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小波: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王小波: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題記

王小波先生去世多年,

今天讀他仍不過時,

為什麼?

歡迎在留言板中探討。

(丸子/抄寫)

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來源/王小波作品

編輯/森林

01

有關歷史的導向原則,還有必要補充幾句,它是由兩個自相矛盾的要求組成的。其一是:一切史學的研究、討論,都要導出現在比過去好的結論;其二是:一切上述討論,都要導出現在比過去壞。第一個原則適用於文化、制度、物質生活,第二個適用於人。

02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03

我舅舅上個世紀(20世紀)末生活在世界上。有件事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以三十年為極限,我們不可能知道三十年以前的事。我舅舅比我大了三十多歲,所以他的事我就不大知道——更正確的說法是不該知道。

04

總之,說到知識分子的職責,我認為還有一種傳統可循:那就是面向未來,取得成就。古往今來的一切大智者無不是這樣做的。這兩種知識分子的形象可以這樣分界,前一種一世的修為,是要做個如來佛,讓別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後一種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別人的手掌心就滿意了。我想說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後一種知識分子,因為不管是誰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05

那年夏天,蚊子在我腿上咬了很多包,都是我在院子里睡時叮的。夜裡滿天星星,我在院子里十分自由,想什麼都可以。一個中國人如果享受著思想自由,他一定只有十三歲;或者像我舅舅一樣,長了一顆早已死掉、腐爛發臭了的心臟。

06

我現在經常想到一個人,就是那位在二次大戰里躲在「邊樓」的猶太小姑娘安妮。她在那裡寫了一本日記,說她相信每個人在心底都是善良的,然後就被納粹抓走了,死在滅絕營里。這樣她就以一種最悲慘的方式證明自己是錯的了。她生命的價值就是證明了再不要相信別人是善良的。最起碼要等到有了證據才能信。

07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08

雖然記憶已經恢復,我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但我還想回到長安城裡──這已經成為一種積習。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對我來說,這個世界在長安城裡。

09

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傍晚時分,你坐在屋檐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凄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10

在冥想之中長大了以後,我開始喜歡詩。我讀過很多詩,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詩。好詩描述過的事情各不相同,韻律也變化無常,但是都有一點相同的東西。它有一種水晶般的光輝,好象是來自星星……真希望能永遠讀下去,打破這個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寫這樣的詩。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於是我開始存下了一點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麼我就戰勝了寂寞的命運。

11

我時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來思考問題,很多煩惱的問題就變得易解。

12

長安城裡的一切已經結束。一切都在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13

我那時是二十一歲,大許和我同歲,小紅才二十歲。人可以在那麼年輕時就那麼美,那麼成熟,那麼可愛。她常說她喜歡一切好人。她還說她根本分不清友誼和愛的界限在哪裡。她給我們的是友愛:那麼純潔、那麼熱烈的友愛。她和我們那麼好,根本就不避諱她是女的、我們是男的。我們對她也沒有過別的什麼念頭。可是她給我們的還不止這些。我回想起來,她絕對溫存,絕對可愛,生機勃勃,全無畏懼而且自信。我從她身上感到一種永存的精神,超過平庸生活里的一切。

14

我不要孤獨,孤獨是丑的,令人作嘔的,灰色的。我要和你相通,共存,還有你的溫暖,都是迷人的啊!可惜我不漂亮。

15

有關五八年的大發明和賽詩會,還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它不像我小時候想像的那樣浪漫——比方說,當時的發明是有指標的,我們這所大學裡每月必須提出三千項發明,作出三萬首詩來。指標這種東西,是一切浪漫情調的死敵。假如有上級下達指標令我每周和老婆做愛三次的話,我就會把自己閹掉。假如把指標這件事去掉,大發明和賽詩會就非常好。只可惜它後來導致了大家都餓得要死。有一陣子大家又急於發明出止住飢餓的辦法,我為此也想破了腦袋。

16

革命時期是一座樹林子,走過時很容易迷失在裡面。這時候全憑自己來找方向,就如塞利納(Celine)這壞蛋杜撰的瑞士衛隊之歌里說的:

我們生活在漫漫寒夜,

人生好似長途旅行。仰望天空尋找方向,天際卻無引路的明星!

17

因為她像蘇格拉底,對一切都一無所知。雖然活了四十多歲,眼前還是奇妙的新世界。她不知道為什麼人家要把她發到雲南那個荒涼的地方,也不知為什麼又放她回來。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她是破鞋,把她押上台去鬥爭,也不知道為什麼又說她不是破鞋,把寫好的材料又抽出來。這些事有過各種解釋,但沒有一種她能聽懂。她是如此無知,所以她無罪。一切法律書上都是這麼寫的。

18

她教給了我女人是什麼。女人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奇蹟,但是連這都不知道的話,那就更是白活了。

19

我十七歲到南方去插隊。旱季里,那兒的天空是藍湛湛的,站在小竹樓里往四下看,四處的竹林翠綠而又苗條。天上的雲彩又潔白又豐腴,緩緩地浮過。我覺得應該試一試。

開始時候象初戀一樣神秘,我想避開別人來試試自己。午夜時分,我從床上溜下來,聽著別人的鼻息,悄悄地走到窗前去,在皎潔的月光下坐著想。似乎有一些感受、一些模糊不清的字句,不知寫下來是什麼樣的。在月光下,我用自來水筆在一面鏡子上寫。寫出的字句幼稚得可怕。我塗了又寫,寫了又塗,直到把鏡子塗成暗藍色,把手指和手掌全塗成藍色才罷手。回到床上,我哭了。這好象是一個更可怕的噩夢。

20

我們這個社會裡的論戰大多要從平等討論轉為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這是因討論的方式決定的;根據我的觀察,這些討論里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一旦爭出了結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壞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對壞蛋放當然還有些話要說,不但要批判,還要揭發。根據文獻,反右鬥爭後期,主要是研究右派分子在舊社會的作為,女右派結交男朋友的方式,男右派偷窺女浴室的問題。當然,這個階段發生的事已經不屬於討論的範疇,但還屬論戰的延續。再以後就是組織處理等等,更不屬於討論的範圍;但是它和討論有異常顯著的因果關係。

21

我也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什麼是知識分子最害怕的事?而且我也有答案,自以為經得起全球知識分子的質疑,那就是:「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謂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頭認罪,承認地球不轉的年代,也是拉瓦錫上斷頭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殺的年代,也是老舍跳進太平湖的年代。我認為,知識分子的長處只是會以理服人,假如不講理,他就沒有長處,只有短處,活著沒意思,不如死掉。丹麥王子哈姆雷特說:活著呢,還是死去,這是問題。但知識分子趕上這麼個年代,死活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這個倒霉的年頭兒何時過去。

22

如果說我們都一無所知,中國的讀書人對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對態度:孔夫子說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顯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麼了。後世的人則以為,天已經生了仲尼,萬古不常如夜了。再後來的人則以為,精神原子彈已經炸過,世界上早沒有了未解決的問題。總的來說,中國人總要以為自己有了一種超級的知識,博學得夠夠的、聰明得夠夠的;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以為,因為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追求智慧者的畈依——換言之,我們不僅足夠聰明,還可以擔任聯合國救濟署的角色,把聰明分給別人一些。我當然不會反對說:我們中國人是全世界、也是全宇宙最聰明的人。一種如此聰明的人,除了教育別人,簡直就無事可干。

--森林讀書會﹣﹣

編輯丨小森林

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好書推薦

——————

王小波雜文精選集(3本)

許多年以後,

站在時光的分岔口,

要如何證明自己來過這個世界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森林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森林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