些內容,而是帶有情感的,讓你感覺這個產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推薦

你經常見到女同事們坐在一起,討論哪個牌子的衣服好看,哪個牌子的奶粉不上火,哪個商場有誰喜歡的飾品。

但是你見到幾個男同事坐在一起討論購物的場景嗎?

女性想買一個商品,可能是

而男的買東西,則是,我想買一件T恤,我上網下單,成功。

電商圈普遍同意一個觀點:「女性用戶更樂於分享自己的網購商品和購物心得,女性在消費過程中極其看重意見領袖及已有用戶意見,女性用戶更加註重達人推薦、朋友意見、使用者心得等。」

所以,現在的互聯網,非常注重女性的這個特徵。

有很多直播,展現美麗的自己:

有很多微博,教你穿衣搭配:

也有很多視頻,教你怎麼化妝:

而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推薦你買某些商品。而你,也願意聽她們的建議。

這些都有說法的,叫網紅經濟,和社群經濟。不過可能沒多少男性,對這些有體會,因為這些經濟,針對的就是女性喜歡推薦,分享,交流的這個特徵。

情緒化

男人是理性的動物,而女人,則是情緒化的動物。

我舉個例子:

假設你跟你老婆吵架,你跟她說,「來,我們講講道理,你看……」你猜,結果會怎麼樣?

男人跟女人吵架,從來不是靠講道理贏的。你要哄好你老婆,只有逗個悶子,講個笑話,讓你老婆噗呲一笑;或者跟她認個錯;或者告訴她,你愛她。

所以之前,微博上在熱傳康師傅用地溝油,康師傅發出了一個嚴正的聲明:

你猜結果怎麼樣?網上罵聲一遍。因為網民就是情緒化的。跟網民講道理,是行不通的。

潘石屹就比較懂這一點。

喬布斯死的時候,潘石屹在網上說了一句特別不合適的話:蘋果公司應該降價,把蘋果手機降到一千塊錢,來紀念喬布斯。喬布斯是誰啊?那可是在果粉心裡神一般的人啊。大夥就拚命罵潘石屹?說他為什麼不把房價降到一千塊錢啊,然後給一千起了個名字——一潘。

那怎麼辦啊?潘石屹難道像公關大師講的那樣開發布會把事情說清楚,公眾是不會給你講道理的,公眾是女性主義思維。所以潘石屹很聰明,他既不往前走,也不往後退,而是往旁邊跨一步,他讓自己的平面設計人員設計出一潘的鈔票,印了幾箱子,逢人就發,把這件事變成一個玩笑,而不是我跟你講道理。

我們再說一個經典案例。2012年,新周刊指責網易客戶端抄襲他們的內容:

網易發了一份聲明,我們看一下主要內容:

我們第一時間核實了該文出產的所有環節發現,您的措辭實在是太客氣了。因為該文不僅大量複製新周刊官方客戶端的專題內容且無任何署名,而且編輯還擅自進行拼湊加工,導致該文從形式美到邏輯美兩方面都完敗原文。這種赤裸的抄襲行為令人髮指,編輯在專業方面的修養也同樣令人寒心。(逗個悶子)

涉事文章我們已在第一時間刪除。3.涉事編輯將嚴格按照網易編輯流程相關法規進行嚴肅處理,無條件執行。(認錯)涉事編輯是正式編輯,絕非臨時工。7.希望大家去手機應用商店下載新周刊官方客戶端。最後,新周刊君,我們真的很喜歡你們的內容。(說我愛你)

結果,網上反而沒什麼人罵網易了。新周刊也只能啞巴吃黃連了。是不是覺得互聯網的公關處理跟哄老婆很像?

女性化的組織管理

1980年代初,組織社會學家喬伊斯·露絲查德(Joyce Rothschild)對女性化組織方面的有關研究進行了歸納和發展,建立具有6個特徵的女性化組織模型。

然後我們看看矽谷互聯網公司現在談的服務式領導(Servant Leadership):

這不是赤裸裸的抄襲女性化組織嘛。

連互聯網公司的管理都要求向女性化組織靠齊,在這個互聯網無所不在的今天,你是不是該好好的讀懂女性,不然,你怎麼讀得懂互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工作有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有工作有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