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樂亭:心胸若有病,速與內關謀

王樂亭:心胸若有病,速與內關謀

小編導讀

針灸選穴配方,常有一定之規。金針大師王樂亭先生認為,若與心胸有直接關聯的病症,可首選內關穴淺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內關穴臨床要如何應用?且看正文~~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其支脈走胸腹;又為陰維脈之會,別走手少陽三焦;補之,則能養心血,安心神,寧心定志,且能通心陽,利水道,通瘀塞;瀉之,則清心除煩,瀉火清熱,寬胸理氣,疏通三焦氣機;主治胸脅諸疾,即所謂「心胸若有病,速與內關謀」之意。內關又為八脈交會之穴,通於陰維。心包為心之外圍,代心受邪,代心行令。心主血脈,故有通脈活血之效。

心的主宰血氣的運動和脈氣活動的作用叫做「心主血脈」。其生理意義有如下幾點:

1.使血氣循行往複,周而復始,不息地流注。

2.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血氣的濡養。

3.由於氣血不息的循行,而使五臟六腑各組織器官之間聯絡成為一個整體。

4.主宰脈的活動,使脈中血氣充盈,循行旺盛。

5.溫潤臟腑肌腠,使皮膚紅潤光亮而有華色。

6.促進肺主氣對清氣的吸入和濁氣的呼出。

7.使心火下達行於腎,以濟腎水。

8.使神明有充足的氣血供給,以化神氣。

以上八條中,若與心胸有直接關聯的病症時,即可首選內關穴淺刺。

[定位]]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能]寬胸安神,清熱除煩,和胃止痛,降逆止嘔。

[配伍]

1. 內關配神門:瀉之能清心火,補之能安神寧志。兩穴共濟,乃為心經病症的首選配伍,療效肯定。

2.內關配膻中:有理氣寬胸、活血通郁之作用。主治胸痹、心痛、婦人臟躁,以及肝氣鬱結所致乳汁不通、乳中結核等症。

3.內關配巨闕:有理氣疏肝、和中調胃之能。主治胃脘脹痛、燒心吐酸、痰涎壅盛、口苦嗜冷等症。

4.內關配人中:有解郁醒神、通竅啟閉之功。主治婦人臟躁、嗜卧喜睡、健忘怔忡,以及癔病發作等症。

5.內關配三陰交:有疏肝健脾、鎮靜安神之能。主治心腎不交的失眠、陰虛盜汗、陰虛陽亢之眩暈,以及肺陰不足之咳嗽、咯血之病症。

6.內關配至陽:有活血化瘀、理氣宣痹之效。主治胸悶、氣短、心前區痛、心絞痛等症。

[針法]立刺,又稱直刺,0.5~1寸。應淺刺,不宜過深。針刺出現手麻時,則應取針,重新取穴再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祖傳驗方:止嘔效穴就是它
想學習拔火罐,這些基本知識要記熟!

TAG:悅讀中醫 |