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十大頂級傑出武器:蘇27最得寵

俄十大頂級傑出武器:蘇27最得寵

1 蘇-27

蘇-27是蘇聯/俄羅斯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是俄蘇霍伊公司研製的第四代戰機。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側衛」(Flanker)。

1987年9月13日,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空軍的P-3B型反潛巡邏機,正在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遭遇一架蘇聯新式戰機。這架蘇軍戰機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側螺旋槳葉片,損壞的槳葉中一條11厘米的碎片在強大的慣性下被甩出去擊穿了P-3B機身,碎片像手術刀那樣將P-3B右翼外側的發動機割開一個大口子,導致P-3B機艙內失壓,P-3B的飛行高度在一分鐘內掉了3000多米,在墜海前的最後一刻才僥倖改平,勉強返航。

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那架神秘的蘇聯戰機,就是蘇-27,而這次衝突,被作為最著名的蘇軍空中撞擊戰例載入史冊。

2 「AK47」槍支

AK47式突擊步槍是由蘇聯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世界最著名的突擊步槍。由於其堅固耐用、結構簡單的眾多特點,一度成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士兵最喜愛的步槍。

AK47是被廣泛使用的步槍,裝備了世界上30多個國家的軍隊,有的還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蘇聯將АK-47系列步槍及其及製造技術輸出到世界各地。由於AK47及其改進型令人驚詫的可靠性、結構簡單、堅實耐用、物美價廉、使用靈便,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甚至西方國家的軍隊或反政府武裝都廣泛使用。

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則因AK系列步槍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使用而被譽為「世界槍王」。

3 米-8

米-8北約綽號「河馬」(Hippopotamus),與米-17系列一起,是蘇聯米里設計局設計的世界經典通用直升機,也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直升機(12500架以上),而且生產數量還在不斷上升,號稱直升機王國中的「卡拉什尼科夫」。

無論作為軍用直升機還是州長的私人班機,她都遊刃有餘地切換著她的角色。這款性能優異的直升機,絕對是航空史上的經典,創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傳奇。

4 S-300系列

S-300是蘇聯/俄羅斯研發的第三代地對空導彈系統的合稱,共有三種基本型號S-300P、S-300V、S-300F,並以這3種基本型為基礎衍生、改進出了諸多新型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S-300系列家族。

S-300系列防空導彈已發展成為反巡航導彈、反戰術彈道導彈、反飛機並舉的多用途防空與反導系統,可適應從超低空到高空、近距離到超遠程的全空域作戰。

5 颱風級核潛艇

颱風級核潛艇是蘇聯最大的彈道導彈潛艇,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潛艇,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該潛艇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設計目的是為了達到「相互保證毀滅原則」。與它的對手—美國俄亥俄級相比,其體積近乎於是後者的兩倍但是核彈投射能力遜於後者。

其射程達到8300公里,可以讓颱風級打擊到與她同處一個半球的任何一個目標。颱風級核潛艇是目前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

6 「鎧甲-S1」(Pantsir-S1)

「鎧甲-S1」防空系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它裝備12枚射程為20公里的地空導彈和2門30毫米口徑的自動火炮。它可以同時發現並跟蹤20個目標,既可在固定狀態下,也可在行進中對其中4個目標實施打擊。除巡航導彈、反雷達導彈、制導炸彈、各種有人和無人戰機外,「鎧甲-S1」還可打擊地面和水中輕裝甲目標以及有生力量。

「鎧甲-S1」系統最獨特之處,是能夠自動選擇使用導彈還是高炮來摧毀目標。

「鎧甲-S1」防空武器系統可以保護小型軍事、行政和工業設施以及區域免遭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和精密制導武器的襲擊,同時還能在受到大規模空襲時加強防空系統。

7 俄羅斯鐵路戰略導彈系統

俄羅斯軍用鐵道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上世紀60年代。在蘇聯的廣袤原野上,經常能看到這些神秘列車呼嘯而過的身影。從外觀上看,除了有3台機車外,這些由6-8節車廂組成的導彈列車與普通貨運列車幾乎沒有區別,唯一不同的是,在機車後面有幾節全封閉「冷藏車廂」,這些車廂比普通商用冷藏車更長一些。

然而,就在這些貌似普通的車廂中,卻隱藏著最強大的武器——RT-23(北約代號「SS-24」,綽號「手術刀」)洲際導彈。它是前蘇聯的第五代洲際導彈,最大射程1.3萬公里,可攜帶10枚爆炸當量達35萬噸的核彈頭。只要一枚SS-24導彈就能摧毀小半個歐洲。

從1987年起,蘇軍一共部署了3個鐵路機動導彈師,合計12趟導彈列車,每趟列車部署3枚RT-23導彈,是名副其實的運行在鋼軌上的核武庫。列車可在行進中的任何地點發射,進行「手術刀」式打擊,能連續21天進行戰鬥巡邏。

8 卡-52「短吻鱷」

卡-52「短吻鱷」多用途攻擊直升機,卡莫夫公司研製的新一代晝夜全天候戰鬥直升機,用於摧毀地面裝甲和非裝甲目標、空中低速目標以及敵方在前線和戰術縱深的有生力量,執行偵察和管理戰鬥攻擊直升機機群的任務。

卡—52的最顯著特點是採用了並列雙座布局的駕駛艙,而傳統的武裝直升機都為串列雙座布局。該機採用並列雙座布局並非標新立異,它是根據現代武裝直升機的駕駛需要和所擔負的戰鬥任務而設計開發的。卡-52是為全天候、全天時、超低空攻擊地面目標而設計的。

9光榮級巡洋艦

期正值冷戰激烈時期,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氣勢,蘇聯不得不改變過去片面強調發展潛艇,輕視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的作法,陸續建成了基輔級航空母艦,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光榮級多用途導彈巡洋艦,以及勇敢級(或譯作無畏級)和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等一系列高性能的作戰艦艇。

光榮級是蘇聯在肯達級,克列斯塔I、II級,卡拉級之後,建造的又一型常規動力巡洋艦,項目工程代號為1164。基洛夫級與其先後於70年代初期和中期開始建造,其建造目的主要是為當時蘇聯新建航母護航,打擊美國的航空母艦,並擔任編隊的防空和反潛任務。但由於基洛夫級艦採用核動力,滿載排水量高達24300噸,因而建造和維護耗資巨大,難以批量建造和使用。相比之下,光榮級常規動力巡洋艦雖然排水量相對較小,僅為基洛夫級的一半,但卻配備有與基洛夫級大致相同的武器,具有相似的攻防能力,且造價適中,因而俄羅斯海軍將重點放在了建造光榮級艦上,這也是光榮級被稱之為縮小型或經濟型基洛夫級的原因,到蘇聯解體為止,光榮級只建成3艘,另外2艘停建,3艘取消。

10 第聶伯號火箭

R-36M是蘇聯所研製的最大的重型陸基洲際導彈。美國方面沒有能與之直接相比的型號(最接近的是MX「和平衛士」式洲際導彈)。按照美蘇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1),這種導彈應被銷毀。烏克蘭與俄羅斯兩國政府決定開發這種導彈的商業價值,對將其改裝為商用運載火箭進行了專門研究,於是產生了第聶伯號火箭。

第聶伯號火箭包含三種型號:第聶伯-1,第聶伯-M和第聶伯-3。火箭都使用蘇聯洲際導彈常用的劇毒可貯存液體推進劑。第聶伯號的發射均採取地下井冷發射的方式,利用原有的導彈發射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鯤鵬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孫權為何從聯劉抗曹倒向反劉降曹

TAG:鯤鵬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